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評鑒-蕭繹 字世誠 小字七符

蕭繹 字世誠 小字七符

蕭繹(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字世誠,梁武帝蕭衍的第七子。蕭繹愛好讀書與喜好文學(xué),善畫佛畫、鹿鶴、景物寫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畫域外人的形貌。他早年因病而一眼失明,及至四十六歲,聚書得八萬卷。公元547年出鎮(zhèn)荊州,任荊州刺史、鎮(zhèn)西將軍。侯景之亂時,蕭繹首先發(fā)兵攻滅自己的侄兒河?xùn)|王蕭譽與哥哥邵陵王蕭綸,之后再命王僧辯率軍東下消滅侯景。公元552年侯景死后,蕭繹即帝位于江陵。當(dāng)時,群臣中有人建議返回舊都建康,但蕭繹沒有同意。
蕭繹即帝位之后,其弟武陵王蕭紀稱帝于益州;于是蕭繹便派兵前往四川消滅蕭紀,同時也請求西魏出兵。此舉給了西魏可趁之機,益州因此淪落敵手。554年,蕭繹給西魏宇文泰寫信,要求按照舊圖重新劃定疆界,言辭又極為傲慢。宇文泰大為不滿,命令常山公于謹、大將軍楊忠等將領(lǐng)以五萬兵馬進攻江陵。江陵被圍城時,蕭繹入東合竹殿,命舍人高善寶放火焚燒圖書十四萬卷,包括從建康為避兵災(zāi)而轉(zhuǎn)移到江陵的八萬卷書,自稱“文武之道,今夜盡矣!”“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苯攴贂灰暈橹袊奈幕平僦?。蕭繹戰(zhàn)敗后,由御史中丞王孝祀作降文。隨后,便率太子等人到西魏軍營投降。不久為蕭察以土袋悶死,時年四十七。次年其子蕭方智在建康稱帝,追尊為元帝。
統(tǒng)帥 D
(元帝臨陣督戰(zhàn),六軍敗績。)
武力 D
(元帝素不便馳馬。)
軍謀 D
(元帝坐江陵以待斃。)
智略 B+
(元帝聰悟俊朗,天才英發(fā);既長好學(xué),博綜群書,下筆成章,出言為論,才辯敏速,冠絕一時。雖戎略殷湊,機務(wù)繁多,軍書羽檄,文章詔誥,點毫便就,殆不游手。又工書善畫,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時人謂之三絕。然取帝之所撰著而觀之,搜索駢麗,攢集影跡,以夸博記者,非破萬卷而不能。于其時也,君父懸命于逆賊,宗社垂絲于割裂;而晨覽夕披,疲役于此,義不能振,機不能乘,則與六博投瓊、耽酒漁色也,又奚別哉?)
內(nèi)政 C-
(元帝稟性猜忌,不隔疏近,御下無術(shù),履冰弗懼。及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騿栔?,答曰:“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眴韬簦≡壑嫖飭蕠?,抑無異于蕭寶卷、陳叔寶之酣歌恒舞,白刃垂頭而不覺者也。)
魅力 D+
(元帝性不好聲色,頗有高名,與裴子野、劉顯及當(dāng)時才秀為布衣之交,著述辭章,多行于世。然性好矯飾,多猜忌,于名無所假人。微有勝己者,必加毀害,雖至親亦遍被其禍。及梁季之禍,元帝舍侯景之大讎,而亟戕其骨肉,故未有能保其地利者也。一念之乖,竟卒以自滅,皆帝挾至不仁之情以激之使不相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