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高中語文課內(nèi)必修文言實(shí)詞匯總

一、貳
1、不專一,不專心,有二心
例: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2、從屬二主
例: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3、變節(jié),背叛,懷有二心
例:諸侯貳,則晉國壞。
4、重復(fù),再次
例:有顏回者,不遷怒,不貳過
二、厚
1、跟“ 薄 ” 相反(互為反義詞)
例: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大;重,多,深;優(yōu)厚,豐厚
例:君子以厚德載物/崔氏之家財(cái)產(chǎn)甚厚/厚賂單于/厚資而遣之(厚意,厚禮,厚望,高官厚祿)
3、寬厚、忠厚,厚道
例:人心風(fēng)俗日益厚/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宅心仁厚)
4、深厚
例:然公子遇臣厚/陵與子卿素厚
5、優(yōu)待;推崇,看重,重視
例: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因而厚遇之(厚此薄彼,厚古薄今)
三、薄
1、與“厚”相對
例: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味道)不濃;淡?
例:莫辭酒味薄,黍地?zé)o人耕
3、(土地)不肥沃,貧瘠
例:薄田十五頃
4、輕微,少 ? ? ? 例:德薄而位尊( 厚積薄發(fā))
5、不厚道,不莊重
例: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
6、減少,減損,減輕
例:薄賦斂,廣畜積,以實(shí)倉廩 ?(輕徭薄賦)
7、迫近,靠近,逼近
例:薄暮冥冥,虎嘯猿啼/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義薄云天)
8、輕視;看不起
例:不薄今人愛古人(厚此薄彼,厚古薄今,妄自菲薄)
四、肆
1、本義:擺設(shè);陳列 ? ? ? ? ?例:肆筵設(shè)席
2、古時(shí)處死刑后陳尸示眾
例:凡殺人者,踣諸市,肆之三日
3、 店鋪;作坊
例:帝命三市店肆,皆設(shè)帷帳(鮑魚之肆)
4、 恣縱,放肆
例:昔(周)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肆無忌
憚,放肆,汪洋恣肆)
5、延伸,擴(kuò)張 ? ? ?
?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五、闕
1、本義:擺設(shè);陳列 ? ? ? ? ?例:肆筵設(shè)席
2、古時(shí)處死刑后陳尸示眾
例:凡殺人者,踣諸市,肆之三日
3、 店鋪;作坊
例:帝命三市店肆,皆設(shè)帷帳(鮑魚之肆)
4、 恣縱,放肆
例:昔(周)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肆無忌
憚,放肆,汪洋恣肆)
5、延伸,擴(kuò)張 ? ? ?
?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六、危
1、高 ? 例:危樓高百尺/噫吁戲,危乎高哉
2、陡峭,險(xiǎn)峻 ? ? ?
例:至于大石,沙土不覆,山不能持,處危峭
之際,則必崩墜于坑谷之間
3、危險(xiǎn);危難;危急
例:安危不可知/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4、危害,損害;威脅,摧敗
例:能危山東者,強(qiáng)秦也
5、端正的,正直的 ? ? ??
例:邦有道,危言危行/危言危行
七、謁
1、本義:稟告,陳述,說明
例:臣請謁其故
2、報(bào)告;告發(fā),檢舉
例: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
3、請,請求 ? ? ? ?
例:宣子謁諸鄭伯(謁歸:告假歸里;謁告:請假)
4、拜見,拜訪,訪問,請見
例: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謁見)
八、慷慨
1、情緒激昂
例:復(fù)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
士衡長七尺余,聲作鐘聲,言多慷慨。
2、感慨,嘆息,感嘆
例: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
3、大方,不吝嗇
例:袁為人簡默,而慷慨好施。
成語舉例
1、慷慨激昂:形容人精神亢奮,情緒激動,意氣風(fēng)發(fā)。
2、慷慨陳詞:情緒激昂地發(fā)表言論,陳述自己的意見。
3、慷慨赴義:指大義凜然地為正義獻(xiàn)身。
4、慷慨解囊:形容毫不吝嗇、極其大方地在經(jīng)濟(jì)上幫助別人。
九、比
1、并列,挨著
例: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
2、勾結(jié);偏愛
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連續(xù),頻頻,接連地
例:比三年日蝕
4、及,等到
例:比去,以手闔門 ? ? ?比至定陶,再破秦軍。
復(fù)合詞舉例
1、儔比:可與相比者。
2、黨比:猶"朋比",指相互勾結(jié)。
3、周比:結(jié)黨營私。
成語舉例
1、周而不比:周:親和、調(diào)合;比:勾結(jié)。關(guān)系密切,但不勾結(jié)。指與眾相合,但不做壞事。
2、將心比心: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別人的心,指遇事設(shè)身處地地替別人著想。
3、朋比為奸:朋,結(jié)黨;比,勾結(jié)。指壞人勾結(jié)在一起干壞事。
4、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十、次
1、臨時(shí)駐扎和住宿
例: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次北固山下
2、順序,等第
例:陳勝、 吳廣皆次當(dāng)行,為屯長
蓋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余船以次俱進(jìn)
3、第二,居其次?
