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幀觀影追番,AMD這波真香:藍寶石RX580+創(chuàng)新AE5+酷冷水電裝機作業(yè)(上)

寫在前面
作為一個熱愛美劇和民工動漫的小Geeker,一般在午休時會選擇在辦公室觀看點下載的電影、美劇或者動漫。誰不想在寶貴的閑暇時光最大的享受快樂呢?

首先我把優(yōu)派的4K顯示器搬了過去,但是筆記本電腦卻帶不動,HDMI的輸出只能實現(xiàn)4K 30Hz,想要流暢使用果斷只能上主機。目前自己已有三套主機,其中最早裝機有一臺閑置,缺乏獨顯、水電,升級一下即可滿足影音需求+娛樂。

那究竟是怎么娛樂的呢?就要說到題目:60幀觀影追番也就是利用了AMD Fluid Motion Video補幀技術。

◇【下面是它的官方介紹】:
AMD Fluid Motion Video是一項AMD研發(fā),將幀率為24FPS【即幀每秒,Frames per Second】或者其他幀率低于60FPS的視頻補幀成60幀的技術。源于AMD公司收購ATi公司后獲得的顯示卡生產(chǎn)能力,AMD Radeon系列顯示卡提供的畫面色彩一直處于業(yè)界領先地位。而該項技術的應用可以為用戶提供更流暢,更清晰,更逼真的觀看體驗。

最后達到的效果就是上圖,因為使用的是視頻轉(zhuǎn)制Gif,幀率和畫質(zhì)可能有些受限,仔細觀察天空的變幻相信可以發(fā)現(xiàn)開啟左側補幀后的過渡更加自然。如果圖不清楚,可以去B站看對比視頻。
【藍寶石 RX580 超白金 OC-AMD Fluid Motion補幀前后對比測試視頻】:鏈接戳→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0682836
因為上傳視頻限制為30幀/秒,建議速度改為0.5享用。想要實現(xiàn)上圖的效果,就需要完成本篇的裝機操作和后續(xù)設置了。

原有的處理器是i5-8600K,主板是華碩Z370-E,固態(tài)硬盤是HP EX900,內(nèi)存是十銓王者之劍,后續(xù)可能會升級。最重要就是顯卡+水電的更新,考慮到AMD Fluid Motion補幀技術,所以選擇了藍寶石 RX580 超白金 OC,同時還有一個去年買的創(chuàng)新AE-5聲卡也湊個數(shù)一起曬單了,上圖是整機配置單,接下來我們進入硬件展示環(huán)節(jié)。
一、硬件展示
1.顯卡:藍寶石(Sapphire)RX580 8G D5 超白金 OC
RX580屬于AMD Polaris架構,采用的是14nm FinFET制作工藝,性能介于GTX1070和GTX1060之間,應該算得上性價比最高的顯卡型號之一。不過RX580還分為了4G和8G兩種版本,同時后續(xù)還衍生出了2048SP版,實際上是特供中國市場的閹割版,同時藍寶石旗下的顯卡版本根據(jù)還分為了白金版、超白金版本,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供電和核心頻率上。

我所上手的就是RX580 超白金版(滿血版)。首先我們來看看顯卡的開箱,我也是第一次購買AMD的顯卡,還是比較亢奮。

包裝的背面印有產(chǎn)品的信息,不過可惜是全英文的。

從頂部的開箱之后,可以看到藍寶石 RX580 超白金靜靜的躺在包裝盒中。

下面就是產(chǎn)品的實際模樣了,我們來聊聊顯卡的接口、插座、供電等細節(jié)。

顯卡的側面有一個藍寶石(Sapphire)的呼吸燈。

在顯卡的頂部區(qū)域,可以看到四根鍍鎳散熱銅管,供電方面則是8pin+6pin,如果是白金版就僅有8pin了。

PCI-E金手指自然也是X16規(guī)格的,在使用的時候不要插到X8的插座上,不然可能就會出現(xiàn)性能衰減的問題。

藍寶石 RX580 超白金采用了雙風扇,采用了風扇智能停轉(zhuǎn)技術,軸承則是低噪滾珠軸承。供電方面,采用了六相供電、第四代黑鉆電感,搭配16K全固態(tài)黑金電容。

