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天干天干,亚洲毛片在线,日韩gay小鲜肉啪啪18禁,女同Gay自慰喷水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11泰卦本義詳解 | 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智慧告誡

2023-05-17 10:53 作者:共時海洋  | 我要投稿

【泰卦原文】

【卦辭】泰,小往大來,吉亨。

【爻辭】(由下往上看)

上六:城復(fù)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fù)。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

大家好!這一期是詳細解讀泰卦?!疤钡耐暾玖x是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通達。泰卦是關(guān)于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智慧告誡,道理精彩非凡。依舊是《周易》“觀象系辭”借事物說理,是“象蘊含義理,義理根于象”的說理方式,但泰卦字詞和各象的理解難度比較大。(全文約8200字,頭腦風暴走起?。?/p>

一、全卦本義詳解

㈠、卦名、卦符卦象詳解

我們從之前的解讀可以看出,《周易》的卦名、卦符卦象、卦爻辭是高度關(guān)聯(lián)一致的?!咎抗庞柾?、通達,又引申訓大,但沒有能具體說明白其中真義的。我從泰的字形、字義、用法,以及泰卦卦象和卦爻辭解讀研究得出,它們意義高度一致,泰的完整含義應(yīng)具體理解為: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通達。

1、卦名。

⑴字形:目前最早的泰字完整字形見于戰(zhàn)國,由上到下是從大從雙手從水(見下圖),《說文解字》解釋泰“滑也,從廾從水,大聲。夳,古文泰。”從大是象形人正面跨立的樣子,大的本義是大人,引申為大小之大。大和太古同字,商周無太字,太是泰的古文寫作夳。所從的水應(yīng)是冰,段玉裁解釋夳所從的二是冰的簡寫,結(jié)合冰字古文字形來看這是對的。所從的雙手后世作廾gǒng、拱,有捧護、使宜于之意。泰字從大從雙手在后來的漢字演化中變成了??pěng,??本是象形雙手捧樹苗,也是捧護、使宜于之意,再如強調(diào)此動作的捧字、奉承的奉字、宜于種禾的秦字等。

泰、夳、冰的字形

⑵字義用法:泰古訓通、滑,又引申訓大。段玉裁解釋泰“水在手中,下溜甚利也”以及夳“從冰,取滑之意”都不恰當,這解釋不通泰字的用法。因為段玉裁還介紹典籍中汏tài作泰,如《左傳》“泰侈”一作“汏侈”、《西京賦》“必奓軆泰”一作“軆汏”,汏指淘洗,“汏之則砂礫去矣”,后世又訛變出汰作汏??芍獨柑韵词翘匀牡牧粝潞玫模送猓┖兔撋瞎乓粝嗤?,按因聲求義來說,泰可有脫的脫離、除去之意。因此泰就不會只是滑那么簡單。

基于以上,我認為泰字是象形人能安然行于冰或水上,人行進于冰或水上會有危險,雙手表示捧護、使宜于是消減危險,從而人能安然通行,泰字完整含義應(yīng)是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通達,從而泰可訓通。應(yīng)理解“滑”有克服阻力通過困難之感,從而泰可訓滑。

西漢帛本《周易》的泰卦卦名寫作柰。柰如今作奈,本義果樹名也指柰樹的果實,在甲骨文中作為祭祀供品,這是用于爙災(zāi)祈福;在典籍中柰用作該怎樣,關(guān)乎事物發(fā)展及結(jié)果,比如“奈何”相當于問該怎么辦,含有希望獲得好進展之意??梢婅陀邢M吋軆吹囊馑?,這能與泰字含義是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通達相近,從稍后全卦解讀來看泰要更恰當。

2、卦符卦象解讀

泰卦卦符是上坤下乾,因坤意象地,乾意象天,俗稱地天泰。類似《易傳》“天地交而萬物通”的解釋,實屬牽強曲解,上地下天明顯是反自然常態(tài)之象,天地顛倒怎么會好呢?問題在于沒有把握到對的意象。卦符是具有事物意象和吉兇意象的,上坤下乾不符合事物意象,但符合吉兇意象,是下面的吉能承載上面的兇。因為:

⑴乾意象吉,坤意象兇。我們解讀過《周易》的乾卦是掌握主動,形勢有利,主動進取;而坤卦是不掌握主動,形勢不利,順勢而為(詳見坤卦解讀 | 重現(xiàn)三千年前本義,乾坤相連)。乾坤正代表著事物發(fā)展的好壞兩種狀態(tài),可視為乾吉坤兇。

⑵下承載上是自然之理。人出于對重力作用的本能認識,會自然地認為處在下面的事物要承載處在上面的事物。

有個比泰卦更簡明的例證,是相對泰卦的否卦被認為有閉塞之意,西周金文中否訓不善。否卦卦符上乾下坤看作上吉下兇,是兇能承載吉、克服吉,故而不善,吉克服不通困難故而閉塞,正是吉兇意象與卦名意義一致。同理,泰卦卦符上坤下乾宜看作是下面的吉承載上面的兇,意義則是吉能克服兇,與泰字含義是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通達一致,它們自相契合。

甚至可以再進一層關(guān)聯(lián)泰卦卦名與卦象。坤字從土從申,申象形閃電,坤是象形大地上的閃電狀地形,如連綿起伏的高山深谷、大江大河皆屬此類,意象大兇(詳見坤卦解讀 | 說坤卦名,論坤本義)。泰字是象形人安然行于冰或水上,危險的冰水可對應(yīng)坤,人則能對應(yīng)天。天也指人,甲骨文金文中的天字象形人,取義人頭頂之上就是天。像之前解讀水天需卦象其實是上水下人跟需字的金文字形一樣,是人承受雨水濡濕之象可為佐證(見下圖)。因此地天泰又可以進一步視為人能承載兇、人能克服兇。不過否卦卦名沒有這層關(guān)聯(lián)。

