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讀詩經(jīng) 031】詩經(jīng)·大雅·蕩之什(下)

? ? ???本文整理了大雅·蕩之什部分的注音版?!对娊?jīng)·大雅·蕩之什》:蕩、抑、桑柔、云漢、崧高、烝民、韓奕、江漢、常武、瞻昂、召旻。
?????? 下半部分包含后五首:韓奕、江漢、常武、瞻昂、召旻。

韓奕
?
yì yì liáng shān,wéi yǔ diàn zhī,yǒu zhuó qí dào。hán hóu shòu mìng,
奕奕梁山,維禹甸之,有倬其道。韓侯受命,
wáng qīn mìng zhī :zuǎn róng zǔ kǎo,wú fèi zhèn mìng。
王親命之:纘戎祖考,無廢朕命。
sù yè fěi xiè,qián gōng ěr wèi,zhèn mìng bù yì。
夙夜匪解,虔共爾位,朕命不易。
gàn bù tíng fāng,yǐ zuǒ róng bì。
干不庭方,以佐戎辟。
?
sì mǔ yì yì,kǒng xiū qiě zhāng。
四牡奕奕,孔修且張。
hán hóu rù jìn,yǐ qí jiè guī,rù jìn yú wáng。
韓侯入覲,以其介圭,入覲于王。
wáng cì hán hóu,shū qí suí zhāng,diàn fú cuò héng,
王錫韓侯,淑旂綏章,簟茀錯(cuò)衡,
xuán gǔn chì xì,gōu yīng lòu yáng,kuò hóng qiǎn miè,tiáo gé jīn è。
玄袞赤舄,鉤膺鏤錫,鞹鞃淺幭,鞗革金厄。
?
hán hóu chū zǔ,chū sù yú tú。xiǎn fù jiàn zhī,qīng jiǔ bǎi hú。
韓侯出祖,出宿于屠。顯父餞之,清酒百壺。
qí yáo wéi hé ?páo biē xiān yú。qí sù wéi hé ?wéi sǔn jí pú。
其肴維何?炰鱉鮮魚。其蔌維何?維筍及蒲。
qí zèng wéi hé ?shèng mǎ lù jū。biān dòu yǒu qiě。hóu shì yàn xū。
其贈(zèng)維何?乘馬路車?;e豆有且。侯氏燕胥。
?
hán hóu qǔ qī,fén wáng zhī shēng,guì fù zhī zǐ。
韓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
hán hóu yíng zhǐ,yú guì zhī lǐ。
韓侯迎止,于蹶之里。
bǎi liǎng bāng bāng,bā luán qiāng qiāng,pī xiǎn qí guāng。
百兩彭彭,八鸞鏘鏘,不顯其光。
zhū dì cóng zhī,qí qí rú yún。hán hóu gù zhī,làn qí yíng mén。
諸娣從之,祁祁如云。韓侯顧之,爛其盈門。
?
guì fù kǒng wǔ,mǐ guó bù dào。wéi hán jí xiāng yōu,mò rú hán lè。
蹶父孔武,靡國不到。為韓姞相攸,莫如韓樂。
kǒng lè hán tǔ,chuān zé xū xū,fáng xù fǔ fǔ,yōu lù yǔ yǔ,
孔樂韓土,川澤訏訏,魴鱮甫甫,麀鹿噳噳,
yǒu xióng yǒu pí,yǒu māo yǒu hǔ。qìng jì lìng jū,hán jí yàn yù。
有熊有羆,有貓有虎。慶既令居,韓姞燕譽(yù)。
?
pǔ bǐ hán chéng,yàn shī suǒ wán。yǐ xiān zǔ shòu mìng,yīn shí bǎi mán。
溥彼韓城,燕師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時(shí)百蠻。
wáng cì hán hóu,qí zhuī qí mò。yǎn shòu běi guó,yīn yǐ qí bó。
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
shí yōng shí hè,shí mǔ shí jí。xiàn qí pí pí,chì bào huáng pí。
實(shí)墉實(shí)壑,實(shí)畝實(shí)藉。獻(xiàn)其貔皮,赤豹黃羆。
?