倆風扇沒有上燈是極大的遺憾,如果有的話我肯定會選擇豎置顯卡安裝了。

藍寶石 RX580 超白金的顯卡接口,默認安裝了藍色的塑料保護套。

摘下之后,可以看到藍寶石 RX580 超白金設計了2個DP接口、2個HDMI接口、1個DVI接口。

側面是高密度的鍍鎳鰭片,可以有效提供散熱效率。

藍寶石 RX580 超白金顯卡背面是NITRO背板。

▼芯片的底座

在顯卡的供電接口旁邊還設計了一個開關,雙BIOS功能可以讓藍寶石 RX580 超白金在靜音模式、游戲模式下切換。

2.聲卡:創(chuàng)新(Creative)Sound BlasterX AE-5
創(chuàng)新(Creative)Sound BlasterX AE-5聲卡是去年12月份買的,一直沒有拿出來曬。這次正好作一個集中展示。本來是想改善聲薈Q5的音質(zhì),結果音響被我寄回家了,估計這聲卡放假前也一起帶回去。

首先,來看看包裝,正面印有產(chǎn)品的樣圖。

背面是產(chǎn)品的相關參數(shù)。

頂部開箱之后可以看到聲卡外面包裹了一層透明的保護膜。

接下來看下聲卡的外觀設計,正面主要為黑色磨砂金屬殼,其上印有Sound BlasterX的標志,X的圖樣比較顯眼。

聲卡背板和前面的RX580背板倒是有點類似,黑白相間。

創(chuàng)新(Creative)Sound BlasterX AE-5聲卡的頂部預留了一個RGB燈條的接口,右側的Logo實際上是帶RGB燈效的,這點我們后文再展示。

I/O接口位于擋板處,分別設計了1個TOSLINK光纖輸出接口、前置輸出、后置輸出、中置/低音輸出、耳機輸出、麥克風輸入/線性輸入,可以搭建一套基本的環(huán)繞音頻系統(tǒng),同時接口部分也進行了鍍金處理。

聲卡同主板連接口為PCI-E X4,不過我是插在X8規(guī)格上使用。

供電方面是4pin的線纜接口,直接從機箱電源轉(zhuǎn)接出來,在旁邊還有一個前置I/O面板音頻接口的插座。

然后,我們來看看創(chuàng)新 Sound BlasterX AE-5聲卡的內(nèi)部構造,擰下背板的螺絲。

金屬殼和擋板可以獨立拆下,預留的白色區(qū)域是用以實現(xiàn)燈效展現(xiàn)。

拆了外殼之后就可以看到內(nèi)部的電路板和芯片部分。

創(chuàng)新AE-5聲卡的解碼為CA0132-4AN芯片+CA0113-4AG芯片,主機聲卡中旗艦的配置,可以實現(xiàn)最大32bit/384kHz規(guī)格的音頻解碼能力。


DAC為ESS ES9016K2M,動態(tài)范圍高達122dB

Xamp分立式耳機放大器采用了四顆NS的L4562MA SOP-8雙運放芯片,可以驅(qū)動16-600Ω阻抗的耳機。

創(chuàng)新AE-5聲卡的輸出上面,搭載了四顆BD140晶體管,下方還有一顆A5W-K繼電器。

▼其他電路板細節(jié)



最后燈光區(qū)域位于聲卡的頂部,可以通過透光的Logo展示RGB燈效。

3.CPU水冷散熱器:酷冷至尊(CoolerMaster)冰神G360RGB

水冷方面,從過去的酷冷至尊 T610P升級成為了360mm的水冷,包裝的正面印有產(chǎn)品的樣圖。

包裝的背面是冷頭的拆解圖和相關信息。

頂部開箱后,可以看到酷冷至尊 冰神G360RGB 靜靜的躺在其中,硬紙結構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

◇【全家?!浚合聢D可以看到除了一體的冷排+冷頭外,還配備了3個120mm的RGB風扇、集成控制器、諸多的接駁線材、保修卡說明書等。

360mm的冷排規(guī)格在長度上比240mm要大了許多,因此也只有大機箱才能用得上,ITX規(guī)格的就不要想了。

冷頭部分為圓形,正中是Cooler Master的鏤空Logo。

水管同冷頭的背面相連,可以進行一定角度的旋轉(zhuǎn),但感覺比較吃力。

冷頭的底面是純銅的底座,表面覆蓋有一層保護膜,安裝使用前務必撕去。

水管插入在冷排的末端,旁邊還預留了一個開孔進行注水,不過一般我們不會進行此類操作,因此也貼有警示封條以防作死。下圖中我還把冷頭的供電和RGB線拉了過來展示,可以看到均為3pin的規(guī)格,一個插在主板的風扇針腳,一個則是插在主板的RGB針腳上,不過受限于針腳數(shù)量,我一般會采用一拖三的轉(zhuǎn)接線同水冷風扇相連。

