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卷到飛起”的時代,奔馳也變了

“‘油電’絕不是非黑即白的單選題,更應是多選題”、“船小好掉頭,但也經(jīng)不起老掉頭”、“少犯錯不是意味著一成不變,一成不變就是最大的錯誤”、“這個世界上有兩種燈,一種叫奔馳氛圍燈,另一種叫燈,因為沒有氛圍”......
就在本周梅賽德斯-奔馳舉辦的年中媒體溝通會上,一向對古詩詞信手拈來的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段建軍竟也頻頻爆出了“金句”,著實讓人始料未及。
相比起一些新品牌掌門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架勢,段建軍的這些金句不但頗有哲理,也非常清晰地反映出他對當下中國汽車市場的獨立思考和應變。

必須先交代一下這次溝通會的背景。就在會議的前幾天,北京奔馳發(fā)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銷量情況,而這也是段建軍就任“一哥”后的首次“期中考試”。
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向中國客戶累計交付超過37.72萬輛新車,年度同比增長6%。其中,邁巴赫、AMG和G級越野車都實現(xiàn)了雙位數(shù)增長;長軸距C級轎車和E級車均實現(xiàn)雙位數(shù)增長,A級車和GLB SUV、EQB純電SUV等新生代豪華產(chǎn)品矩陣車型同比增長超36%。
而在新能源車市場,奔馳的成績也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隨著EQE、EQE SUV的國產(chǎn)和交付,EQ純電車型銷量持續(xù)增長,而奔馳的PHEV插電混動車型竟拿下了豪華插電混動市場的近四成份額。

新能源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奔馳作為經(jīng)常被新勢力品牌“cue”到的對象,當然也需要做出點回應。面對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段建軍這次把分享的重點放在了奔馳電動化戰(zhàn)略方面。
一、電動化是最確定的方向
毋庸置疑,奔馳上半年的這份成績單是可圈可點的。雖然奔馳從沒放出“xx百萬內(nèi)最好”的豪言壯語,但事實上奔馳卻是150萬元級市場的絕對王者,今年1-5月市場的占有率高達50%。
此外,奔馳其他級別車型大多也是雙位數(shù)的同比增長,保持著均衡而優(yōu)秀的發(fā)揮。
在高端豪華細分市場的豐厚利潤以及全線車型的熱銷,不但為奔馳的電動化轉型提供了充足的“彈藥”,也足以讓段建軍有足夠的底氣,從容面對來自其他品牌的挑戰(zhàn)以及市場上的各種不確定性。

奔馳早在2021年就發(fā)布了“全面電動”的戰(zhàn)略,計劃在 2030 年前實現(xiàn)全面純電動化轉型。最近這一年多來,基于最新EVA純電平臺的四款新車快速落地,并且EQE和EQE SUV快速引入國產(chǎn),推出搭載眾多“準量產(chǎn)”新技術的EQXX和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都是最有力的證明。
雖然純電動化是大勢所趨,但即使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現(xiàn)實告訴我們,純電動化的目標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按照乘聯(lián)會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國內(nèi)乘用車今年1-6月累計零售952.4萬輛,而新能源車今年以來累計零售308.6萬輛。也就說,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為32.4%,這也意味著仍有接近7成的消費者依然選擇純?nèi)加蛙?。從截止?月份的上險數(shù)來看,在40萬元以上區(qū)間,新能源車占比只有12%。

而另一方面,中汽協(xié)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6月,插電混動銷量為102.5萬輛,同比增長91.1%;相比之下,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只有31.9%。換句話說,插電混動的增幅幾乎是純電動車的三倍。
誰都無法否認,插電混動車型的爆發(fā)既是消費者真實用車需求的體現(xiàn),也是插混技術獲得消費者認同的最好證明。
“就客戶需求而言,‘油電’絕不是非黑即白的單選題,而應該是多選題;也絕不應該是一枝獨秀,而更應是百家爭鳴”。段建軍不但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也道出了當下新能源車市場的現(xiàn)狀。

我們身處其中都知道,不管是插電混動還是增程式電動都各有堅定的支持者;而在插混技術方面,吉利、奇瑞、長城、東風等車企也不讓比亞迪獨美,不斷推動混動技術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段建軍口中百家爭鳴的局面。
雖然奔馳不遺余力地為純電動化做準備,但基于對中國市場的深刻洞察,讓奔馳并沒有過早放棄插混市場,所以也就沒錯過這波市場爆發(fā)的紅利,豪華插電混動市場上近4成的市占率使其成為豪華品牌中的贏家。
前些天剛上市的新款奔馳GLE SUV車型之中,也包括了搭載了奔馳最新混動技術的GLE 400e 4 MATIC版本,百公里加速6.5s,WLTC純電續(xù)航100公里,
“我們提速‘全面電動’的決心是不變的,大家都可以看到這份決心。電動化是轉型中最大的確定性和方向,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段建軍同時也堅定地認為:“在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內(nèi),我們也立足于當下中國客戶的實際需求,以覆蓋燃油、純電、插電混合動力的多種驅動方式及覆蓋不同細分市場的‘油電雙行’產(chǎn)品矩陣,為中國客戶的豪華出行提供豐富選擇?!?/p>
“船小是好調頭,但也經(jīng)不住老調頭。在這種環(huán)境下,誰能少犯錯才能堅持到最后。當然這種少犯錯不是意味著一成不變,完全不改變一定就是錯的”。
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奔馳在擁抱行業(yè)轉型時,也有著自己的變化與堅持。

