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樂隊的夏天》第三季第1期
說實話,可能是因為時間太長的緣故,本來今年樂夏是不打算追的,后來看了一眼陣容,沖著虎嘯春、回春丹、九連真人,我還是決定去追一追。 〇、開場——大張偉《靜止》+新褲子《你要跳舞嗎》+那英《Don’t break my heart》 先說《靜止》,本身就是很好的作品,據(jù)說是大張偉上初中的時候寫的,不得不佩服他的才華,以及這么多年了,感覺大張偉嗓音一點都沒有變,說實話很難得,由此可見大張偉對于做音樂綜藝以外的一些耍嘴皮子的節(jié)目而言,屬實屬于降維打擊。 那英的《DBMH》(懶得打了),不用說了,一直以來我就覺得那英音色的質感就很適合唱搖滾樂,拿捏一首《DBMH》問題不是很大,就是在唱腔上和編曲上如果能少拐點彎,直來直去地、有一下是一下地去處理,我覺得會更好。 接著是新褲子的《你要跳舞嗎》,兩個字,爛梗。作品確實火,旋律確實洗腦,歌詞確實好記,但就我個人而言,不是特別感冒,可以這么說,新褲子的滾圈地位,我賦予我個人絕對的認可,但就作品而言,卻很少有我喜歡的(《龍虎人丹》除外)。 下面進入正題。 一、新學校廢物合唱團《再見琳尼爾》 對于這支樂隊,我只記得我剛玩樂隊的那會兒,差不多16年17年左右,我的樂隊試圖cover新學校廢物合唱團的《再見莫斯科》,由于那會兒剛學貝斯,所以整首歌的walking對于我來說簡直難如登天,沒記錯的話我那會兒好像還通過微博私信去和新學校廢物合唱團的貝斯手要譜子,后來得到的答復是“我也是瞎彈的?!蹦菚簩@個樂隊一點也不了解,因為只聽過這一首歌,所以甚至沒把他們往朋克的方面想,現(xiàn)在再去看這件事,一切似乎都是合理的。 總之,《再見琳尼爾》的舞臺呈現(xiàn)是我非常喜歡的,編曲簡單粗暴,歌詞很直白,可以這么說,朋克該有的樣子,在新學校廢物合唱團的這首歌的詞曲里,都有。 二、橘子?!断娜帐?正如樂隊成員所介紹的,這支樂隊的音樂并不是侵略性很強的,無論是《有暖氣》還是《起床氣》,又或是這首參賽作品《夏日漱石》,都給人一種很神奇的感覺,那種感覺像是你已經(jīng)到了暮年,然后你一邊聽著這首歌一邊回憶青春的那年盛夏,在海邊漫步、淋雨的感覺。 這首歌中的人聲加了相當重的混響效果,因此會有很濃的復古味,加上鍵盤的音色以及大量五聲音階的Riff段,可以說處處都是記憶點,綜合以上幾點,足夠能說明這是一首好作品。 三、Mr.Miss《低語》 經(jīng)歷過第一季的失利,以及后續(xù)各種自媒體的運營,再加上《浪姐》鍍金的劉戀,現(xiàn)在把她所積攢的關注度反哺到她的樂隊Mr.Miss,這種處事方式我個人給予極高的佩服,也算是不忘初心了。 回到歌曲本身,與其說是爵士,又或者是soul,我倒更寧愿把它歸入歌劇的范疇,當然我下此定義的原因還是有的,首先在編曲上,很明顯主心骨在鋼琴和管樂上,吉他的比重小之又小,我個人感覺這就是古典的一個標志;其次在歌詞上,劉戀與其說是一個歌唱者,倒不如說是一個訴說者,在向聽眾講一個故事,隨著故事內(nèi)容的起承轉合,配樂也在不斷遞進著,從而去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最后則是劉戀的舞臺呈現(xiàn),各種動作各種姿勢可以說在《浪姐》練出來了(雖然我一集都沒看),整體給我的感覺不是聽了一首歌,而是看了一場歌劇,那么問題來了,Mr.Miss官方只有劉戀和杜凱兩個人,卻依靠身后的big band做出了如此高質量的呈現(xiàn),那么我覺得Mr.Miss以后走big band的路線也未嘗不可。 四、柏林護士《Here coms the gangster》 無疑是我喜歡的風格,可以說如果我能玩一個理想型的樂隊的話,那么柏林護士的風格無疑會成為我的首選——侵略性拉滿,吉他和貝斯的音色都毫無溫度可言,歌詞又是一個有頭無尾的故事,總而言之就是“又酷又瘋”。 就舞臺呈現(xiàn)而言,這首歌給我的感覺是六成的德國戰(zhàn)車加上四成的重塑,也許這個定義不是很準確,后續(xù)也許我也會多關注這個隊的作品,當然了,這個隊的作品由于本身的風格問題也存在著缺陷之處,那就是必須得看現(xiàn)場,如果僅僅是戴上耳機閉著眼去聽,那么作品還是會大打折扣的。 