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臣/是,首相》的哈克為什么經(jīng)?!扒鸺獱柛襟w”?
上世紀八十年代播出的《是,大臣/是,首相》堪稱英國政治題材電視劇的巔峰之作。作為揭露和諷刺英國政治和歷史的喜劇,《是,大臣/是,首相》自然要時不時地吐槽英國歷史上的知名首相。

看過《是,大臣/是,首相》的朋友們肯定發(fā)現(xiàn),該劇三大主角之一的哈克經(jīng)?!扒鸺獱柛襟w”,每次“丘吉爾附體”都能取得很好的戲劇效果。英國歷史上首相眾多,主角哈克為什么只讓丘吉爾“附體”呢?

首先,劇中有些所謂的“丘吉爾附體”并不是“真·丘吉爾附體”。比如哈克在得知自己當上首相后的動作其實是“山寨”拿破侖的。只不過丘吉爾也做過類似的動作,導(dǎo)致不少人以為這也是““丘吉爾附體””。

其次,丘吉爾可以說是英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生平經(jīng)歷最傳奇、演講能力最強的首相之一。因此丘吉爾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名言在英國都是家喻戶曉的,導(dǎo)致哈克的“丘吉爾附體”在短時間內(nèi)就能有喜劇效果。

最后,丘吉爾可以說是英國“日不落帝國”的最后代表,英國在丘吉爾下臺之后徹底失去了世界霸權(quán)。正因如此,丘吉爾在英國的政治文化中是大英帝國最后榮光的象征,代表了所謂的“光榮與正義”。

而哈克的“丘吉爾附體”一方面表明英國人仍然還保有“日不落帝國”的幻想,另一方面這是一次突出理想與現(xiàn)實的反差。要知道在每次“丘吉爾附體”之后,哈克幾乎都會被以漢弗萊為代表的現(xiàn)實打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