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星將如何幫助眾生?原來這么簡單.

怎么幫助別人—關(guān)于利他
在你想幫助別人時,會有什么阻礙著你?做好事覺得不好意思?眾人都在圍觀,我不想出頭?沒有時間和金錢做慈善?求助的人是不是騙子?出力不討好怎么辦?。。??倳性S多大腦臆想的斗爭讓我們糾結(jié),繼而選擇獨善其身,沉默冷漠。
這皆緣于沒有認識真正的自己,不夠了解何為“利他”。利他不是為了炫耀,不是為了對方回報,不是為了積功德而做好事。利他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想成為真正的自己,體驗真實的自己的狀態(tài)。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的真實身份是光與愛,因為后天形成的習(xí)氣和心靈塵垢,才蒙蔽了我們的初心,迷失自己。
當你拋開外界的眼光和是非判斷,撿起內(nèi)心的真誠和勇敢,突破約束去跨出那一步,成為真實的自己,跟著心的召喚去做利他之事時,你看到自己在發(fā)光,那種靈魂升華的體驗將滋養(yǎng)你許久。當利他心成為習(xí)慣后,你會看見更圓滿的自己——身心變得輕松愉悅,做人做事大方坦蕩,自信陽光,能更深刻地體悟人生,所遇所見皆是美好。因為,極致的利他就是利己。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那些不帶功利心付出的愛與善,也會以你意想不到的各種方式,加倍回流到你身上。所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請慶幸有機會做你當下想做的利他之事,重在發(fā)心,放下對結(jié)果的執(zhí)迷。
當然,慈悲利他的背后,更需要有大智慧。我們?nèi)菀装选袄迸c“拯救”混淆;用道德綁架來表達慈悲,盲目付出,犧牲自己去迎合營造“好人”人設(shè);用修行的概念和教條去說服別人;在生活與工作中,試圖給別人自己認為的對的方法……卻沒有覺察到自己那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想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小我的虛榮心和想改變別人的控制欲,正深藏在那些你認為的愛與慈悲里。
利他,應(yīng)該是有邊界感,也有立場底線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有人覺得太陽溫暖,也有人覺得刺眼。若對方?jīng)]有向我們求助,任何一廂情愿的幫助都是想改造別人而忘了尊重。所給的并不一定是對方想要的,若認為對方應(yīng)該接受認可、感恩照做,否則我們就失望焦慮,那便掉進了小我編織的陷阱,也陷入了能量糾纏。請尊重每個人的命運課題,允許他人經(jīng)歷,這不是無情,是看透事情本質(zhì)后的無為而為。
天助自助者,佛渡有緣人,去幫助發(fā)出求助
的,因為外部因素而陷入困境的人;去幫助向你請教,也愿意主動改變的人。我們用共情心,去做利他的思考,說利他的話語,傳播利他的內(nèi)容,行利他之事。最重要的,是給他人的心靈提供一盞指路明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但歸根結(jié)底,利他要從接納自己開始。你怎么對待自己,就會怎么對待他人,想讓對方輕松,先讓自己活出輕松高頻。像太陽一樣,讓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散發(fā)光和愛,但卻不需要回應(yīng)和認同,連改變他人的念頭都不要有,我們只是成為光和愛,把自己范疇之內(nèi)的事做好,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通過自身能力和價值去影響他人、服務(wù)他人。讓利他心,成為日常自然而然流淌的狀態(tài),能讓我們體驗到萬物一體的狀態(tài)。如此,即使看到他人處于無明,也不再心存定義,只會心存尊重。
利他,也不再是滿足小我的事,而是不斷修正自己,去做符合天道,利益眾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