例: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4、水邊,水旁(近旁,旁邊)
例:列坐其次,引以為流觴曲水
十一、陳
1、陳設(shè),陳列
例: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
2、陳述,述說
例:恐懼不敢自陳,謹(jǐn)斬樊於期頭
3、戰(zhàn)陣,行列;列陣
例: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楚亦發(fā)兵拒吳,夾水陳
4、舊的,時(shí)間久的
成語舉例
1、水陸雜陳:水陸所產(chǎn)的各種美味無不具備。形容菜肴豐富。
2、陳詞濫調(diào):陳:舊,不新鮮。濫:空泛。陳腐、空泛的論調(diào)。形容語言陳腐。
3、陳陳相因:原指皇倉之糧逐年增加,陳糧上壓陳糧。后多比喻沿襲老一套,沒有創(chuàng)造和革新。
十二、廢
1、崩壞,倒塌;倒下
例:往古之時(shí),四極廢,九州裂
2、廢棄;廢除
例: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3、停止; 中止 ? ?例: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
4、廢黜,罷官 ? ? ? 例:不勝任者廢免
5、荒蕪,衰敗
例: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田園荒廢
成語舉例
1、不廢江河:形容好作品流傳廣,多用于書面語。
2、因噎廢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點(diǎn)小毛病或怕出問題就索性不去干。。
3、廢寢忘食: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很刻苦,專心致志。
4、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zhǔn)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十三、愆
1、罪過,過失,過錯
例: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
愆罪(罪過) 愆尤(過失,罪咎) 愆過(罪惡,罪過)
2、[引起的] 原因
例: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
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p>
3、違背、違反
例: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于神為不祥,于德為愆義,于人為失禮。
茍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
4、超過;延誤 ?
例:不意中道遷延,大愆限期?
? ?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十四、咎
1、災(zāi)禍,災(zāi)殃
例:嗟苦先生,獨(dú)離此咎/咎由自取/咎有應(yīng)得
2、過失,罪過
例:若無興德之言,則責(zé)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3、責(zé)備,追究罪過
例: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既往不咎
十五、賄
1、財(cái)物
例: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2、贈送財(cái)物?
例:孟獻(xiàn)子聘于周,王以為有禮,厚賄之
3、用財(cái)物買通別人
例:政刑馳紊,賄貨公行
4、受賄
例:是以居官必賄,居鄉(xiāng)必盜。故曰:“侈,惡之
大也?!?/p>
十六、耽
1、耳朵大而且下垂 ? ? ?
例:夸父耽耳,在其北方
2、沉溺,迷戀
例: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耽于女樂,不顧國政,則亡國之禍也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3、停留、拖延、延誤 ? ? ? ?例:耽擱 ?耽誤
十七、爽
1、暢快,舒適
2、明白,明智
例:茲心不爽,而昏亂百度/爽慧/爽悟
3、開朗,豪爽 ? ? ?例:桓溫豪爽有風(fēng)慨
4、開闊;寬闊 ? ? ?例:沃野爽且平
5、差錯,失誤,過錯
6、失去;違背
例:郭汲還州,尚不欺于童子,文侯校獵,寧爽約
于虞人/爽信/爽德/爽期
十八、遲遲
1、緩慢,徐行
2、陽光溫暖、光線充足
例:階草漠漠,白日遲遲
3、晚,延遲,拖延時(shí)間
例: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4、眷念,依戀
例:回首意遲遲,欲行未忍遽
十九、誶
1、責(zé)罵;責(zé)問
例:借父耰鉏,慮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語
2、勸告;諫諍
例:謇朝誶而夕替
二十、尤
1、特異的,突出的 ? ? 例:無恥之尤
2、更加,格外,尤其?
