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送你祝福永不斷~
重陽節(jié),給家里老人打了電話,突然感覺很悲涼。時間就這樣走著,磨平了我的棱角,卻把他們的皺紋雕刻得愈發(fā)棱角分明。這些天被loads of的任務、反復、人際,席卷著往前趕路,感覺到的只有痛苦,走啊走啊,走得腰椎間盤突出,走得坐骨神經痛。到頭來,憤懣、仇恨和疲倦匯聚起來的戾氣讓人變得絕望起來。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首先一個人的心態(tài),要想變得平靜如水,處事不驚,對于我來說是不太現實的事情啊,天生敏感的人,除了盡全力阻隔外界干擾因素外,還得費不少心機來處理內心的和睦,但處理本身又是費力耗神的過程,于是索性擺爛,靠著耳機里的音樂,來屏蔽掉些許的內心的噪音,靠大量地學習大量的知識做大量的工作來沖淡心中的雜念,但這些都十分有限啊哈哈。以后慢慢地作為一個社會人,慢慢融入這個染缸,這樣的心態(tài)勢必會遭受更多的磨難和曲折。不知未來的你,該怎么靠著這套敏感的脾性在這世上過活呢?
說完了那么多,爺爺和我說來說去也只有幾句固定的問候語,說來說去,說得多了,便有了些逢迎和客套。感覺,年齡這個東西真的像個厚障壁似的,我始終說不到、走不進他的內心,他總是說睡得很好、藥吃得很準時、也吃得很豐盛。但他過得開心嘛,過得充實嘛,過得有意義嘛,我不得而知。。。去看他時,常常相顧無言,最后也只是幫他刪刪垃圾廣告,我刪我的,他看著,也看不懂;他坐在老木椅上,我看著他給我削水果,慢條斯理,我本來可以自己削,削得快多了,但是,時間這個東西,在老人面前有新的衡量維度:這是他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罷。和爺爺共處的時間里,感覺自己的日子也變得緩慢了。
我向來都不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經過深思熟慮產生的整飭的文字才是我最為得意的表達方式。給外婆打電話經過了諸如之前的吃飯、身體、辛苦之類的寒暄。和小寶說了一些和阿姨說了一些,其實我之前就聽母親說過大寶的一些事情,我便向阿姨問起,可憐天下父母心,可以感覺出她內心的擔憂和焦慮,我嘴笨,除了引出一些傾訴的線頭,給出一些通常的建議之外,我并幫不上什么忙,我作為一個從傳統模式下走出來的具有濃厚題海思想的舊派學生,當時的日子里,疲于各種堆積的卷子,就好像動物園里的老虎,不知道他還可以咬人一樣,我甚至都沒有想過還有不讀書這個選項。所以吧,我只能是建議留出幾周的冷靜期留給雙方,急是急不來的,過一會靜觀其變再慢慢看看是不是能好一些,可能是這個當局者迷吧,他們做父母的可能沒法像我們這些旁觀者一樣保持冷靜的思考。他其實已經沒去上課兩周了,這個時間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了其實,按照hangz的教學速度,如果他過一個月再不回去,就可能跟不上了。到時候就是惡性循環(huán)了。但是目前這個年齡,這個狀態(tài),這個性格我覺得強行操作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所以只能去尋求他的反面,冷處理一段時間,希望時間能使治愈心病的良藥。
阿姨是希望我能和他說說的,但是我也說不出什么感人肺腑的話,只能是說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給與他一定的鼓勵與寬慰吧。希望他不要再和家里人爆發(fā)沖突,以一種能活出自己的色彩的方式走出自己的人生路。不知道他能聽進去多少,只能說是盡一盡人事吧,希望在這個年紀的他能做出適合未來長遠發(fā)展的打算。
其實大家都活的不容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齡都需要tackle大量的事情,只是有些人、有些事能夠游刃有余,但有些人處理的一團糟,弄得最后身心俱疲。我想的還是和兩年前一樣,感覺到痛苦,但如何能夠坦然地接受下他們,然后以一種平常心消弭他們,這往往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