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提到批判性思維,很多家長都會存在一些誤區(qū),一是覺得批判性思維就是去批判別人,二是覺得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會不受歡迎,因此覺得孩子不應(yīng)該學習這個。
如果只是去批判別人,那就只是雞蛋里挑骨頭,這是找茬。批判性思維包括了一系列認知能力,比如說推理、判斷、決策、解決問題等。其實這并不算是一個嚴格的科學概念,它更像是我們對思維的思考,是一個更加綜合的認知過程。
批判性思維最最重要的就是教會孩子不要墨守成規(guī),而是通過邏輯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它是拋開問題的表層,通過分析、評估,直接看清問題本質(zhì)的過程。而掌握了這一整套思維的認知過程,下次再面對新問題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系統(tǒng)化的思維來幫助自己更深刻地認識問題了。如果能從小掌握這樣的思維方式,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時,就能產(chǎn)生比同齡人更多的思考,也能得到更多的收獲。
首先,要掌握批判性思維,家長需要讓孩子認識到什么是事實,什么是觀點。美國的孩子從一年級時,就會學習區(qū)分事實和觀點,這也是批判性思維的基礎(chǔ)。事實指的是可以反復證明的東西,而觀點則是一個人的感受或者想法。比如說,孩子向媽媽抱怨:“其他小朋友都不和我玩,因為他們說我不愿意分享。”這時候媽媽可以告訴孩子:“他們的話只是他們的觀點,你可以用事實證明給他們看,你是愿意分享的,那么你可以怎么做呢?”孩子回答:“我可以把我的玩具拿出來,給大家一起玩?!?/p>
其次,家長還可以通過一些小活動引導孩子練習區(qū)分事實和觀點。做法也很簡單,借助紙和筆就行了。比方說,可以先讓孩子在紙張正中間畫一個冰激凌。然后將紙分成兩部分,分別寫上:事實和觀點。接下來,你可以引導孩子運用頭腦風暴的辦法,圍繞冰激凌寫出很多句話,然后將每句話放在事實或觀點的區(qū)域內(nèi)。例如孩子可能會在事實的區(qū)域內(nèi)填入:冰激凌是冷的,可以用牛奶來做冰激凌,冰激凌會融化;然后在觀點的區(qū)域內(nèi)寫上:檸檬味的冰激凌最好吃,人人都喜歡吃冰激凌,冰激凌越好看就越好吃等。在列舉事實和觀點的過程中,孩子就會自發(fā)的思考,事實和觀點的區(qū)別是什么。這樣練習的越多,就越能更準確地做出判斷,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最后,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使用批判性思維。不需要專門去報批判性思維的培訓班,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通過具體的場景和內(nèi)容去教孩子。比如,當孩子積累一定的知識量以后,家長可以故意說一個錯誤的事實,讓孩子在主動糾正家長錯誤的過程中鍛煉批判性思維。比方說孩子對于魚類有一定的了解,那下次帶孩子去海底樂園的時候,可以故意問他“在水里游的都是魚吧”,孩子這時候可能會舉一個反例,“不,海豚是哺乳動物”,你可以再接著問他“它們不都是生活在水里,為什么海豚就不是魚呢?”,孩子可能答不上來,但是也會促進孩子進一步學習更多相關(guān)的知識。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也慢慢學習了批判性思維。
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從孩子抓起,讓孩子區(qū)分事實和觀點,在平時積累更多的知識,并且在生活中運用,這樣就能在日常生活里慢慢提高孩子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