譯文
巍巍梁山多高峻,大禹曾經(jīng)治理它,交通大道開辟成。韓侯來京受冊命,周王親自來宣布:繼承你的先祖業(yè),切莫辜負(fù)委重任。日日夜夜不懈怠,在職恭虔又謹(jǐn)慎,冊命自然不變更。整治不朝諸方國,輔佐君王顯才能。
四匹公馬高又壯,體態(tài)雄壯又修長。韓侯入朝拜天子,手持介圭到殿堂,恭行覲禮拜周王。周王賞賜給韓侯,交龍日月旗漂亮;竹篷車子雕紋章,黑色龍袍紅色鞋,馬飾繁纓金鈴裝;車軾蒙皮是虎皮,轡頭挽具閃金光。
韓侯祖祭出發(fā)行,首先住宿在杜陵。顯父設(shè)宴來餞行,備酒百壺甜又清。用的酒肴是什么?燉鱉蒸魚味鮮新。用的蔬菜是什么?嫩筍嫩蒲香噴噴。贈(zèng)的禮物是什么?四馬大車好威風(fēng)。盤盤碗碗擺滿桌,侯爺吃得喜盈盈。
韓侯娶妻辦喜事,厲王外甥作新郎,蹶父長女嫁新郎。韓侯出發(fā)去迎親,來到蹶地的里巷。百輛車隊(duì)鬧攘攘,串串鑾鈴響叮當(dāng),婚禮顯耀好榮光。眾多姑娘作陪嫁,猶如云霞鋪天上。韓侯行過曲顧禮,滿門光彩真輝煌。
蹶父強(qiáng)健很勇武,足跡踏遍萬方土。他為女兒找婆家,找到韓國最心舒。身在韓地很快樂,川澤遍布水源足。鳊魚鰱魚肥又大,母鹿小鹿聚一處。有熊有羆在山林,還有山貓與猛虎。喜慶有個(gè)好地方,韓姞心里好歡愉。
擴(kuò)建韓城高又大,太平盛世修筑成。依循先祖所受命,管轄所有蠻夷人。王對韓侯加賞賜,追族貊族聽號令。北方各國都管轄,作為諸侯的首領(lǐng)。筑起城墻挖壕溝,劃分田畝稅章定;珍貴貔皮作貢獻(xiàn),赤豹黃羆也送京。
?
注釋
奕奕:高大貌。梁山:宣王時(shí)韓國境內(nèi)山名。所在地諸說不一。鄭箋據(jù)《漢書·地理志》謂“粱山在夏陽西北”;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引《潛夫論》謂:“昔周宣王亦有韓城,其國也近燕,故《詩》曰‘溥彼韓城,燕師所完”’,又引王肅云:“涿郡方城縣有韓侯城”,又引《水經(jīng)注》云:“方城今為順天府固安縣,在府西南百二十里?!卑础洞笄逡唤y(tǒng)志》:“韓城在固安縣西南;《縣志》今名韓侯營,在縣東南十八里?!奔?xì)審詩義,今人多從此說。據(jù)現(xiàn)行政區(qū)劃,當(dāng)在北京市通縣之西,固安縣之東北。
維:發(fā)語助詞。甸:治。傳說大禹治水開辟九州。
倬(zhuó):長遠(yuǎn)。
侯:姬姓,周王近宗貴族,諸侯國韓國國君。歷史上周朝封建的韓國有兩個(gè),始封國君都是周武王的兒子。一在今陜西韓城縣南,世襲到春秋時(shí)并入晉國。一在今河北固安縣東北,與燕國接近,即此詩中的燕國。受命:接受冊命。周制,封建諸侯爵位有等,其國城、土地、兵力因之有差別。周宣王為加強(qiáng)北方防務(wù),增強(qiáng)韓國作為屏障的作用,提高其爵位,以便重修韓城,增加常備軍,發(fā)揮政治和軍事作用。
王:周宣王,西周一個(gè)比較有作為的國王,力圖振興趨于沒落的周王朝。
纘(zuǎn):繼承。戎:你。祖考:先祖。
朕:周王自稱。
夙夜:早晚。匪解:非懈。
虔共(gōng):敬誠恭謹(jǐn)。共,通“恭”。
榦(gàn):同“干”,安定。一說解為糾正。均通。不庭方:不來朝覲的方國諸侯。周制,方國諸侯應(yīng)定期朝覲天于納貢,不來朝庭朝覲,稱為不庭,被作為對周王不忠順的罪狀,應(yīng)予討伐。
辟(bì):君位。
牡:公馬。
孔脩(xiū):很長。
入覲(jìn):入朝朝見天子。
介圭:玉器,天子圭一尺二寸,諸侯圭九寸以下。按周禮,王冊封諸侯賜予介圭作為鎮(zhèn)國寶器,諾侯入覲時(shí)須手執(zhí)介圭作覲禮之贄信。這是覲禮禮儀之一。
錫:同“賜”,賞賜。
淑旂(qí):色彩鮮艷繪有交龍、日月圖案的旗子。綏章:指旗上圖案花紋優(yōu)美。
?。╠iàn)茀(fú):竹編車篷。錯(cuò)衡:飾有交錯(cuò)花紋的車前橫木。
玄袞:黑色龍袍,周朝王公貴族的禮服。赤舄(xì):紅鞋。
鉤膺(yīng):又稱繁纓,束在馬腰部的革制裝飾品。鏤鍚(yáng):馬額上的金屬制裝飾品。
鞹鞃(kuòhóng):包皮革的車軾橫木。淺:淺毛虎皮。幭(miè):覆蓋。
鞗(tiáo)革:馬轡頭。厄:通“軛”。
出祖:出行之前祭路神。
屠:地名,可能是岐山東北的杜陵。
顯父:周宣王的卿士。父,是對男子的美稱。
炰(páo)鱉:烹煮鱉肉。
蔌(sù):蔬。
筍:筍。
乘(shèng)馬:一乘車四匹馬。路車:輅車,貴族用大車。
