臺積電核心產業(yè)搬往美國,美在為中國統(tǒng)一后布局,局勢非常嚴峻
美國人在討論如何面對中國的統(tǒng)一前景時,除了表達對武力干涉臺海的膽怯,還對中國將掌控臺積電的嚴重不安。道理很簡單:拜登政府把高科技競爭當成是中美戰(zhàn)略競爭的重點,而高精尖芯片加工技術如果被中國掌握,美國將徹底失去希望。
所以,美國為了應對中國統(tǒng)一,我們還不能只看是否武力干涉臺海,而是看美國如何破解臺積電這個可能被中國大陸管控的王炸。該來的總會來,臺積電創(chuàng)辦人張忠謀日前對媒體證實,該公司在美國不只是生產5納米芯片,還將生產更為先進的3納米芯片。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臺積電在中國大陸只布局28納米的芯片生產線,差距一目了然。不止如此,臺積電還將從臺灣派出大量工程師駐美,飛往美國的航班上還包括工程的家屬,甚至1000名頂級工程師直接成了“美國人”。這么玩下去,美國就實現(xiàn)了從臺灣將“錢、芯片加工技術和人才”全部挖走的結果,從而達美國破解臺海軍事危機對芯片安全的擔憂。。
臺灣媒體發(fā)表社論稱,臺積電赴美設5納米廠就不是自愿,因為張謀忠多次表態(tài)美國生產的芯片成本是臺灣的2倍以上,而現(xiàn)在又突然公布要投資3納米工廠,完全是把臺灣民眾當成傻子。
那么,我們如何看待臺積電將最核心技術搬往美國的局面?
首先,這從一個側面證明臺積電對美國技術的依賴是非常強的,或者說仍然離不開美國。
其次,美國推進芯片自主戰(zhàn)略是玩真的,而且給了臺積電相當可觀的補貼。你也可以理解為,美國給臺積電的誘惑也非常大,現(xiàn)在的結果是美國讓利誘惑和打壓雙邊下注的結果。
最后,臺積電將3納米工廠部署到美國,更大的可能是這家公司與美國在應對臺海軍事危機問題上不謀而合。臺積電在面對可能到到的臺海軍事沖突時,需要將產業(yè)分散部署到多個國家,這才有了在美國、日本布局的情況。
我們又該如何應對臺積電的選擇呢?恐怕還真沒什么好辦法,或者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升中國大陸自己在芯片加工領域的競爭力。臺積電不管發(fā)何布局,其最核心的產能不太可能離開臺灣島,我們也沒必要去譴責一個跨國公司進行產業(yè)布局調整,反而要進一步加強臺積電在大陸工廠的合作,為雙方在統(tǒng)一之后的配合打下基礎。
3納米級別的芯片主要針對的是消費市場,也就是用于手機和電腦等電子產品上,未來非常有可能出現(xiàn)產能過剩的局面。中國大陸只要按部就班的提升芯片自給率,就能降低對臺積電的依賴。大陸也可以多想辦法到臺灣島挖人,畢竟吸引人才比吸引投資和加工技術更重要。
總體而言,臺積電在美國的布局很可能是雙方應對統(tǒng)一前景的結果,我們對此一定要有自己的打算。臺積電是一家民營企業(yè),同時也是中國人擁有的企業(yè),我們要有足夠的心胸對看待其全球產業(y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