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考申論地市卷 答案

第一題:
請你根據(jù)“給定資料1”的內(nèi)容,將與會人員關于“好政策”的有關見解,匯總整理成一份簡報。(20分)
要求:(1)內(nèi)容全面,緊扣材料;(2)觀點明確,簡明扼要;(3)語言流暢,條理清晰;(4) 不考慮格式要求,不超過400字。
?
答案:
? ? ? ?我市政府組織召開了以“好政策”為主題的專題研討會,相關專家及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就此展開討論,相關見解匯總如下:
? ? ? ?一是好政策應因地制宜:蘇東坡以淤泥筑路堤,借菱角除惡草,解決了西湖困境,正是因地制宜的典范。二是好政策應化繁為簡:張居正以貨幣稅取代實物稅的一條鞭法,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三是好政策應發(fā)揮政府和市場兩方作用:即政府調(diào)控的強制性和市場調(diào)節(jié)的靈活性相結合,如限塑令的成功施行。四是好政策應便民利民:如美國養(yǎng)老保險計劃得以成功推行,就在于以便民利民為根本。五是好政策應易于理解:如某區(qū)紀委以動漫片形式解讀政策,對違紀高發(fā)點詳細規(guī)定,使黨員干部一看就懂,便于執(zhí)行。六是好政策應具備反饋系統(tǒng)和延續(xù)性:良好的反饋系統(tǒng),可及時修正、補充政策,使政策有延續(xù)性,不斷調(diào)適漸進。
? ? ???以上就是此次會議的主要內(nèi)容。
?
提示:
1、審題:
公文題,簡報,本質(zhì)是披著公文外衣的概括題,對材料中發(fā)言進行提煉概括即可。
?
2、不要求格式,只寫出主體內(nèi)容即可。
?

?
第二題:
請你根據(jù)“給定資料2”,列出H市政府辦理“市長信箱”群眾來信的基本流程和要求。(20分)
要求:緊扣材料,全面準確,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
?
答案:
? ? ? ?基本流程:1.受理;2.轉辦;3.回復;4.收集反饋意見。
? ? ? ?要求:1、及時:工作時間來信,1小時內(nèi)轉交相關單位,非工作時間來信,上班后1小時內(nèi)轉辦;處理事項類問題,承辦單位須3個工作日內(nèi)反饋處理情況,咨詢類問題,須當日反饋。
? ? ? ?2、有效:答復須具體、有條理,給出切實的解決方案;如遇復雜問題,須告知相關部門咨詢聯(lián)絡方式。
? ? ? ?3、禮貌:答復須使用禮貌用語,如“您好,來信收悉”;未收到處理反饋期間,須注明“待答復”。
? ? ? ?4、公開:將來信內(nèi)容、答復內(nèi)容、辦理情況、反饋意見向公眾公開。
?
?
提示:
1、先找共性:通過6則來信,找到處理的基本流程、要求。
2、再找差異:例如來信3,晚上21點來信,第二天9:00進行的轉辦;來信5,沒有接到處理結果時,如何填寫“答復”欄;來信6,為何當天進行了答復。
經(jīng)過對比,找到工作的相關細節(jié)要求。此題,命題方式比較新穎,各種時間節(jié)點較多,考場上能夠梳理出來案例之間的差異難度較大。
不過,對于這種特殊的命題方式,由于套路性太強,不會重復進行考察。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是,一則材料如果給出多個相似案例,要多多關注每個案例的不同點,也就是我們所講的“一個故事一個側重點”,找到它想表達的側重點,就是你的答案。
?

?
第三題:
根據(jù)“給定資料3”,回答下列問題。
(1)T縣政府出臺的規(guī)定引發(fā)了社會熱議。請你分析引發(fā)熱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0分)
要求:全面,準確,簡明。不超過150字。
?
答案:
主要原因有:1、公眾自身:各種“隨禮”給百姓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此規(guī)定關系百姓切身利益。2、政府部門:以行政命令“一刀切”,存在庸政懶政之嫌,引發(fā)對政府行政能力的爭議。3、規(guī)定本身:手段單一、范圍過寬,其合法性、公平性、合理性、有效性存在爭議。
?