例: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
3、過失,罪過
例:自宜按律究辦,以儆效尤
4、怨恨,責(zé)怪,歸咎
例:不怨天,不尤人,下學(xué)而上達(dá),知我者其天乎!
二十一、懲
1、警戒,借鑒
例:予其懲而毖后患(懲前毖后)
2、懲罰,處罰 ? ? ? ?例:懲惡而勸善
3、改變,改定
例:變律改經(jīng),一皆懲革/豈余心之可懲
二十二、區(qū) 區(qū)
1、??;少。形容微不足道。
例: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
2、猶方寸。形容人的心。
例:昔范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沫不死三敗之辱,卒復(fù)
勾踐之讎,報(bào)魯國之羞。區(qū)區(qū)之心,切慕此耳。
3、引申謂真情摯意。
例:感恩區(qū)區(qū)懷,君既若見錄
4、愚拙;凡庸。
例:何乃太區(qū)區(qū)!
二十三、教訓(xùn)
1、教育訓(xùn)練
例: 潤之師故南陽 韓晉公之所教訓(xùn),弩勁劍利,號為難當(dāng)。
2、教導(dǎo)訓(xùn)戒
例:太子宜臼,好勇無禮,不能將順,權(quán)發(fā)去申國,聽申侯教訓(xùn)
3、教養(yǎng) ? ? ?例: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
二十四、逆
1、迎,迎接,迎著
例: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
2、迎擊;迎戰(zhàn)
例:遂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將兵與備并力逆操
3、抵觸,不順,違背
例:且以一璧之故,逆強(qiáng)秦之歡,不可
4、叛亂,謀反?
5、預(yù)測;揣度?
例:逆志(猜測其志向)逆斷(預(yù)料;推測)
二十五、交通
1、交錯相通,交相通達(dá)
例: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交往;往來
例:南中有歌營國,去京師甚遠(yuǎn),風(fēng)土隔絕,世不與中國交通
3、勾結(jié);串通
例:賈赦交通外官,依勢凌弱
二十六、趣
1、qū ? 通“趨”,趨向,奔向
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2、qù ? ?(1)旨趣;意思 ? ? 例:以博其趣?
(2)樂趣;興趣 ? ? 例: 園日涉以成趣
(3)志趣,志向 ? ?
例:智者尚謀,愚者所不聽,勇者徇死,怯者所不從,此趣向之反也
3、cù ? 通“促” ?
(1)督促;催促
例:王夫人又趣使大臣立栗姬為皇后/趣趙兵亟入關(guān)
(2)趕快,趕緊,急促
例:若不趣降漢,漢今虜若,若非漢敵也。
二十七、馮
1、徒步過水
例:不敢暴虎,不敢馮河
2、通“憑”,依仗,依靠,依據(jù)
例:浩浩呼入馮虛御風(fēng)
3、欺凌
例:小人伐其技,以馮君子
4、輔佐
例:漢時(shí)將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fēng)稱三輔
二十八、坐
1、(連)因?yàn)?;由?/p>
例: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2、座位,后來寫作“座”
例: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
3、入罪,定罪,判罪
遣郭威招誘白承福入居太原城中,以謀叛坐之,并其部屬四百余口盡殺之,不留一個
4、 因犯…罪或錯誤
例:群臣坐陷王于惡不道,皆誅死者二百余人
5、徒,空—白白地
例:以手撫膺坐長嘆
二十九、顏色
1、面容,面色,容顏
例:攬鏡妾自照,顏色桃花紅
2、表情;神色
例:性謇諤,顏色莊重,不可犯,見王公,未嘗屈
禮(謇諤:正直敢言)
3、 姿色
例:君不見西施綠珠顏色可傾國
4、尊嚴(yán)
例:蚤入晏出,犯君顏色,進(jìn)諫必忠,不辟死亡
三十、兇
1、不吉祥,不吉利
例:應(yīng)之以治則吉,應(yīng)之以亂則兇
2、不幸,多指喪事
例:臣以險(xiǎn)釁,夙遭閔兇
3、災(zāi)禍
例:我生之后,逢此百兇,尚寐無聰
4、谷物收成不好,歉收
例: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
5、兇惡,殘暴
三十一、檢
1、書匣上的標(biāo)簽
2、法式,法度,法則
例:然物有恒姿,而思無定檢
3、約束,限制,制止 ? ? ? ?例:涂有餓殍而不知檢
4、品行,節(jié)操?
