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上海車展回來,有個大膽的想法在喵哥腦中盤旋,要不要加入
從上海車展回來兩天了,說實話從喵哥做自媒體以來,參加了四屆車展,沒有哪一屆車展像這次屆車展一樣,讓喵哥覺得意猶未盡。由于要回來學校上課,這次車展兩天時間,回想起來還是覺得挺遺憾的。因為車展規(guī)模比較大,上下兩層的會展中心,總共加起來十幾個展館,如果細看,估計一個禮拜都看不完。所以,喵哥回來之后等心情逐漸平復了,跟大家聊一聊,這次上海車展給喵哥最大的感觸。
第一點,汽車智能化的進程,比想象的來得更快。在車展前,華為公布了和北汽合作的極狐,直接在路上上路測試,很多朋友看了之后,都覺得很驚嘆。但是,真正去到車展現(xiàn)場之后,才發(fā)現(xiàn)那只是冰山一角。
除了華為和北汽合作公布的極狐之外,造車新勢力以及傳統(tǒng)的車企,也都開始全面的步入智能化的汽車。
去年九月底,喵哥在北京參加車展的時候,還感覺看的是一個車展。但是今年才過了半年時間,參加上海車展感覺看到的是一個人工智能展,不再是傳統(tǒng)的車展。在接下來幾年,汽車會越來越電動化,越來越智能化,假如近期有打算換車的朋友,喵哥還是堅持我的觀點,建議稍微再等一等,因為汽車變革太快,現(xiàn)在正好處在一個大的分水嶺。
第二點,喵哥感觸很明顯的是國產(chǎn)車確實崛起了。尤其是在這次車展上,長城算是最大的參展商。
長城旗下的哈佛
長城炮
坦克
摩卡
歐拉,基本上都是獨立的展臺,長城占據(jù)車展的一個大展館。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原來傳統(tǒng)的一些合資車,展館上面沒有什么新的車型推出,而且圍觀的人也不多。
尤其是在長城隔壁的現(xiàn)代汽車,工作人員比參觀的人多,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老百姓對于國產(chǎn)車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漸提高。
第三點,感觸挺深的是,突然覺得現(xiàn)在造車變得容易了。尤其是當喵哥參觀了華為的展臺之后,發(fā)現(xiàn)華為除了車身和輪胎不生產(chǎn)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有生產(chǎn)。只要注冊一個品牌,再把華為的全家桶買回來,裝上四個輪子,自己設計一個車身,就可以造車了。喵哥突然有一種想法,約幾個兄弟一起入股造車,跟當年華強北造手機一樣,一夜之間就涌出上百個手機品牌,遍地開花。
第四點,讓喵哥感觸最深的就是危機感。這個社會變革太快了,尤其是現(xiàn)在人工智能發(fā)展,確實是不可逆的一個潮流,尤其是參觀了商用車、貨車的展區(qū)之后。
其實自動駕駛在商用車、貨車領域,應該比家用車普及的更快。喵哥為正在開貨運車的司機,確確實實捏了把汗,如果一直把工作停留在貨運車上面,那么接下來五年、十年很有可能失業(yè)。而且那個時候,自己人到中年,再去轉行就很難了。
除此之外,喵哥還在百度阿波羅展臺,了解到它們接下來三年,在全國三十個城市,鋪開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而且,不僅百度,貌似滴滴以及這些打車巨頭,它們都在入局這個行業(yè)。對于年輕人,喵哥希望大家,不要再從事能夠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簡單的、機械的勞動。
以上四點,就是此次喵哥參加上海車展最大的感悟。如果汽車發(fā)展史上有分水嶺,那么這屆車展,絕對會成為汽車發(fā)展的一個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