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擁有豐富而有高度的人生,這三種知識與智慧必不可少!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老問題了。
我一直沒有停止思考,我思考成熟了以后就做一期節(jié)目,但是過一段時間后,我覺得前面那個節(jié)目還是不夠成熟,因為新的成熟就代替了舊的成熟。
我就再思考,然后思考出更成熟的一個結(jié)果和結(jié)論,我拿來和大家再次分享啊。
前不久,從廣東來了一個小伙子,他父母帶他來的。他今年參加了高考,報考的是心理學專業(yè),而且已經(jīng)被一所名校錄取了,他父母就帶孩子過來,想讓我對孩子未來專業(yè)的發(fā)展、職業(yè)的發(fā)展,做一個規(guī)劃和指點,這還是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好。
這孩子非常聰明,真的是智商特別高,而且懂的知識特別多。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講,他是在心理學某個點上某個面上,他懂得的知識遠遠超過跟我學了十八九年、二十年的學生了。
我非常奇怪,當我談到一個對普通人很陌生的概念的時候,他都知道。我就問他說,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對心理學感興趣?他說是從初一開始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有一本非常有名的心理學著作,叫《心理學與我們》,他把這本書通讀了好多遍。
我提一本書,他說,這個書我看過;我再提一本書,他說這書他也看過;我覺得他將來非常有前途。
那么,他的短板在哪里?他的短板在軟性的知識上。他在硬性的知識上很厲害,比如神經(jīng)科學、生物學,這些他很厲害,但是他對于軟性的東西缺乏。
我由此想到一個問題,我們?nèi)嗽谶@世界上活著,如果要活得好,到底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識?
我自己覺得,你如果想活出格局,活出獨特性,活出真正的幸福和充實,活出真正的豐富并活出高度來,你需要在這三個知識方面下功夫,一個都不能少!
我來談一下:第一就是科學。人一定要學科學,因為科學能夠解釋和解決具體問題。
比如說有一個老人,六十來歲,和我同齡。他一直懷疑自己這兒有病那兒有病,從三十來歲開始就一直吃藥,一直進醫(yī)院,一直找醫(yī)生。他的人生基本上是由醫(yī)生、醫(yī)院、藥和各種檢查報告組成的,他花在這個上的時間遠遠超過他花在工作上的時間。
有時候病嚴重了就不能上班了,但是他在當?shù)匾粋€小地方醫(yī)院里面給他診斷為焦慮癥、疑病癥,甚至給他診斷為精神分裂癥,亂治療。
有一個醫(yī)生給他診斷為疑病癥,但是醫(yī)生不太確定,他說,你這像疑病癥呀,但是給他的干預方案是不完整的,導致他今年六十多歲了還沒好。
我有天晚上跟他通了電話,詳細了解了他起病的過程,以及他家族里面的其他人的一些行為特征和心理特征。我最后確定地說:你這就是疑病性神經(jīng)癥混合焦慮發(fā)作,你必須按照這個思路去解決。
我并且給他推薦了南京腦科醫(yī)院的一名專家。我說:你去找他去,一定有效。
那么,這里就涉及到對這種疑病癥本質(zhì)的認識,疑病癥其實和強迫癥是一個病源,可以說是極為接近的一個病源。
它也涉及到5-羥色胺的兩種特定的受體,兩種特定的受體,一個是1D受體(5-羥色胺的1型受體的D型受體),一種是2C受體(5-羥色胺2型受體的C型受體)。只有干預這兩個受體,他的這個癥狀才能得到緩解。
后來,他根據(jù)我的推薦找到腦科醫(yī)院的那位醫(yī)生,這位醫(yī)生提供了相對應的治療方案。兩個月以后,老人一下子感到輕松了,過去那種多慮,多疑,多憂,焦慮的這些癥狀基本上沒有了。
這就是科學的力量,因為科學講究精度,精度就是你能夠準確無誤地把一個問題解釋清楚,當然你解釋清楚了,可能就有相對應的方法。
比如說我們?nèi)松砩系臏囟仁窃趺磥淼?,其他學科都解釋不清楚。我們?nèi)松砩系臏囟绕鋵嵤翘柲?,是太陽的熱能,太陽熱能只能通過一種特殊的化合物把它儲存起來。這個化合物由六碳六氧十二氫組成的,就是我們說的單糖。
而這個單糖只能在植物的葉綠素里邊合成,在葉綠素里邊,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二氧化碳分解成為碳原子和氧原子。
那么這個植物的綠葉里邊或者葉片里面,氫原子和碳原子在葉綠體內(nèi)很神奇地重新組合了一種新的化合物,就是六碳六氧十二氫,組成這個單糖分子,就可以把太陽能儲存起來,所以糖單元的一個單糖分子,是儲存太陽能唯一的基本單元。
當然,糖有很多復雜的結(jié)構(gòu)的,比如乳糖、果糖、碳水化合物,甚至包括皂甙,都是糖的各種不同的結(jié)構(gòu)。那么這種單糖分子,不管是什么糖,最后到人體都必須變成葡萄糖。
在葡萄糖進入細胞以后,被胰島素打開細胞,單糖分子、葡萄糖分子進入細胞里,然后分解成水,然后再形成二氧化碳,然后再留下的是太陽熱能。
這種就叫科學,科學從精度上解決問題。中醫(yī)為什么說來說去,說到一個點上就說不下去了,它沒有精度,所以中醫(yī)不能叫科學。它是經(jīng)驗醫(yī)學或者是醫(yī)哲學,或者叫保健醫(yī)學和預防醫(yī)學,它根本談不上是科學。就是它缺乏科學的精度,科學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精度。
這是我們必須學習的,因為我們?nèi)粘I钪信c很多很多的事物打交道,我們?nèi)艘灿懈鞣N各樣的毛病,你只能從這個精度上繼續(xù)解釋,你才可以把這件事清楚,這個叫科學。
第二就是哲學。
科學講究的是精度,哲學講究的是高度。
比如說,人人都想發(fā)財,人人都知道錢是個好東西,這是毫無疑問的,對不對?但是人卻看不到在賺錢過程中,會有什么樣的精神活動的伴隨和行為的改變?