籩(biān)豆:飲食用具,籩是盛果脯的高腳竹器,豆是盛食物的高腳、盤狀陶器。
燕胥:燕樂,燕通“宴”。
取妻:同“娶妻”。
汾王:鄭箋:“厲王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故時(shí)人因以號之?!?/p>
蹶(guì)父:周的卿士,姞姓,以封地蹶為氏。
迎止:迎親。止,同“之”。周時(shí)婚禮新郎去女家親迎新娘。
百兩:百輛。彭彭:盛多貌。
鸞:通“鑾”,掛在馬鑣上的鈴,每車四馬八鑾。
不(pī)顯:不,通“丕”,大;丕顯,非常顯耀。
諸娣(dì)從之:娣,女弟,即妹。周代婚制,諸侯嫡長女出嫁,諸妹諸侄隨從出嫁為妾媵。
祁祁:盛多貌。
顧:回頭看;或謂“顧”為“曲顧”之禮。
爛:光采明耀。
孔武:很勇武???,甚。
靡:沒有。
韓姞(jí):即蹶父之女,姞姓,嫁韓侯為妻,故稱韓姞。相攸:觀察合適的地方。相,視;攸,所。
訏(xū)訏:廣大貌。
魴(fáng)鱮(xù):兩種魚名,今名鳊、鰱。甫甫:大貌。
麀(yōu):母鹿。噳(yǔ)噳:鹿多群聚貌。
令居:美好居所。
燕譽(yù):安樂高興。
溥(pǔ):廣大。韓城:韓國都城。
燕師:平安時(shí)候的人眾。周制,各諸侯國都城建筑面積、城垣高度等規(guī)格及其常備軍人數(shù),據(jù)爵位高低而定。韓侯受命為北地方伯,故擴(kuò)建韓城。
時(shí):猶“司”,掌管、統(tǒng)轄。百蠻:古時(shí)對異族土著部落統(tǒng)稱蠻、夷,百是概數(shù),言其多。
追、貊(mò):北方兩個(gè)少數(shù)民族名稱。
奄:完全。
伯:諸侯之長。
實(shí):是,乃。墉:城墻,此作動(dòng)詞。壑:壕溝,此作動(dòng)詞。
畝:田畝,此作動(dòng)詞,指劃分田畝。籍:征收賦稅,正稅法。
貔(pí):一種猛獸名。
?
?
【韓侯受封入覲、周宣王時(shí)代、封韓侯擴(kuò)建韓城加強(qiáng)北方防務(wù)】
?

江漢
?
jiāng hàn fú fú,wǔ fū tāo tāo。fěi ān fěi yóu,huái yí lái qiú。
江漢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來求。
jì chū wǒ jū,jì shè wǒ yú。fěi ān fěi shū,huái yí lái pū。
既出我車,既設(shè)我旟。匪安匪舒,淮夷來鋪。
jiāng hàn shāng shāng,wǔ fū guāng guāng。jīng yíng sì fāng,gào chéng yú wáng。
江漢湯湯,武夫洸洸。經(jīng)營四方,告成于王。
sì fāng jì píng,wáng guó shù dìng。shí mǐ yǒu zhēng,wáng xīn zài níng。
四方既平,王國庶定。時(shí)靡有爭,王心載寧。
?
jiāng hàn zhī hǔ,wáng mìng shào hǔ :shì pì sì fāng,chè wǒ jiāng tǔ。
江漢之滸,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徹我疆土。
fěi jiù fěi jí,wáng guó lái jí。yú jiāng yú lǐ,zhì yú nán hǎi。
匪疚匪棘,王國來極。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wáng mìng shào hǔ :lái xún lái xuān。wén wǔ shòu mìng,shào gōng wéi hàn。
王命召虎:來旬來宣。文武受命,召公維翰。
wú yuē yú xiǎo zǐ,shào gōng shì sì。zhào mǐn róng gōng,yòng cì ěr zhǐ。
無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錫爾祉。
?
lài ěr guī zàn,jù chàng yī yǒu。gào yú wén rén,cì shān tǔ tián。
厘爾圭瓚,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錫山土田。
yú zhōu shòu mìng,zì shào zǔ mìng,hǔ bài qǐ shǒu :tiān zǐ wàn nián !
