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迷的圣地:卡拉什尼科夫輕武器博物館 還原傳奇槍神的輝煌一生
伊熱夫斯克,有一座以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名字命名的輕武器博物館,請大家跟隨記者的鏡頭前往一探究竟。

這座博物館承載了卡拉什尼科夫全部歷史,是所有對輕武器感興趣的朋友都值得朝拜的圣地。

這座博物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6年3月2日,伊熱夫斯克曾經(jīng)建立了一座市級的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輕武器博物館。同年,新的現(xiàn)代化博物館大樓開始建設(shè),并與2004年完工。2004年11月4日,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85歲生日時,新的博物館隆重開幕。

博物館內(nèi)主要陳列的是卡拉什尼科夫個人捐贈的圖片、文字資料、私人物品、書籍、家具、禮品和藝術(shù)品。

進入二樓大廳,氣氛莊嚴(yán)而凝重,這里是伊熱夫斯克兵工廠200年輕武器樣品陳列走廊。從尼科諾夫燧發(fā)霰彈槍到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應(yīng)有盡有。

同時陳列的還有士兵的模特,可以了解當(dāng)時士兵的軍裝款式。

伊熱夫斯克兵工廠200年來生產(chǎn)的各種步槍。

這個走廊充分展示了伊熱夫斯克兵工廠悠久的歷史。

“人類的命運”,這是一個永久展覽,展示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的生平事件。

卡拉什尼科夫?qū)枢l(xiāng)的記憶。

卡拉什尼科夫幼時家中的一角。

蘇聯(lián)時期,每個學(xué)生都要參加軍訓(xùn),并能夠拆解組裝AK-47。為了獲得前五名,學(xué)生們不得不經(jīng)常練習(xí),最快可以在半分鐘之內(nèi)拆解組裝AK-47。

整個博物館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000平方米。

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的子彈和士兵帽徽。

AK-47使用的M43子彈殼。

馬克沁機槍帆布彈帶使用幾次就報廢了,經(jīng)常被士兵拿來當(dāng)作子彈攜行具。

展廳的一角。

“創(chuàng)意空間”,這里展示卡拉什尼科夫在伊熱夫斯克的工作歷程。

卡拉什尼科夫捐贈的繪圖板和辦公桌。

這是卡拉什尼科夫早期設(shè)計的沖鋒槍圖紙。

當(dāng)時蘇聯(lián)其他輕武器設(shè)計大師的作品。

AK-47自動步槍,這是卡拉什尼科夫最著名的作品。60年來,共生產(chǎn)7000多萬支卡拉什尼科夫步槍、機槍,50多個國家裝備這些武器。相比之下,M16只有800萬支的生產(chǎn)量,27個國家裝備。

AKM,AK-47的完美修改版,也是蘇聯(lián)生產(chǎn)量最大的自動步槍。

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并沒有給他的步槍申請專利,1947年他獲得斯大林獎金和紅星勛章,獎金高達15萬盧布。

卡拉什尼科夫的作品。

生產(chǎn)線上的女工正在組裝AKM自動步槍。

晚年,卡拉什尼科夫的主要精力放在獵槍等民用武器方面。

津巴布韋、莫桑比克、東帝汶、布基納法索、剛果等國的國旗國徽中都有AK-47的圖案。

卡拉什尼科夫另一個成功的作品:PK通用機槍。

至今,該槍依舊是世界上最可靠最輕便的機槍。

這里很多展品都是卡拉什尼科夫本人捐獻的。

時任俄羅斯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拜訪卡拉什尼科夫。

卡拉什尼科夫捐贈的獎杯。

卡拉什尼科夫獲得的勛章。

卡拉什尼科夫的畫像。

在一樓,參觀者付費即可操作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武器射擊。

攝影師最喜歡PKM機槍。感謝這位無私的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