五、康士坦的變化球《美好的事可不可以發(fā)生在我身上》 之前有聽過他們的《擱淺的人》、《美好的事可不可以發(fā)生在我身上》等,并不是像現(xiàn)在很多人一樣是通過“華語樂壇永遠的神”才認識的這首歌(很慶幸),此外我一直在想,這種風格的、來自臺灣的樂隊是不是或多或少都在向草東沒有派對靠攏(不是)…… 我很久之前聽這個隊的時候完全因為他們作品中的情緒,對于現(xiàn)場而言我是一點都不了解,我也不會主動地去看live視頻,直到我看了樂夏,看到了貝斯手掛著的dingwall abz,我就感覺這個隊絕對不簡單,然而事實和我預想的一樣,我對于他們的感覺其實那英歸納總結地很棒,就是“又喪又燃”,這種音樂其實很難做出來,關鍵點就在“喪”和“燃”之間的比重與連接,詞曲上稍微處理得不好,那最后的“燃”就會顯得異常地做作(太多這樣的作品了),然而康士坦的變化球對于這首歌的處理,我個人覺得是發(fā)揮到了極致,編曲的潮起潮落,直到最后的推動,配合歌詞無助的吶喊與倔強,無疑是完美的做到了“喪”和“燃”的銜接與遞進。 六、鳥撞《25》 被剪輯了,大概率鳥撞要炮灰了。雖然有地下嬰兒的感覺,主唱的聲音也足夠高亢有活力,但我認為不足之處就在于我第五首歌里提到的,關于感情的銜接問題。 聽完了鳥撞的《25》,感覺自己在參加中考閱卷,批改考生的作文。因為整個歌詞通篇都在緊扣主旨,每一句都在向聽眾展示“我要燃”,“我通過歌詞去燃”,“我通過編曲去燃”,這樣的作品聽完第一遍主副就直接讓我審美疲勞了,不如和新學校廢物合唱團一樣,用一種有趣的編曲,最后加幾個老土的切口,這樣最起碼不會讓耳朵疲勞,當然了,更不用談想康士坦變化球一樣去細膩地處理歌中的情感了。 當然我覺得這并沒有什么不對,這就是鳥撞的風格,直來直去,簡單粗暴,如果說新學校廢物合唱團是朋克該有的樣子(僅在詞曲),那鳥撞則是朋克玩到一定境界,從而“大道至簡”的狀態(tài),總而言之,也許鳥撞相比于其他的樂隊缺少足夠的獨特性和記憶點,但鳥撞給我留下唯一的記憶點就是他們的永遠不甘與永遠年輕。 七、鋼心樂隊《龍王》 這首歌我覺得曲子不錯,前奏足夠簡單粗暴抓人心,樂手的舞臺呈現(xiàn)也挺好,歌詞的匪夷所思、光怪陸離也挺符合我的胃口,但為什么得票這么低。 于是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一直在重復聽他們的現(xiàn)場,我想說我找到了原因:主唱唱拉了,而且很明顯,后期修音都沒能救得回來,也許主唱如果在上臺唱這首歌前能多喝幾杯,也許舞臺呈現(xiàn)會更好一點,音準也能更準一點(玄學),當然了,如果鋼心樂隊能選擇《冠軍》這首歌,發(fā)揮穩(wěn)定點,采訪的時候借著這個主題走一波正能量,增加點話題感,也許不至于得票會這么慘。 八、虎嘯春《沉迷浪漫與慌亂的臨時商場》 本期我的意難平,虎嘯春在我的認知當中是一支很過癮的樂隊,無論是詞還是曲還是編。但是在這場表演中,虎嘯春明顯拉了,和鋼心一樣,只不過鋼心拉在了主唱上,而虎嘯春拉在了樂手上,先是主唱開場一個激動把琴弦掃斷一根(Gibson質量堪憂),隨后撥片又飛了,這無疑會給演奏方面大打折扣,而且開頭的鼓絕對搶拍了,一直到后面才慢慢穩(wěn)下來,也許是太緊張了?那也不應該啊。 回歸到作品本身,和虎嘯春其他的作品如《跳東湖》一樣,這是一首充滿著沖勁的作品,通篇表達的就是:我恨這世界,正如我愛這世界,到最后對錯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愛自己,后來發(fā)現(xiàn)愛別人也許比自己更重要,迷亂人生,霧里看花,一切都是不真實,卻又真實存在,我是矛盾的,復雜的,單純的,邪惡的,善良的,墜落的,天馬行空的,空洞的,卻又豐富多彩的,一樣的自我,一樣的世俗,一樣的卑微,一樣的躊躇滿志,一樣的熱愛生活,一樣的包容,卻又一樣的別扭固執(zhí),我不是我,我可能迷失了,我不知道,不知道人生的意義,不知道存在的價值,我迷惘,我掙扎,我張望,我彷徨,我不愿打擾世間的清凈,我想自我卻得不到自我。 九、Nova Heart《My song 9》 主唱聲音絕了,超有自信,臺風爆炸。本人不怎么聽電子,不多評價,完畢 總結:每次看《樂夏》的時候都想買一把Rickenba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