一旦積累了財富后,我們的人生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賺錢的動機背后隱藏著什么更深層次的東西?這個我們一律不知道呀,很少有人做過深刻的思考。
我覺得對這個問題思考最深的是叔本華,叔本華對人追求財富和擁有財富的思考,超過幾乎所有的哲學家。他認為當一個人想當一個財主,當一個老板,當一個非常有錢的人的時候,人就等于把自己變成驢了,是人變驢的過程。
所以,叔本華認為,那些追求財富的人其實是智商很低的人,他們并不是智商很高的人,因為叔本華有一個基本的哲學的假定,也可以說是其哲學最耀眼的一個核心理論。
他認為,人就是被一種盲目的欲望所操控:當欲望得到滿足,人就感到無聊;當欲望得不得滿足,人就感到痛苦。
所以人就像一個擺鐘一樣,來回在欲望的不滿足和欲望的滿足中間來回擺動。
叔本華對這一點的分析和思考深得不得了,特別特別深。你看,叔本華對追求財富和擁有財富的人的思考,一下子使你的認識高度就發(fā)生變化了。
比如說老子,老子在講人的德行的時候,到底什么樣的德行是最高的德行,是最美好的德行,最完整的德行?老子說,就是像水一樣的德行。
水的最大特性是什么?善利萬物而不爭。你什么時候到了不爭的這個狀態(tài),你就進入了極佳之境了,你的道德就得以完善。
大家活著都是追求功名利祿的,都是好斗,都顯得自己很厲害。但是老子說,不爭才是最高的境界,“處眾人之所惡”才是最高的境界,眾人所追求的東西,你反而不去,到眾人不喜歡的地方去,追求眾人所不取的東西,你才進入了生命的絕佳之境。
人們都追求功名利祿,但是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到無己無功無名的狀態(tài),生命才達到了最佳的狀態(tài),這就是哲學可以把它帶到一種高度中去。
第三個是宗教。
那為什么要對宗教有一定的研究,保持一定的虔誠?因為不管是哲學也好,科學也好,最終不能解決人的罪性和死亡的問題。
沒有任何學科能解決人內(nèi)在身體的罪性問題,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我們,用任何一種學說解決現(xiàn)實上的種種的苦惱。
但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包括伊斯蘭教都從不同的維度,不同的層面很好解釋了人痛苦的本質(zhì),以及活著和死亡之間的關系,以及死后生活的情景。
所以,宗教給人一種盼望,宗教是最能表現(xiàn)人精神離開任何一種外在的存在而獨立運作的規(guī)律。宗教最能反映這一點,所以猶太人就這么一句話:愚昧的人說沒有上帝!
對宗教的理解,那是可以建立起我們精神的意度,我把它叫異度??茖W是追求精度,哲學追求高度,宗教追求異度。異度是什么,就是和所有的維度都不一樣,它是一個極為獨特的維度,來理解生命,理解生和死,理解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問題。
所以,一般人在看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的書看不懂,因為覺得它們和現(xiàn)實非常不一樣。如果一樣那就叫生活教科書不叫宗教了。
一個人在科學、哲學和宗教這三個領域有興趣、有研究、有造詣,那他就不是一般的人,而這三點恰恰是我們一般人缺少的。
好,這個話題就談到這里,感謝大家thank you!
本文轉(zhuǎn)自“王國榮與眾不同的心理學”公眾號
作者簡介
王國榮,心理學家,獨立學者,作家,中國整體心理療法的創(chuàng)立者、中國循證心理療法第一人。曾任心理醫(yī)生雜志社首席學術(shù)顧問,上海博愛醫(yī)院高級心理治療師,是中國國內(nèi)最有實力與天賦的心理學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專著,其中《學生心理問題突破性治療》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nèi)數(shù)百所大學列為館藏圖書,《50 種心理治療與調(diào)適方法》獲中國高等院校出版社聯(lián)盟最受讀者歡迎圖書獎,《人生最重要的 10 種關系》被中國文化出版社列為心理學大師系列叢書,《與抑郁癥握手言和》榮獲最受讀者歡迎專業(yè)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