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萬年!
hǔ bài qǐ shǒu,duì yáng wáng xiū。zuò shào gōng guǐ:tiān zǐ wàn shòu !
虎拜稽首,對揚(yáng)王休。作召公考:天子萬壽!
míng míng tiān zǐ,lìng wén bù yǐ,shǐ qí wén dé,qià cǐ sì guó。
明明天子,令聞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國。
?
譯文
長江漢水波濤滾滾,出征將士意氣風(fēng)發(fā)。不為安逸不為游樂,要對淮夷進(jìn)行討伐。前路已經(jīng)出動(dòng)兵車,樹起彩旗迎風(fēng)如畫。不為安逸不為舒適,鎮(zhèn)撫淮夷到此駐扎。
長江漢水浩浩蕩蕩,出征將士威武雄壯。將士奔波平定四方,戰(zhàn)事成功上告我王。四方叛國均已平定,但愿周朝安定盛昌。從此沒有紛爭戰(zhàn)斗,我王之心寧靜安詳。
長江漢水二水之濱,王向召虎頒布命令:“開辟新的四方國土,料理劃定疆土地境。不是擾民不是過急,要以王朝政教為準(zhǔn)。經(jīng)營邊疆料理天下,領(lǐng)土直至南海之濱?!?/p>
我王冊命下臣召虎,巡視南方政令宣誦:“文王武王受命天下,你祖召公實(shí)為梁棟。莫說為了我的緣故,你要繼承召公傳統(tǒng)。全力盡心建立大功,因此賜你福祿無窮。
“賜你圭瓚以玉為柄,黑黍香酒再賜一卣。秉告文德昭著先祖,還要賜你山川田疇。去到岐周進(jìn)行冊封,援例康公儀式如舊”。下臣召虎叩頭伏地:“大周天子萬年長壽!”
下臣召虎叩頭伏地,報(bào)答頌揚(yáng)天子美意。作成紀(jì)念康公銅簋,“敬頌天子萬壽無期!”勤勤勉勉大周天子,美名流播永無止息。施行文治廣被德政,和洽當(dāng)今四周之地。
?
注釋
江漢:長江與漢水。
浮?。核魇㈤L貌。
武夫:指出征淮夷的將士。滔滔:順流而下貌。
匪:同“非”。
來:語助詞,含有“是”的意義。求:通“糾”,誅求,討伐。
旟(yú):畫有鳥隼的旗。
舒:徐,緩行。
鋪:止,駐扎。
湯(shāng)湯:水勢大的樣子。
洸(guāng)洸:威武的樣子。
庶:庶幾。
載:則。
滸(hǔ):水邊。
式:發(fā)語詞。辟:開辟。
徹:治。
疚(jiù):病,害。棘:“急”的假借。
極:準(zhǔn)則。
于:意義虛泛的助詞,其詞義取決于后面所帶之詞。
旬:“巡”的假借。
召(shào)公:文王之子,封于召。為召伯虎的太祖,謚康公。維:是。翰:楨斡。
予小子:宣王自稱。
似:“嗣”的假借。
肇敏:圖謀。戎:大。公:通“功”,事。
用:以。錫:賜。祉(zhǐ):福祿。
釐(lài):“賚”的假借,賞賜。圭瓚(zàn):用玉作柄的酒勺。
秬(jù):黑黍。鬯(chàng):一種香草,即郁金,姜科,多年生。卣(yǒu):帶柄的酒壺。
文人:有文德的人。
周:岐周,周人發(fā)祥地。
自:用。召祖:召氏之祖,指召康公。
稽(qǐ)首:古時(shí)禮節(jié),跪下拱手磕頭,手、頭都觸地。
對:報(bào)答。揚(yáng):頌揚(yáng)。體:美,此處指美好的賞賜冊命。
考:“簋(guǐ)”的假借。簋,一種古銅制食器。
明明:勉勉。
令聞:美好的聲譽(yù)。
矢:“施”的假借。
?
?
【宣王親征,平定淮夷之亂、召伯虎取勝歸來】
?