按照奔馳的計劃,今年下半年將推出包括全新E級在內(nèi)的5款“油電雙行”的全新車型。這意味著這5款車型或將都會引入插電混動版本,對豪華新能源車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可以留意一下。
二、奔馳也在“卷”智能化
正如段建軍所說的,完全不改變一定就是錯的。如果說奔馳近年來最大的變化,除了提速“全面電動”戰(zhàn)略之外,就是積極地推進智能化了。如果你親身體驗和對比過奔馳和其他傳統(tǒng)豪華品牌的新車,你就會明白奔馳在智能化和本土化方面是多么的努力。

“智能科技的比拼,不應該僅僅卷數(shù)據(jù)、卷堆料,我認為更多的應該是卷可靠、卷以人為本。
段建軍的這句話,又讓我想起了曾經(jīng)在3C數(shù)碼領域里非常經(jīng)典的一句話:科技以人為本。現(xiàn)在智能硬件的“軍備競賽”越演越烈,上至幾十萬的高端純動車,下至十多萬的插混車型,三聯(lián)屏、高通8155芯片、智能輔助駕駛硬件、知名品牌音響等等都幾乎成為了標配。
硬件配置是拉滿了,但實際體驗上卻是參差不齊。
在智能化方面,中國市場公認是領先全球的。要想跟上節(jié)奏,本土化研發(fā)是必不可少的。奔馳不但在北京和上海都建立了研發(fā)中心,也不斷提升中國本土研發(fā)團隊的自主性和決策權,據(jù)了解,到年底團隊有望增加至2000人的規(guī)模。
段建軍提到,奔馳下半年即將上市的全新E級車,將會搭載第三代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tǒng),其中的語音交互就是在國內(nèi)研發(fā),語音交互能力會比現(xiàn)在更強大,而且現(xiàn)在部分車型也可以通過OTA進行升級。
當然了,奔馳隨后還有大招,從一開始就由中國研發(fā)團隊深度參與的全新MB.OS車機系統(tǒng)會搭載在MMA平臺的新車上。

在推進智能駕駛方面,奔馳實際上也相當積極。
“上周上市的新一代GLE SUV上升級標配了駕駛輔助組件增強版(P20),支持主動車道保持輔助、智能領航轉向等功能,未來也將有更多的智能化配置從高端車型中下移。中國研發(fā)團隊也已啟動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本土化測試,為今后L3系統(tǒng)和相關產(chǎn)品在中國的適配和落地做準備?!?/p>
特別有意思的是,在智能化方面,奔馳也是同樣貫徹“油電雙行”的理念。
除了新一代GLE SUV上燃油和插混車型都標配駕駛輔助組件增強版(P20)外,未來S級和EQS都同樣能搭載L3級別的Drive Pilot自動駕駛系統(tǒng)。

“油電雙行”甚至還出現(xiàn)在了剛結束的梅賽德斯-奔馳SUV之旅上面。
在從敦煌出發(fā),途經(jīng)大海道的戈壁荒漠,最終到新疆庫車接近兩千公里的路途上,奔馳EQS也全程參與其中。有在新疆自駕過的朋友都會知道,這對一臺純電動車來講,絕非易事。
三、下半年會“卷到飛起”
最后,在聊到上半年的價格戰(zhàn),以及各種“卷”的時候,段建軍用了“卷到飛起”來形容他對下半年市場走勢的預測。
“菜就這么多,桌子就這么大,突然門一開,進來吃飯的人多了,競爭當然就激烈了,甚至出現(xiàn)了非理性競爭。這個競爭過程里,很多廠商是從0到1的過程,是能不能生存下來的問題?!?/p>
段建軍這句通俗易懂的話,精準地點出了“價格戰(zhàn)”的本質。
其實現(xiàn)實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由于很多新勢力品牌還處于初始的起步階段,盈利能力還相當有限的,不少也是依靠不斷融資來續(xù)命。一旦銷量不佳,資金壓力便隨之而來。
對于降價促銷的問題,段建軍態(tài)度相當堅決:“無論什么手段,都需要考量它是不是有利于客戶、行業(yè)參與者、整個行業(yè)的長期利益和穩(wěn)健發(fā)展。對于銷售公司而言,銷量一定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我們不會一味地追求銷量,甚至以價換量。”
在這場一個多小時的溝通會后,我有一個很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梅賽德斯-奔馳作為一個百年豪華品牌,面對中國市場卷到飛起的競爭環(huán)境,奔馳和段建軍都表現(xiàn)出了充足的信心和底氣,但卻沒有絲毫的自滿和傲氣。
既謙遜大方地承認客觀存在的差距,又不斷求新求變補上短板,但也不會盲目地隨波逐流,始終有著對品牌理念和初心的堅守,真正把用戶放在第一位,而不只是放在口頭上。
或許這就是真正的長期主義,也是一個汽車品牌能屹立百年的秘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