例:朗少時(shí)雖涉獵文學(xué),然不治素檢,以吏能見稱
5、考查,察驗(yàn)?
例:驃騎執(zhí)法以檢下
三十二、振
1、賑濟(jì);救濟(jì),后寫作“賑”
例:散家糧以振窮餓
2、挽救;救治
例:智困于內(nèi)而政亂于外,則亡不可振也
3、舉起,揮動,抖動,搖動
例: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
? ? 然陵振臂一呼,創(chuàng)病皆起
? ?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4、整治;整頓
例: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戰(zhàn)也
5、振作;奮起
例:以勵群臣,以振天下之氣/一蹶不振
6、通“震”,震撼,震驚,震懾,震動
例:如有地動,尊則振龍
雖董之以嚴(yán)刑,震之以威怒
三十三、抗
1、抵抗,抵御 ? ? ? 例:安能抗此難乎?
2、匹敵,相當(dāng),抗衡 ? ?例:非抗于九國之師也
3、違抗,不順從
4、剛正不阿,高尚
例:若賢人之美辭,忠臣之抗直
5、呈上 ?
例:抗表(向皇帝上奏章);抗章(向皇帝上書直言)
6、通“亢”,高,大
三十四、患
1、擔(dān)心,憂慮,擔(dān)憂
例: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憂患,災(zāi)禍
?例: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有備無患
3、憎惡,討厭,厭煩
例:戊不好學(xué)患申公/患惡(厭惡)/患忌(嫌忌)
4、疾病,毛病 ? ? ? 例: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5、害病,得…病
例:時(shí)有患瘧疾者,謂“曰桓石虔來”以怖之,病者多愈
三十五、曲
1、彎曲,不直(跟“直”相對)
2、使彎曲:~肱而枕(肱:胳膊)~突徙薪
3、不公正,無理,理虧
例:寧許以負(fù)秦曲/~說/~解
4、偏邪,不正直
5、局部,不全
例: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
6、偏僻的地方:鄉(xiāng)曲(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鄉(xiāng)村)
三十六、案
1、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腳托盤
例: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2、長方形的桌子
例:廡下一人伏案臥/拍案叫絕
3、文案,案卷,文書
例:無案牘之勞形
4、案件,事件
5、用手壓或摁
例:案灌夫項(xiàng)令謝/案劍瞋目,聲如乳虎
6、壓抑,止住 ? ? ? ? 例:何不案兵束甲?
7、考核,考查;審問,審查
例:于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
8、巡行,巡視
例: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器材也”
9、按照,依照 ? ? ? ?例:案法而治官
三十七、指示
1、以手指點(diǎn)表示,指給…看
例: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
2、指點(diǎn),指引
例:仰聽神策妙算,指示一二
3、上級機(jī)關(guān)或領(lǐng)導(dǎo)對下級發(fā)布的指令性意見或文件
三十八、約束
1、纏縛;束縛 ? ? 例:約束不以纆索
2、制約、控制、限制
例:非信義之所約束/諸將斤斤受約束焉
3、 規(guī)章,法令,約定
例:至則下令軍中,申約束
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三十九、宣言
1、揚(yáng)言,宣揚(yáng)
2、宣告,宣布
例:使中尉赦救淮南王罪,罰以削地,中尉入淮南界,宣言赦王
3、發(fā)表言論,表達(dá)意見
例: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
4、國家、政黨、團(tuán)體或領(lǐng)導(dǎo)人對重大問題公開表態(tài)以進(jìn)行宣傳號召的文告
四十、引
1、會意,從弓 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將射發(fā)。
本義:拉開弓。
例:臣為王引弓,虛發(fā)而下鳥
2、拉,牽挽,牽著
例: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如引車避匿
3、伸著,伸長
例:使者持刀趨前,濟(jì)引頸待之/引首以望
4、帶領(lǐng)
例:命丁士良將五百人斷洄曲及諸道橋梁,復(fù)夜引兵
出門
5、牽連,攀供 ? ? ?例:虞常果引張勝
6、引決、自盡
例: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7、薦舉,推舉 ? ? ?引援:推舉;引薦
8、取過來,拿出
例:引壺觴以自酌/引佩刀自刺
9、延請
例:引趙使者藺相如/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10、承認(rèn)
例:權(quán)引咎責(zé)躬/引過(承認(rèn)過失);引罪(承認(rèn)罪過)
四十一、輿
1、本義:車廂
2、車輛,尤指馬車。輿士(車夫)輿馬(車馬)輿騎(車騎)
3、賤官,仆役。如:輿隸(賤役,奴仆);輿皂(古代十等人中兩個低微等級的名稱。)
4、眾,眾人的 。 如:輿論;輿望
5、運(yùn)載,用車運(yùn)
6、通"舁"。共同抬(東西)
四十二、成就
1、完成,成功
例:琴罷,索予賦胡笳詩,而倉卒中未能成就
2、造就,成全,栽培,提拔
例:張禹成就弟子尤著者,淮陽彭宣至大司空
3、成材,成器
例:太后哭之哀,曰:“我恐其不成就。”
4、業(yè)績,作出的成績
例:蘇秦其所成就,雖不足道,使其有二頃之田,
其能佩六國相印乎?