常武
?
hè hè míng míng。wáng mìng qīng shì,nán zhòng tài zǔ,tài shī huáng fù。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師皇父。
zhěng wǒ liù shī,yǐ xiū wǒ róng。jì jìng jì jiè,huì cǐ nán guó。
整我六師,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國。
wáng wèi yǐn shì,mìng chéng bó xiū fù,zuǒ yòu chén xíng。
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陳行。
jiè wǒ shī lǚ,shuài bǐ huái pǔ,xǐng cǐ xú tǔ。
戒我?guī)熉?,率彼淮浦,省此徐土?/p>
bù liú bù chǔ,sān shì jiù xù。
不留不處,三事就緒。
?
hè hè yè yè,yǒu yán tiān zǐ。wáng shū bǎo zuò,fěi shào fěi yóu。
赫赫業(yè)業(yè),有嚴(yán)天子。王舒保作,匪紹匪游。
xú fāng yì sāo,zhèn jīng xú fāng。rú léi rú tíng,xú fāng zhèn jīng。
徐方繹騷,震驚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驚。
wáng fèn jué wǔ,rú zhèn rú nù。jìn jué hǔ chén,hǎn rú xiāo hǔ。
王奮厥武,如震如怒。進(jìn)厥虎臣,闞如虓虎。
pù dūn huái pēn,réng zhí chǒu lǔ。jié bǐ huái pǔ,wáng shī zhī suǒ。
鋪敦淮濆,仍執(zhí)丑虜。截彼淮浦,王師之所。
?
wáng lǚ tān tān,rú fēi rú hàn。rú jiāng rú hàn,rú shān zhī bāo。
王旅啴啴,如飛如翰。如江如漢,如山之苞。
rú chuān zhī liú,mián mián yì yì。bù cè bù kè,zhuó zhēng xú guó。
如川之流,綿綿翼翼。不測不克,濯征徐國。
wáng yóu yǔn sài,xú fāng jì lái。xú fāng jì tóng,tiān zǐ zhī gōng。
王猶允塞,徐方既來。徐方既同,天子之功。
sì fāng jì píng,xú fāng lái tíng。xú fāng bù huí,wáng yuē huán guī。
四方既平,徐方來庭。徐方不回,王曰還歸。
?
譯文
看我大周天子多顯赫英武,他任命一位重臣卿士大夫,名將南仲是這重臣的始祖,讓皇父擔(dān)任太師主管軍務(wù):你要抓緊整頓我大周軍隊(duì),要抓緊打造兵器準(zhǔn)備動(dòng)武;我們要深懷恭敬戒懼之心,一定給南方百姓帶去幸福。
我大周天子對太師皇父說:你下命令給程國伯爵休父:讓大周軍隊(duì)左右排列行伍,把作戰(zhàn)命令下達(dá)全軍各部:沿著那淮河堤岸向前挺進(jìn),穿越巡察這徐國境內(nèi)國土;三軍兒郎不久留也不駐扎,并把百姓的生計(jì)安排妥處。
看多么威武顯赫高大雄壯,那是我們威嚴(yán)的大周國王。大周軍隊(duì)從容不迫地開拔,既不急行軍也不信步游蕩。這引發(fā)徐國上下騷動(dòng)不已,尤其是極大震驚徐國朝堂。就好像清天霹靂頭頂炸響,引發(fā)徐國君臣們震動(dòng)驚慌。
我大周軍隊(duì)進(jìn)攻英勇神武,全軍威如雷震勢如云水怒。這一班如狼似虎的兵和將,擊鼓挺進(jìn)殺聲震天如怒虎。在淮河高岸布重兵設(shè)重圍,乘勝追窮寇捕獲大量俘虜。在淮河沿岸牢牢站穩(wěn)腳跟,大周的中軍帳在這里扎駐。
大周王朝的軍隊(duì)氣勢如虹,攻勢凌厲猶如沖天之神鷹,三軍猛進(jìn)猶江漢奔流潮涌,守陣地穩(wěn)固如山巋然不動(dòng),陷敵陣猶如決川勢不可當(dāng),隊(duì)伍穩(wěn)扎穩(wěn)打接力向前沖,威不可測當(dāng)然也不可戰(zhàn)勝,就這樣大清洗般大敗徐國!
大周天子的謀劃實(shí)在充分,徐國君臣心悅誠服愿歸順。徐國上下甘拜下風(fēng)來相融,這是我大周天子仁義之功。天下各地都已經(jīng)海晏河清,徐國小君定當(dāng)來朝拜進(jìn)貢。徐國君臣再不起兵搞叛亂,大周天子班師回朝奏凱旋。
?