?
(2)對于T縣政府出臺的規(guī)定,網(wǎng)友們有的贊成,有的反對。請你對網(wǎng)友們的意見進行梳理,概括他們贊成和反對的主要理由。(10分)
要求:緊扣材料,全面準確,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
?
? ? ? ? 贊成理由:1、減輕經(jīng)濟壓力。不良擺酒行為名目繁多且以聚財為目的。2、凈化社會風氣。官風帶動民風,有利于約束官員行為,發(fā)揮正確導向作用。3、因地制宜。符合當?shù)孛袂?、民意?、效率高。政府牽頭移風易俗力度大、耗時短。
? ? ? ? 反對理由:1、庸政懶政。以行政命令“一刀切”,不區(qū)分官員和老百姓,政策實施對象過寬。2、法律意識欠缺。地方官員反應過度,以公權侵犯私權,犧牲公民自由。3、管理手段錯誤。移風易俗不能靠行政命令,要靠真實的世界、宣傳教育工作和思想工作,同時探索更多的管理手段。
?

第四題:
“給定資料4”中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愿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yǎng)?!闭埬銖膶@句話引發(fā)的思考說開去,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 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見解明確、深刻;(2) 思路明晰,語言流暢;(3) 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4) 總字數(shù)800—1000字。
?
提示:
語句理解類大作文,類似闡釋型分析題,可以分層分析——好政策關系:“公民意愿、公民理性、公民德性”。
回到材料4,會發(fā)現(xiàn)作者一直強調(diào)好政策的作用,因此我選擇了從“為什么角度”展開。
總論點講述好政策對社會治理的作用,分論點從好政策對公民意愿、理性、德性的作用展開。
?
答案:
以好政策促社會之善治
? ? ? ? 古有蘇東坡因地制宜清淤治湖,張居正一條鞭法化繁為簡;今有全民健身計劃推進體育強國,限塑令有效防治“白色污染”……從古至今,頒行政策都是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而要達成社會之善治,制定出“好政策”則是基礎。
? ? ? ? “好政策”可以滿足公民意愿,筑牢民心之基。習總書記曾強調(diào):“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币虼耍吆貌缓?,首要的衡量標準就是看政策是否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意愿和需求。例如,自十八大以來施行的各項脫貧攻堅政策,正是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讓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只有人民滿意了,黨的執(zhí)政之基才會穩(wěn)固,社會才能夠良性運轉。當然,“好政策”的作用不僅局限于滿足公民意愿,更能夠引導公民理性,滋養(yǎng)公民德性。
? ? ? ? “好政策”可以引導公民理性,推動社會進步?!肮窭硇浴笔巧鐣拿鞒潭鹊闹匾獦酥荆瑩碛欣硇缘墓?,能夠冷靜理智地思考問題,實事求是地表達問題,科學審慎地處理問題。而缺乏理性的公民,則不能夠理性表達訴求,還會激化社會矛盾,于整個社會和國家的發(fā)展無益。諸如,當前頻發(fā)的網(wǎng)絡暴力行為,有時初衷是好的,但在持續(xù)發(fā)酵中則喪失了理性,擾亂他人正常生活,甚至導致他人心理抑郁、自殺。而“好政策”則可以起到提升公民的理性的作用,例如民法典的出臺,將促使網(wǎng)絡暴力走向終點。
? ? ? ? “好政策”可以滋養(yǎng)公民德性,提升民族素質(zhì)。“德性”不僅代表公民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更體現(xiàn)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zhì)。個人征信制度的建立,讓守信者享受便利,讓失信者寸步難行,不僅促進了人們對個人信用的珍視,更構建起誠信社會、誠信中國?!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光盤行動讓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珍愛糧食的傳統(tǒng)美德再次發(fā)揚光大。由此可見,“好政策”可以從人們內(nèi)心深處滋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提升起全民素質(zhì)。
? ? ? ? “好政策”并非一成不變,需要我們根據(jù)時代和問題的變化而不斷補充和修正,但只要堅守滿足公民意愿、引導公民理性、滋養(yǎng)公民德性這三條標準,政策必能促進社會之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