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相>——《中國大百科全書 戲曲·曲藝》
成相
????????先秦民間說唱歌謠形式?!跋唷笔且环N擊節(jié)樂器,其形制有兩說:
????????清盧文弨《荀子·校語》說:“相乃樂器,所謂舂牘。”舂牘(chōng dú)原是一種舂米或筑地的工具,后來發(fā)展而成樂器;

????????另一說,“相”即搏拊(bó fǔ)。漢應劭《風俗通義》說:“相,拊也。所以輔相于樂。奏樂之時,先擊相。”據(jù)漢劉熙《釋名·釋樂器》記述,搏拊,形如鼓,是以手拊拍的樂器。

????????《漢書·藝文志》在“雜賦”類著錄有《成相雜辭》11篇,已佚,如今只能從《荀子·成相篇》看到成相的歌辭體制。
????????成相的曲調(diào),由6句組成1章,基本句式為“三、三、七、四、四、三”,中間的第4、5句的四字句一般不押韻,其余各句均押韻。《禮記·曲禮》說:“鄰有喪,春不相?!彼运沃祆湔J為是“舉重勸力之歌”,清俞樾《諸子平議》說: “蓋古人于勞役之事,必有歌謳以相勸勉”,“其樂曲即謂之相”。
????????近人朱師轍《答杜國庠論<成相篇>很象鳳陽花鼓詞書》則認為成相是中國最古的民間曲藝形式。從戰(zhàn)國時期民間文學與音樂的發(fā)展狀況以及《荀子·成相篇》中敘述的古代圣王及周幽王、周厲王的故事來看,成相當是一種兼有敘事與抒情的民歌。《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篇提到宋王偃建筑武宮時,“謳癸倡(即唱),行者止觀,筑者不倦”。謳癸當是一位名叫癸的以謳歌為職業(yè)或半職業(yè)性的民間藝人。由于成相這種曲調(diào)當時已普遍為民間藝人傳唱,所以荀況才采用這種歌辭形式傳播他的政治主張,以便于人們傳誦。??
——(舒禾)《中國大百科全書 戲曲·曲藝》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