注釋
赫赫:威嚴(yán)的樣子。明明:明智的樣子。
卿士:周朝廷執(zhí)政大臣。
南仲:人名,宣王主事大臣。大祖:指太祖廟。
大師:職掌軍政的大臣?;矢福喝嗣?,周宣王太師。
整:治。六師:六軍。周制,王建六軍。一軍一萬二千五百人。
脩我戎:整頓我的軍備。脩,習(xí);戎,武。
敬:借作“儆”。
惠:愛。
尹氏:掌卿士之官。
程伯休父:人名,宣王時(shí)大司馬。
陳行:列隊(duì)。
率:循。
?。翰煲?。徐土:指徐國,故址在今安徽泗縣。
不:二“不”字皆語助詞,無義。留:占“劉”字,殺。處:安。
三事:三司,指軍中三事大夫。事與“司”通。緒:業(yè)。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謂分主六軍之三事大夫,無一不盡職以就緒也?!?/p>
業(yè)業(yè):高大的樣子。
有嚴(yán):嚴(yán)嚴(yán),神圣的樣子。
舒:舒徐。保:安。作:起。
紹:戴震《詩經(jīng)補(bǔ)注》:“如‘夭紹’之紹,急也?!庇危簝?yōu)游,與“紹”對文,指緩。
繹:絡(luò)繹。騷:騷動(dòng)。嚴(yán)粲《詩緝》:“王乃舒徐而安行,依于軍法日行三十里,進(jìn)兵不急,人自畏威,徐方之人,皆絡(luò)繹騷動(dòng)矣?!?/p>
霆:炸雷。
奮厥武:奮發(fā)用武。
虎臣:猛如虎的武士。
闞(hǎn)如:闞然,虎怒的樣子。虓(xiāo):虎嘯。
鋪:韓詩作“敷”,大。敦:屯聚。濆(fén):高岸。
仍:就。丑虜:對敵軍的蔑稱。
截:斷絕。
所:處。
啴(tān)啴:人多勢眾的樣子。
翰:指鷙鳥。
苞:指根基。
翼翼:整齊的樣子。
濯(zhuó):清洗。
猶:通“猷”,謀略。允:誠。塞:實(shí),指謀略不落空。
來庭:來王庭,指朝覲。
回:違。
?
?
【贊美周宣王率兵親征徐國,平定叛亂,取得重大的勝利】
?

瞻卬
?
zhān yǎng hào tiān,zé bù wǒ huì。kǒng chén bù níng,jiàng cǐ dà lì。
瞻卬昊天,則不我惠??滋畈粚帲荡舜髤?。
bāng mǐ yǒu dìng,shì mín qí zhài。máo zéi máo jí,mǐ yǒu yí jiè。
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賊蟊疾,靡有夷屆。
zuì gǔ bù shōu,mǐ yǒu yí chōu。
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
rén yǒu tǔ tián,rǔ fǎn yǒu zhī。rén yǒu mín rén,rǔ fù duó zhī。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奪之。
cǐ yí wú zuì,rǔ fǎn shōu zhī。bǐ yí yǒu zuì,rǔ fù tuō zhī。
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說之。
zhé fū chéng chéng,zhé fù qīng chéng。yì jué zhé fù,wéi xiāo wéi chī。
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厥哲婦,為梟為鴟。
fù yǒu cháng shé,wéi lì zhī jiē。luàn fěi jiàng zì tiān,shēng zì fù rén。
婦有長舌,維厲之階。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
fěi jiāo fěi huì,shí wéi fù sì。
匪教匪誨,時(shí)維婦寺。
?
jū rén zhì tè。zèn shǐ jìng bèi。qǐ yuē bù jí ?yī hú wéi tè ?
鞫人忮忒。譖始競背。豈曰不極?伊胡為慝?
rú gǔ sān bèi,jūn zǐ shì shí。fù wú gōng shì,xiū qí cán zhī。
如賈三倍,君子是識(shí)。婦無公事,休其蠶織。
tiān hé yǐ cì ?hé shén bù fù ?shě ěr jiè dí,wéi yú xū jì。
天何以剌?何神不富?舍爾介狄,維予胥忌。
bù diào bù xiáng,wēi yí bù lèi。rén zhī yún wáng,bāng guó tiǎn cuì。
不吊不祥,威儀不類。人之云亡,邦國殄瘁。
?
tiān zhī jiàng wǎng,wéi qí yōu yǐ。rén zhī yún wáng,xīn zhī yōu yǐ。
天之降罔,維其優(yōu)矣。人之云亡,心之憂矣。
tiān zhī jiàng wǎng,wéi qí jī yǐ。rén zhī yún wáng,xīn zhī bēi yǐ。
天之降罔,維其幾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bì fèi kǎn quán,wéi qí shēn yǐ。xīn zhī yōu yǐ,níng zì jīn yǐ ?
