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yōu)槭裁炊璩?/h1>
將那些令人作嘔的黑暗現(xiàn)實模糊成“前途的艱險與挑戰(zhàn)”的做法是狡猾又備受爭議的
當(dāng)我們頌唱著“無懼艱難險阻,向前奔赴,成為更好的自己”時,是否又曾想過著“艱難險阻”里有著幾分難以改變的,被系統(tǒng)“默認(rèn)”的腐敗以及看破不說破的“約定俗成”?
我們難以改變它們,正像我們難以改變自己的成見,以及那只見表面,易被引導(dǎo)的壞習(xí)慣。
這樣的我們,歌頌這樣的精神,顯然是在麻木自己
但是,就像上文所說的,只見表面是我們的頑疾。再深入思考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這絕對不是任何形式的“麻木”,而是那所謂的“真正的英雄主義”。
可是去“愛這個世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英雄終究是占少數(shù)的,而大多數(shù)人往往是看清世界,有著逐漸消退的理想與動力,想要做點什么,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的犬儒主義者,所以我們也不是在歌頌理想主義,英雄主義,歸根結(jié)底,我們活在泥潭之中。
那么,我們到底在歌頌什么,我們?yōu)槭裁炊璩?br/>
縱使泥潭深若萬丈,我們還是在歌唱那些歌曲,不是為了使自己的直覺遲鈍,麻木神經(jīng),也不是為了成為大愛天下的英雄,歸根結(jié)底,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只是想要在一天的勞累之后能夠找尋到支撐自己的精神支柱,只是想要在泥潭的頂層找尋透氣的洞口,以使我們從壓迫與奔波中緩過神來,看看自己,看看前方。歌唱讓我們想起自己有多久沒有抬起頭,看看晴朗時的藍(lán)天,看看夜空時的繁星,看看自己所愛的人與愛自己的人。
我們有歌唱的欲望,或許是為了短暫的歇息,或許是控訴殘忍的生活,或許是鼓勵矛盾而又殘破的自己。我們歌頌的,是在“不可能”之中仍存在著“可能”的希望,是在如迷霧般的迷茫之中存在著光照的堅定,是在絕境中仍要放手一搏的勇敢。普通人是無法一直做到帶著熱血與理想的,所以我們歌唱,也許是懷念從前的自己,熱血,理想,銳意和傲氣,也許是鼓勵現(xiàn)在的自己,外圓內(nèi)方,有著妥協(xié)也有著堅守。
到底為什么而歌唱,言語是蒼白的,或許根本就沒有那么多的為什么和條條框框,歌唱時我們有一種獨一無二,難以替代的情感,只是無法言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