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干貨】從自控力極差的廢人到985研究生,我是怎么做到的?

五種方法
1.換環(huán)境
情境記憶:我們的記憶會和特定的環(huán)境綁定
如手機和娛樂的綁定,可以考慮馴化
2.降低目標
前景理論:當我們面對虧損的時候,我們會愿意承擔更大的風險去挽回損失。
理智對抗情感,輸的永遠是理智。
如一戰(zhàn)可能已經卷麻了,二戰(zhàn)又覺得自己可以考個更好的學校。
3.10分鐘原則
延遲折扣:我們等待獎勵的時間越長,這個獎勵對你來說價值就越低。
可以用這一點欺騙大腦.
如將玩手機作為獎勵,再學十分鐘就去玩手機,但是因為等待時間長,玩手機價值降低,很可能會因為慣性繼續(xù)學習。
4.獎勵永遠比自我懲罰有用
懲罰只能告訴哪些行為是錯的,但沒辦法告訴正確的行為是什么樣子的。
每天內耗自責內疚,這并不能塑造正確的行為。獎勵也是有方法的,如轉盤上寫獎勵,完成一次任務進行一次轉盤。
如訓練動物,它做對了就給它好吃的,讓它產生聯(lián)想,做了這個動作是可以得到獎勵的。
5.重新上路的勇氣
懶惰是人性之一,我們追求的是更長的窗口期,如學六天崩一天,窗口期就是六天,只要窗口期足夠長,不管崩多少次都有足夠時間復習,前提是有勇氣爬起來.
不要有完美主義傾向,比如早上起晚了,就覺得這一天不完整了。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人生之光榮,不在于永不失敗,而在于能屢撲屢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