觱沸檻泉,維其深矣。心之憂矣,寧自今矣?
bù zì wǒ xiān,bù zì wǒ hòu。miǎo miǎo hào tiān,wú bù kè gǒng。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藐藐昊天,無不克鞏。
wú tiǎn huáng zǔ,shì jiù ěr hòu。
無忝皇祖,式救爾后。
?
譯文
仰望蒼天意深沉,蒼天對我卻無情。天下久久不太平,降下大禍?zhǔn)啦粚?。國?nèi)無處有安定,戕害士人與庶民。病蟲為害莊稼毀,長年累月無止境。罪惡法網(wǎng)不收斂,苦難深淵難減輕。
人家有塊好田地,你卻侵奪據(jù)為己。人家擁有強(qiáng)勞力,你卻奪取占便宜。這人原本無罪過,你卻反目來拘捕。那人該是罪惡徒,你卻赦免又寬恕。
有才男子稱霸王,有才女子便國亡??蓢@此婦太逞狂,如梟如鴟惡名當(dāng)?;ㄑ郧烧Z善說謊,災(zāi)難邪惡禍根藏。禍亂不是從天降,出自婦人那一方。不是他人來教誨,只因帖近女紅妝。
羅織罪名窮陷害,前言后語相違背。難道她還不狠毒?窮兇極惡又有誰!好比奸商發(fā)橫財(cái),君子洞察目了然。婦人不該理朝政,蠶織女工全拋開。
蒼天為何責(zé)罰苦?神靈為何不庇護(hù)?元兇頑敵全不顧,只是對我相忌妒。人們遭災(zāi)不憐憫,綱紀(jì)敗壞裝糊涂。良臣賢士盡逃亡,國家危急無救助。
蒼天無情降法網(wǎng),嚴(yán)酷繁多難躲藏。良臣賢士皆流放,憂國憂時(shí)苦果嘗。蒼天無情降法網(wǎng),頻繁危急勢難擋。良臣賢士全殺光,憂國憂時(shí)心悲傷。
涌泉沸騰水花噴,汩汩流泉淵源深。憂國憂時(shí)心悲傷,難道今日愁始增?生前不降災(zāi)難重,死后禍亂又不跟。厚土皇天高莫測,控制生靈定乾坤。切勿辱沒你祖宗,拯救邦家為子孫。
?
注釋
卬(yǎng):通“仰”。昊(hào)天:廣大的天。
惠:愛。
填:通“塵”,長久。
厲:禍患。
士民:士人與平民。瘵(zhài):病。
蟊(máo):傷害禾稼的蟲子。賊、疾:害。
夷:平。屆:至、極。
罟(gǔ):網(wǎng)。罪罟:刑罪之法網(wǎng)。
瘳(chōu):病愈。
覆:反。
說:通“脫”。
哲:智。
懿(yì):通“噫”,嘆詞。
梟(xiāo):傳說長大后食母的惡鳥。鴟(chī):惡聲之鳥,即貓頭鷹。
階:階梯。
匪:不可。教誨:教導(dǎo)。
寺:昵近。寺人:內(nèi)侍。
鞫(jū):窮盡。忮(zhì):害。忒(tè):變。
譖(zèn):進(jìn)讒言。竟:終。背:違背,自相矛盾。
極:狠。
伊:語助詞。慝(tè):惡、錯(cuò)。
賈(gǔ):商人。三倍:指得到三倍的利潤。
君子:指在朝執(zhí)政者。識(shí):通“職”。
公事:即功事,指婦女所從事的紡織蠶桑之事。
刺:指責(zé)、責(zé)備。
富:福祐。
介:大。狄:通“逖”,遠(yuǎn)。
忌:怨恨。
吊:慰問、撫恤。
類:善。
云:語助詞。
殄(tiǎn)、瘁(cuì):兩字皆訓(xùn)“病”。
罔(wǎng):通“網(wǎng)”。
優(yōu):厚。
幾:近。
觱(bì)沸:泉水上涌的樣子。
藐(miǎo)藐:高遠(yuǎn)貌。
鞏:固,指約束、控制。
忝(tiǎn):辱。
式:用。
?
?
【諷刺周幽王亂政亡國的詩】
?