水管方面則是編制線材,質(zhì)地過硬,不用擔心漏水和彎曲導致的老化問題。

冷排方面自然也是比較常見的往返型水路,便于增加接觸面,提升散熱效率。

在框架的邊緣部分預留了風扇的固定孔位。

三個120mm的靜音風扇和酷冷自家的風扇套裝區(qū)別在于軸承部分沒有印制Logo。

風扇的背面是出風口,因此在安裝的時候也便于用戶把握方向。

為了實現(xiàn)三個風扇的等效同步,贈送了一個一拖五的轉(zhuǎn)接線,正好接上三個水冷風扇,一個冷頭就還有一個機箱風扇。

此外還有一個控制器,集成了眾多的接口。

供電直接由機箱電源+線纜完成,與硬盤所用一致。

右側共有4個3pin的ARGB燈效輸出接口。

左側則是功能性的針腳,就不展開了。

控制器的底面涵蓋了4pin和3pin的燈效輸入,正中還有一個Microusb接口同主板相連,未來等待軟件支持后,可以通過電腦直接控制。

4.機箱電源:酷冷至尊 V550 Gold金牌全模組電源
電源方面選擇的是酷冷至尊 V550 Gold金牌全模組電源,相比于V550版本有所升級,同時質(zhì)保提升到了10年。

首先來看看外包裝,正面印有產(chǎn)品的樣圖。

包裝的背面印有電源的信息,也包含了電源線的配備情況。

從頂部開箱之后,可以看到是酷冷至尊 V550 Gold金牌全模組電源還采用了絨布收納袋。

機箱一個,電源一個,在過去電源開箱中還是比較少見。

◇【全家福】:下圖就是產(chǎn)品的全家福,除了電源之外,還包括了諸多的線纜、收納袋。

值得一提的是 V550 Gold針對顯卡供電線纜進行了加強,線徑達到了16AWG,對于RX580這種大功率用戶隨便折騰。

下圖上方為普通的PCI-E供電線纜,下方是16AWG線徑的PCI-E供電線纜,寬上不少。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酷冷至尊 V550 Gold金牌全模組電源的外觀設計,側面印有 V550 的圖樣。

電源的正面是一個靜音風扇,正面設計了一個金屬銘牌,非常具有辨識度。

接口方面,18pin+10pin的主板供電接口、三組5pin的HDD/SATA供電接口,兩組8pin的PCI-E/CPU供電接口。接口比較少,組顯卡SLI是不可能了。

V550 GOLD還設計了HYBRID功能,主要是針對低負載(<40%)下關閉風扇,降低噪音。

機箱電源的側面印有產(chǎn)品的功率信息,+12V的直流輸出可以實現(xiàn)540W的總功率,應付個i5-8600k和RX580還是足矣。

二、裝機過程
首先裝入的是電源,酷冷至尊 V550 Gold金牌先要同機箱的電源擋板相固定。

然后把主板、CPU、電源、硬盤等組件的供電接好,從機箱側面接入。

最后將電源固定在機箱的位置上。

然后將線纜從側面延伸出來。

插入華碩Z370-E的主板供電、CPU供電。


接下來安裝的是CPU散熱器,首先擦去之前風冷散熱器剩下的硅脂。

然后在機箱頂部安裝冷排,此時還需要將機箱頂蓋取下上緊螺絲。

然后將三個RGB風扇固定在冷排之下,本來我是想放在頂部,但想到這里主要是出風方向,放在內(nèi)側看得到燈。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冰神G360RGB的冷頭貼有白色的塑料膜保護。

在CPU上面涂好硅脂,均勻的抹勻后就可以安裝冷頭了。

至此,酷冷至尊(CoolerMaster)冰神G360RGB水冷散熱器算是安裝完成了。

聲卡和顯卡的安裝主要是PCI-E接口的安裝,還有要注意供電接口。

不過一定需要注意PCI-E接口的規(guī)格。

顯卡的安裝自然選擇PCI-E X16 3.0的插槽,,之前我就有安裝錯誤的經(jīng)歷,把X16規(guī)格的顯卡安裝到了X8的接口上,導致了性能的下降。

供電方面則如前文所言,采用的是8pin+6pin的線纜規(guī)格,使用的是16AWG線徑的PCI-E供電線纜。

▼裝機完成后的主機


然后還需要把背面的線纜加以整理,使用綁帶加以束縛。

最后蓋上金屬擋板,擰緊固定螺絲就可以插電使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