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 亨利·柏林納原型機首次試飛 名不副實的三旋翼直升機
100年前,即1922年6月17日,美國發(fā)明家亨利·柏林納設計的原型機首次起飛。

該機采用一架改進過的紐博爾-23戰(zhàn)斗機機身,機身上并沒有安裝機翼,而是安裝了一個橫梁,上面有兩個直徑為4.5米的旋翼。配備一臺英國220馬力本特利發(fā)動機,通過齒輪減速器和傳動軸驅(qū)動螺旋槳。

機身上方,在尾翼前方還安裝了另一個小型水平螺旋槳,用于懸停模式和低速飛行中控制機身俯仰。在機身前部橫梁的末端,有三個垂直的舵面。通過改變這些舵面的角度,飛行員可以控制機身的狀態(tài)。對于飛行中的轉(zhuǎn)向和升降,可以通過尾翼進行控制。

試飛中,這種奇特的飛機能夠起飛,并穩(wěn)定地懸停在空中,但它能夠達到的最大高度不超過三米。

第二年,亨利·柏林納制造了第二架原型機,配備了三個機翼,這樣有助于螺旋槳在飛行中維持機身狀態(tài)。盡管亨利·柏林納提出了“直升機”這個概念,然而它卻無法飛到較高的位置。

亨利·柏林納稱自己發(fā)明的是直升機,就是直升飛機。但是,實際上這只是一種旋翼機,沒有直升機的能力。

1924年,第三架原型機誕生了,配備寬大的雙翼和巨大的副翼。該機最高飛行高度4.5米,是三架原型機中最高的,速度每小時65千米。但是,該機不能垂直起飛,只能通過短距滑跑的方式升空。

同年,亨利·柏林納向美軍展示了自己的飛行器,請求提供更多經(jīng)費繼續(xù)測試。不過,美軍對這種“直升機”進行了一些試飛后,并不感興趣,拒絕提供資金支持。亨利·柏林納于1970年去世,并沒有再次設計直升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