召旻
?
mín tiān jí wēi,tiān dǔ jiàng sàng。
旻天疾威,天篤降喪。
diān wǒ jī jǐn,mín zú liú wáng。wǒ jū yǔ zú huāng。
瘨我饑饉,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tiān jiàng zuì gǔ,máo zéi nèi hòng。
天降罪罟,蟊賊內(nèi)訌。
hūn zhuó mǐ gòng,kuì kuì huí yù,shí jìng yí wǒ bāng。
昏椓靡共,潰潰回遹,實(shí)靖夷我邦。
?
gāo gāo zǐ zǐ,zēng bù zhī qí diàn。
皋皋訿訿,曾不知其玷。
jīng jīng yè yè,kǒng chén bù níng,wǒ wèi kǒng biǎn。
兢兢業(yè)業(yè),孔填不寧,我位孔貶。
rú bǐ suì hàn,cǎo bù kuì mào,rú bǐ qī chá。
如彼歲旱,草不潰茂,如彼棲苴。
wǒ xiāng cǐ bāng,wú bù kuì zhǐ。
我相此邦,無不潰止。
?
wéi xī zhī fù bù rú shí,wéi jīn zhī jiù bù rú zī。
維昔之富不如時(shí),維今之疚不如茲。
bǐ shū sī bài,hú bù zì tì ?zhí kuàng sī yǐn。
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職兄斯引。
chí zhī jié yǐ,bù yún zì bīn。quán zhī jié yǐ,bù yún zì zhōng。
池之竭矣,不云自頻。泉之竭矣,不云自中。
pǔ sī hài yǐ,zhí kuàng sī hóng,bù zāi wǒ gōng。
溥斯害矣,職兄斯弘,不烖我躬。
?
xī xiān wáng shòu mìng,yǒu rú shào gōng,
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
rì pì guó bǎi lǐ,jīn yě rì cù guó bǎi lǐ。
日辟國百里,今也日蹙國百里。
wū hū āi zāi !wéi jīn zhī rén,bù shàng yǒu jiù !
於乎哀哉!維今之人,不尚有舊!
?
譯文
老天暴虐難提防,接二連三降災(zāi)荒。饑饉遍地災(zāi)情重,十室九空盡流亡。國土荒蕪生榛莽。
天降罪網(wǎng)真嚴(yán)重,蟊賊相爭起內(nèi)訌。讒言亂政職不供,昏憒邪僻肆逞兇,想把國家來斷送。
欺詐攻擊心藏奸,卻不自知有污點(diǎn)。君子兢兢又業(yè)業(yè),對此早就心不安,可惜職位太低賤。
好比干旱年頭到,地里百草不豐茂,像那枯草歪又倒??纯磭疫@個(gè)樣,崩潰滅亡免不了。
昔日富裕今日窮,時(shí)弊莫如此地兇。人吃粗糧他白米,何不退后居朝中?情況越來越嚴(yán)重。
池水枯竭非一天,豈不開始在邊沿?泉水枯竭源頭斷,豈不開始在中間?這場禍害太普遍,這種情況在發(fā)展,難道我不受災(zāi)難?
先王受命昔為君,有像召公輔佐臣。當(dāng)初日辟百里地,如今國土日受損??蓢@可悲真痛心!不知如今滿朝人,是否還有舊忠臣?
?
注釋
旻(mín)天:《爾雅·釋天》:“秋為旻天?!贝朔褐柑臁?/p>
疾威:暴虐。
篤:厚,重。
瘨(diān):災(zāi)病。
居:國中。圉(yǔ):邊境。
罪罟(gǔ):罪網(wǎng)。
昏椓(zhuó):昏,亂;椓,通“諑”,讒毀。靡共:不供職。共,通“供”。
潰潰:昏亂?;剡y(yù):邪僻。
靖夷:想毀滅。靖,圖謀;夷,平。
皋皋:欺誑。訿(zǐ)訿:讒毀。
孔:很。填(chén):長久。
貶:指職位低。
潰:毛傳:“遂也?!瘪R瑞辰《毛詩傳箋通釋》:“遂者草之暢達(dá),與‘茂’義相成。”
苴(chá):枯草。
相:察看。
止:語氣詞。
時(shí):是,此,指今時(shí)。
疚:貧病。
疏:程瑤田《九谷考》以為即稷,高粱?;煟╞ài):精米。
替:廢,退。
職:主。兄(kuàng):“況”的假借。斯:語助詞。引:延長。
頻(bīn):濱。
溥(pǔ):同“普”,普遍。
弘:大。
烖(zāi):同“災(zāi)”。
先王:指武王、成王。
召(shào)公:周武王、成王時(shí)的大臣。
蹙(cù):收縮。
於(wū)乎:同“嗚呼”。
?
?
【諷刺周幽王亂政亡國的詩】
?

?????? 我小學(xué)語文不好,所以給詩經(jīng)注下音,方便自己后續(xù)閱讀。相關(guān)譯文和注釋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果對你有所幫助的話,麻煩點(diǎn)個(gè)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