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新紀元,科技企業(yè)填補了中國AI大模型的空白
從1950年圖靈測試被首次提出,機器學習概念誕生,到今天,大模型的參數量已達千億級,以ChatGPT為代表的聊天機器人應用,展現了令人震驚的智能。如果將大模型參數與生物神經元類比一下,AI用不到100年的時間,走完了生物數億年的進化歷程。
大模型驅動之下,各種AGI能力飛速涌現,但在抽象的參數背后,依然是具體的人、企業(yè)、機構,共同推動了大模型的開發(fā)、訓練、應用落地。開發(fā)訓練模型的工程師、推動應用落地的產品團隊……他們才是這個AGI時代真正的孕育者,親手開創(chuàng)了AGI行業(yè)的新紀元。
AGI的歷史發(fā)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AI的誕生和萌芽(1950-1980),這一階段,AI的先驅們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如圖靈測試、通用問題求解器、邏輯推理、知識表示等,試圖構建具有通用智能的機器。
第二階段:AI的分化和專業(yè)化(1980-2010),這一階段,由于通用智能的難度超出了預期,AI的研究者們轉向了更具體和實用的領域和問題,如專家系統(tǒng)、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
第三階段:AI的復興和整合(2010-至今),這一階段,由于深度學習等技術的突破,AI的研究者們重新關注了通用智能的目標,嘗試將不同領域和任務的AI系統(tǒng)整合起來,形成更強大和靈活的智能。這一階段的代表性成果有AlphaGo、GPT-3、ChatGPT等。
雖然AGI的完全實現尚未到來,但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些早期的應用場景和案例。例如國內已經出現了百模大戰(zhàn)的局面,百度、阿里、華為、騰訊、字節(jié)跳動等巨頭廠商先后進行戰(zhàn)略布局,陸續(xù)發(fā)布自己的大語言模型產品。除此之外,也有許多科技企業(yè)、人工智能企業(yè)積極試水整合大模型能力,提升自身產品功能。

面對熙熙攘攘的入局者,是它們的共同之處深耕AI領域的資歷。拿不到五歲的人工智能企業(yè)——實在智能來說,作為致力于AI與RPA深度融合的廠商來說,不斷探索AI領域,有著強AI背景、擁有自己的AI產品矩陣。這種情況下,投入開發(fā)AI大模型能夠再次突破自己產品的AI邊界,在技術、應用等方面增強,幫助客戶輕松的獲取服務。因此,實在TARS垂直大模型正式上線開測后,就引起行業(yè)火熱關注,合作客戶也紛紛遞出“以大模型產品為主線再次深度合作”的橄欖枝。
在實在TARS垂直大模型開測后,借助大模型的語言理解和深度學習能力,實在原有的AI產品IDP也將升級為Chat-IDP,即為用戶提供與文檔直接“對話”的能力,使用戶可更準確地識別、提取和審閱文檔內容,打出一套文檔高效審核處理的“組合拳”,相較IDP,大幅提升了自動化辦公效率。
總之,AI的iPhone時刻已經到來。就在此刻,下一代參數規(guī)模更大、層數更多的大模型正在不分晝夜地學習、訓練,新的應用想法也正萌發(fā)生長。隨著更多人開始進行思考,更多人力、算力投入這場革命,我們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將會有更多同行者解鎖AGI時代的更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