四十三、具
1、用具,器械,器具
2、酒席;飯食 ? ? 例:今有貴客,為具召之
3、才干 ? ? ? ? ? ? ? ?例: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
4、準(zhǔn)備,備辦 ? ? ?例: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5、判決,定案
例: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倉,法應(yīng)立決,獄具矣
6、完備,詳盡
例: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具述(詳細(xì)敘述)/具言(詳細(xì)說明)
歸去來兮辭
1、幼稚盈室 ? ? 小孩,孩子/年紀(jì)小,未成熟
2、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
(1)做官,仕途
(2)人的事,人世間的事 ?例:或終身隱處,不關(guān)人事
(3)人情事理
例:始相見,吾與之皆未冠,未通人事
(4)交際應(yīng)酬
例:子喬等三人,并學(xué)業(yè),絕人事,侍疾家庭,足不出
邑里。
3、于是悵然慷慨?? ? ?感慨/情緒激昂
4、猶望一稔???
(1)莊稼成熟 ? ? (2)一年,年 ??
(3)熟悉 ? ? ? (4)事物積久養(yǎng)成
5、悟已往之不諫?
①規(guī)勸君主、尊長或朋友,使其改正錯誤或過失
②止,挽救,糾正
6、策扶老以流憩 ? ? ? ? ?7、云無心以出岫
8、善萬物之得時(shí),感吾生之行休
滕王閣序
1、控蠻荊而引甌越 ??
2、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
3、時(shí)運(yùn)不齊,命途多舛
4、所賴君子見機(jī),達(dá)人知命
5、北海雖賒,扶搖可接
6、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逍遙游
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2、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3、我決起而飛,搶榆枋
4、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5、絕云氣,負(fù)青天
6、舉世而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陳情表
1、臣以險(xiǎn)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2、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4、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5、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6、詔書切峻,責(zé)臣逋慢
7、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biāo)角?,則告訴不許
8、凡在故老,猶蒙矜育
9、歷職郎署,本圖宦達(dá),不矜名節(jié)
10、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11、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yuǎn)
12、臣之辛苦,非獨(dú)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13、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
閔
1、憂患,兇喪
例:至兒不幸,罹此閔兇,至先人之業(yè)中斷
2、憂慮,擔(dān)心
例: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3、同“憫”。憐恤,哀憐
例:閔予小子,遭家不造
至于
1、到,達(dá)到
例:四時(shí)嬉游,歌舞之聲相聞,至于今不廢
2、到…的時(shí)候;到…的地步
3、竟至于,甚至于
例:自孝文不豫,勰常居中,親侍醫(yī)藥,夙夜不離左
右,至於衣不解帶,亂首垢面
4、以致于,導(dǎo)致,致使
例:而以疑留不斷,至于殄敗
5、表示由于上文所說的情況,引出下文的結(jié)果,不譯
例: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至于斟酌損益
庶
1、眾多;各種
例:庶官(百官,眾官);庶士(眾士,多士;軍士);庶事(諸事,眾事);庶政(一切政務(wù),各種政務(wù));庶僚(朝中百官)
2、 百姓,平民
例:三后之姓,于今為庶,王所知也/庶黎(平民,百姓)
3、也許,或許
例:聽臣微志,庶劉僥幸/庶或(也許;或許)
4、庶幾
(1)或許,也許 ? ?例: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
(2)差不多,大概
例: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3)希望,但愿
例:懼而奔鄭,引領(lǐng)南望曰:“庶幾赦余?!?/p>
? ? ? ? ? ? ? ? ? ? ? ? ? ? ? ? ? ?? 大仙兒語文,你身邊的高考語文提分專家?。?!

本文轉(zhuǎn)自公眾號《高考語文資訊》,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