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背景考據(jù)】「女士」500年前,她曾活過,作為一個少女,在風中等待愛慕之人~


「女士」500年前,她曾活過,作為一個少女,在風中為愛慕之人歌唱——【原神人物志·外傳】炎之魔女
女士死了,并非死在雷神的刀下,她早就死了…
2.1主線過后,我們已經(jīng)可以確定,女士,就是炎之魔女。那咱們就以女士為主角,再一次回顧那個500年前的故事。
首先我們看到女士的材料<灰燼之心>。

這句話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圣遺物<蒼白之火>,當中對于女士狀態(tài)的描寫是這樣的:

這個狀態(tài)和<魔女的心之火>中的描寫非常相似。

可以看到,雖然我們并不清楚具體的力量源泉,但是擁有這股力量無疑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用火填滿身體”。
很好理解嘛,就是身體內部不斷被灼燒,那么當時的女士,是為什么,會把自己搞成這個樣子。
<灰燼之心>說了:

也就是說,女士用火焰填滿自己的身體,去獵殺魔物,是因為仇恨,什么仇恨?
<魔女的心之火><魔女的炎之花>都寫到了:

女士過去所珍視的東西,都因為數(shù)百年前降下的災厄毀滅了。
<獄火之蝶>也寫到了:

再回頭看看,<魔女的心之火>提到的:

我們可以確定,女士還是少女的時候曾有過愛慕之人。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真的說過)。
那不妨讓我們來看看女士曾經(jīng)的“有價值的東西”是什么?我們看到武器<終末嗟嘆之詩>的最后一句話:

可以確定,這個少女說的就是當時的女士,那我們往前看,

誒,出現(xiàn)了一個“愁容滿面的騎士”,這個騎士,我也就不在這里賣關子了,就是我曾經(jīng)專門做過外傳的“幼狼——魯斯坦”。這個角色出現(xiàn)在了很多地方,故事也比較長,我們就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守護之心>這套圣遺物來簡單概括這位騎士。

魯斯坦當時擁有尊貴的騎士名,但是他卻經(jīng)常在暗地里用不那么光明磊落的方法懲奸除惡。

他覺得,只有除去世間的一切罪惡,才能保護好這片大地的未來,可以看到是一個“有那么一點”偏執(zhí)的人。

在這樣的心態(tài)下,魯斯坦留了很多后手,他將自己的劍法傳給后人,培養(yǎng)出了渴求正義的純白騎士,雖然這個純白騎士后來被染黑了,變成了<染血的騎士道>的主角。

這里就不多說了,魯斯坦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如果自己有朝一日不在了,也能守護好這片大地、摯友和愛唱歌的少女。這位“愛唱歌的少女”就是<終末嗟嘆之詩>提到的那位,也就是后來的女士,而他們的結局,我們也早已知曉了。

<終末嗟嘆之詩>詳細描寫了災厄的過程:


最后少女回到面目全非的故鄉(xiāng),化身成為了炎之魔女,決定燒盡世間一切魔物和世間一切魔物造成的痛苦。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就要問了,
“愛慕之情從何而來?就憑一句話就確定這個少女是炎之魔女?”
確實,咱們要講證據(jù),那一個一個來嘛~首先魯斯坦對少女有沒有愛慕之心,但我認為是有的,魯斯坦在死前所掛念的不過就是三個人而已。
“少女”“艾倫德林”“羅蘭”。
艾倫德林是他的摯友,羅蘭是他親自培養(yǎng)的弟子,也就是純白騎士,這個少女吧,魯斯坦很想再一次聽她唱歌。

而且在災厄發(fā)生之前,這個愁容滿面的騎士摯友在聽少女唱歌的時候才會眉頭舒展,才會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用一個比較不和氛圍的話來翻譯。
當然啊,魯斯坦是個嚴肅正經(jīng)的人,他應該不會這么想,除此之外在少女遠行之前,魯斯坦還送了少女一個沙漏,這個沙漏就是<魔女破滅之時>。

