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能讓語文老師直呼“絕了”的死亡描寫,寫作素材積累

1.死亡是涼爽的黑夜,
生命是悶熱的白天。
天黑了,我進(jìn)入夢鄉(xiāng),白天使我很疲憊。
①海涅(Heinrich?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
2.死并非生的對立面,
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無論諳熟怎樣的哲理,
也無以消除所愛之人的死帶來的悲哀。
①《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1949年1月12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市伏見區(qū)
3.生者將死者埋葬以后,
死者便永遠(yuǎn)躺在那里,
而生者繼續(xù)走動。
這真實的場景是時間給予依然浪跡在現(xiàn)實里的人的暗示。
①余華《在細(xì)雨中呼喊》發(fā)表于1991年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4.死亡最強(qiáng)大的力量是不在干它能讓人死去
而在于讓留下來的人不想再活著
他們說‘他離開了’
或者說我們‘失去了’,沒人會說‘死’
《外婆的道歉信》弗雷德里克·巴克曼(Fredrik?Backman)
5.黃昏不是結(jié)束,清晨不是結(jié)束
活著不是結(jié)束,死亡不是結(jié)束
一棵樹死去
一條河守著,一生都在痛哭
①凱歌《不是結(jié)束》一位貴州95后詩人(己到星辰)
6.她死得了無牽掛嗎”
阿迪克斯答道:
“就像山風(fēng)一樣自在”
《殺死一只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發(fā)表于1960年的長篇小說
7.辛苦,了長久以來,
你已竭盡全力地生活。
一次美好的臨終,
足以匹敵一場充實的人生。
《獅子之家的點心日》小川系,出生于1973年,作家
8.不許陽光撥你的眼簾,
不許清風(fēng)刷上你的眉,
無論誰都不能驚醒你,
撐一傘松蔭蔽護(hù)你睡。
“我把黃土輕輕蓋著你,我叫紙錢兒緩緩的飛”
《也許》聞一多寫給女兒立瑛的一首葬歌
9.我是那只凌空升起,靜靜飛翔的鳥兒:?
是夜晚溫柔閃爍的星星
請不要站在我的墓前哭泣
我不在那里,我沒有離開
.①《化為千風(fēng)》瑪莉·伊莉莎白·弗萊又名《請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
10.隨著生命的消失,生活中的失望也消失了。
一縷微笑仿佛浮現(xiàn)在外祖母的唇際。
死神就像中世紀(jì)的雕刻家,
把她塑造成一位少女,安臥在這張靈床上。
①追憶逝水年華(馬塞爾·普魯斯特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
11.你的確見到過死亡,
因為離別就是它的一個面具。
最心愛的人不見了;
生命也隨之消失了,只剩下一個黑洞,一片虛無。
①《約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
12.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
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
上帝再交給我們這個事實的時候,順便保證了它的結(jié)果。
所以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將臨的節(jié)日。
①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國作家、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