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華骨健康+:你知道骨骼也會中風嗎?
據(jù)《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加劇,骨質疏松癥患病人數(shù)逐年上升。據(jù)估算,目前中國約有8000萬骨質疏松癥患者,其中絕經(jīng)后女性占九成,約7000萬;約三分之一的50歲以上女性和超過半數(shù)65歲以上女性患病。
老年人的骨折不同于年輕人的骨折。老年人更容易發(fā)生“骨中風”?!爸酗L”原意是指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而“骨中風”是指對骨骼突然造成嚴重的傷害,是一種較為危險的疾病。
雖然說都是一種骨折,但是老年人的骨折和發(fā)育期的兒童、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是完全不同的。年輕人的骨折愈合速度快,治愈后就可以像以前一樣活動了。但是對于老年人而言,據(jù)調(diào)查顯示,約有三成老年人因髖關節(jié)骨折和脊椎骨折而臥床不起。另外,一旦因為骨質疏松而發(fā)生骨折,就容易發(fā)生反復骨折,另一側髖關節(jié)發(fā)生骨折的風險也將高出四倍。一旦發(fā)生脊椎骨折,下一段脊椎發(fā)生骨折的風險也會隨著增大。
骨折限制了老年人的行動,臥床不起,生活無法自理,疾病加劇。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就被稱為“骨中風”。
骨質疏松是病理性骨量減少,骨頭變得稀疏的一種疾病。骨質疏松的可怕之處在于,明明沒有感覺到疼痛,但是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骨折的可能性很高。
骨骼有支撐身體站立和行走的重要作用,而當身體需要鈣的時候,骨骼還擔負著補充鈣的儲藏庫的重要作用。如果骨骼中儲存的鈣不足,血液中的鈣濃度下降時就無法補充。支撐身體所需的鈣也會流失,導致骨骼強度下降,容易骨折。然而,在骨骼生長的年輕時期,這些問題幾乎很少出現(xiàn)。50歲以后,骨質流失,開始出現(xiàn)這些問題。正因如此,在年輕的時候就好好積累鈣質,培養(yǎng)強壯堅實的骨骼是很有必要的。
骨骼就像身體中的其他組織一樣,不斷地在代謝。骨骼代謝是更新重塑舊骨骼的過程。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是骨骼中的兩種細胞,在骨骼生長發(fā)育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具有骨質吸收功能的破骨細胞會優(yōu)先進入骨骼中有細小裂縫和舊骨區(qū)域,分泌酸性物質溶解礦物質,分泌蛋白酶消化骨基質,形成骨吸收陷窩。成骨細胞移行至被吸收部位,分泌骨基質,骨基質礦化而形成新骨。
健康時,破骨速度和成骨速度之間是平衡的。但由于衰老、更年期、缺乏運動等因素影響,成骨速度趕不上破骨速度。如果這種情況持續(xù)下去,骨量就會逐漸減少,導致骨質疏松。而骨質疏松最重要最簡單的治療方法是預防骨中風,而不是骨折后才想起要注意日常飲食和鍛煉。一旦發(fā)生骨折,就可能反復多次發(fā)生,甚至留下嚴重的殘疾。
運動對于骨骼健康也很重要。當骨骼承受一定量的負荷時,就會變得更強壯。對于成年人來說,運動幾乎不會提高骨密度,但對維持骨密度有一定的作用。跳躍、慢跑等負重運動對強健骨骼有益。與此同時,走路、游泳等有氧運動、瑜伽等伸展運動,以及深蹲等阻力運動(增強肌肉)對保持骨骼健康也有益,可以堅持下去。
老年人增加防跌倒的平衡運動也有助于預防骨折。例如可進行以下的防跌倒平衡運動:抬起一只腳,不要碰到地板,單腿站立。左右腿每次各一分鐘,每天3次。一定要在可以抓著的地方進行,以免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