魯斯坦是有送人沙漏的習慣的,至于原因要是說起來就太長了。沙漏,象征愛情、友情和幸福,所以我認為魯斯坦是對少女有愛慕之情的,只是這個木頭可能不知道自己喜歡人家。
那少女對魯斯坦有沒有愛慕之情呢?在這之前,我們先得證明,少女就是炎之魔女,畢竟這年頭,僅憑一句話作為證據(jù)確實不太充分。
<魔女的破滅之時>寫到了:

可以看到少女是在災厄尚未來臨之前,在她去教令院進修之前,獲得的這個沙漏?;貋碇竽?,送她沙漏的人死在了災厄之中,然后少女就化作了炎之魔女,這和<終末嗟嘆之詩>中提到的,是非常相似的。

還有<熔毀之刻>中提到的:

這里的“毒血”很明顯的就是在說魔龍杜林了,魯斯坦正是在那場戰(zhàn)斗中死去的,而且這個“純白無暇的國度”也很有指向性。
魯斯坦一直以來就想要消滅世間的一切罪惡,為此他培養(yǎng)出的無比渴求正義的弟子,也叫做純白騎士,想來魯斯坦在我們不知道的私下里也是有和少女說過自己的理想的。而且少女非常向往,以至于在少女化身炎之魔女,加入愚人眾,甚至臨死之前都還心心念念,那么少女就是后來的炎之魔女,這一點可以確定了。這時候再問:少女對魯斯坦有沒有愛慕之情?不用我多說了吧!
<魔女的心之火>都寫明了。

她曾有過愛與思慕。
而且你看<終末嗟嘆之詩>里面的兩段歌詞:

至此,女士的一生,我們就已經(jīng)了解了個七七八八,我們也得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前方含有大量主觀臆測、私貨和藝術加工
曾經(jīng)的蒙德,有一位愛唱歌的少女,人們沉醉于她的美貌與歌聲。但少女卻注意到了一位騎士,少女認識他,他是西風騎士團的副團長,關于他的傳言,飄蕩在在蒙德的酒館與街道。平時愁容滿面的他,在聽到自己的歌聲時露出的表情,是那么的平靜,在之后的日子里,少女唱歌的時候總能見到那位騎士,而少女也不禁為他改寫了歌詞。
一來二去,少女和騎士也算是相識了,騎士向她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少女聽著,心生向往,后來少女將要去教令院進修。遠行前,騎士送了她一個沙漏。少女本以為這個寡言的騎士會說些什么,但他沒有,只是默默的看著她遠去,她與騎士都不知道的是,這是兩人的最后一面。
災厄發(fā)生了,騎士帶著騎士團為了守護家園而戰(zhàn),他守護住了家園,也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倒下時,他仍心有所念。再后來,少女回到了家鄉(xiāng),失去珍視之物的她又一次改寫了自己的歌詞,在淚水與歌聲枯竭之后,她變成了炎之魔女。
即使選擇的是獄火的道路;即使人們畏懼她、驅逐她,她也不曾后悔,可以生命為燃料的火焰,又能燃燒多久,即將枯竭的魔女遇見了最初的愚者愚者向魔女提出交易,魔女被愚者所許諾的未來打動了。她想起了騎士曾向他展示的“純白”的未來,她加入了愚人眾,成為了“女士”。
之后的事情,你們就知道了…我不想猜測她在這五百年來心態(tài)的變化,也不想分析什么主線,更不會預測什么未來。
我只是單純講述了一個,曾經(jīng)為愛慕之人在風中歌唱的少女的故事。
女士死了,并非死在雷神的刀下,她早在500年前的那場災厄中,就已經(jīng)死了,但她曾經(jīng)活過。

以上就是本次女士考據(jù)的全部內容啦~感興趣的旅行者可以前往米游社@騷橙與作者深入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