需卦水天需與需字金文字形一樣,實為上水下人

小結(jié),泰卦卦名“泰”在字的象形是人安然行于冰或水上,在含義是指能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通達;泰卦卦符卦象的吉兇意象是吉能承載兇、能克服兇,與泰字意義一致。接下來是卦爻辭解讀,將會知道它們也意義一致,進一步證明如此理解是正確的。

㈡、卦爻辭詳解

1、卦辭“泰,小往大來,吉亨?!?/span>

字詞注釋:【泰】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通達?!拘 繉?yīng)兇險困難。【大】對應(yīng)吉利。商周時期“小”有相對低賤之意,“大”有相對高貴之意。如“大子”是嫡長子,“小子”則指庶子或自稱的謙詞。再如“小臣”指低級官吏,會被用作賞賜品;而“大夫”“大正”“大左”“大史”“大?!薄按髱煛钡雀呒壒俾毝加小按蟆?。【往】離去?!緛怼康絹怼!炯考??!竞唷亢嗤?,過程通達。亨的通達是泛指從頭到尾全過程,泰的通達是特指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難關(guān)。

從后文“吉亨”可知前文“大來”的是類似“吉”的好事,相對的“小往”的就是類似“兇”的壞事。這能對應(yīng)“泰”含義是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通達。

卦辭義理解讀是:泰是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通達,兇險困難離去,吉利到來。將會吉善,過程通達。

2、初九爻辭“拔茅茹以其匯,征吉?!?/span>

字詞注釋:【拔】拔起?!久棵┎荩R娭参?,根莖味甜可食亦可入藥?!救恪看颂幹该┎莸母o。我認為茹本指植物能吃的部分,早期訓茹為食為菜,東漢的虞翻解釋此句的茹為茅根,應(yīng)既因為茅草的根莖可以食用。后世有人解釋此句茹為牽引、牽連是難以成立的,因為:1“拔”是動詞,后接“茹”“匯”都作名詞指茅草部位才合理;2茹若作動詞表示吃,引申指受納,如《詩經(jīng)·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茹與吐相對,再如成語茹毛飲血,均含義明確,而訓茹為牽連在早期無依據(jù);3若訓茹為牽引、牽連,則原文作“拔茅茹匯”即可,后文“以其”顯得累贅多余?!疽浴恳约?,與?!酒洹看~,指茅草?!緟R】今本《周易》作彙是匯的繁體字,此處應(yīng)訓莖,指茅草硬且能傷人的草莖。茅草比較硬,兩邊有很多小刺,會很扎手,一不小心就割破皮膚(據(jù)說魯班受此啟發(fā)而發(fā)明鋸子)。帛本《周易》作胃、??(?艸胃),彙古文可作??,彙又可指刺猬,共通之處是刺都傷人?!菊鳌空鞣?。

“以其”相當于以及它的意思,如小畜卦的“富以其鄰”、鼎卦的“得妾以其子”、復(fù)卦的“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等均作此理解。

“拔茅茹以其匯”是指想要拔獲茅草那有好處的根部,需要一同拔茅草那能傷人的草莖。這里是借事物說理,與泰卦主題是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相應(yīng),后文的“征”征伐對應(yīng)重大兇險困難。

“征吉”不是指征伐是吉善的,相反,古人觀念認為戰(zhàn)爭是兇險之事。如《孫子兵法》開篇就有“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以及《道德經(jīng)》有“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表槕?yīng)前文“拔茅茹以其匯”來看,“征吉”是指征伐要能收獲吉善,即征伐克服戰(zhàn)爭兇險所付出的代價要能收獲好結(jié)果。

爻辭義理解讀是:想要拔獲茅草那有好處的根部,需要一同拔茅草那能傷人的草莖。征伐(同理)要能收獲吉善。

(借事物說理:想要獲得好處,就要克服好處附帶的兇險困難。)

3、九二爻辭“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span>

字詞注釋:【包】包納,有克服之意。楚簡本《周易》殘存的姤卦中包作?pāo,可證應(yīng)理解為包納。?從?省從缶,匋省聲,《說文》訓“囊張大貌”,有包裹之意,缶為小口大肚陶器,勹為包的簡化,西周金文?字形從束也是包裹之象(字見下圖),可知?的形音義均與包通。漢帛本《周易》包作枹,枹bāo指枹樹,枹fú多指擊鼓杖、房梁,均有實心之感,少包納之意,也與后文不通,不可從。【荒】應(yīng)從東漢虞翻的解釋此處作巟訓大川,是大水、大河流。巟是荒的古字,《說文》訓“水廣貌”,引申指繁亂、廢弛,是通感大河廣漫肆流難治之貌。至少戰(zhàn)國時已有荒和巟,后來荒行而巟廢,虞翻是保留原義。漢帛本《周易》荒作妄,妄為荒怠胡亂之意,與荒的引申義略同,但失大水之象。所以“枹妄”與后文“馮河”迂曲不通,而“包巟”可通?!居谩靠墒┬小?/span>

西周金文?字形從束,也是包裹之象

【馮píng】以往解釋為徒步過河是很不準確的。馮應(yīng)是馬行于冰上,指實力不容易應(yīng)對兇險困難,得小心翼翼地應(yīng)對。這是我研究出的全新解釋,依據(jù)有三:⑴字形。金文馮字的冫指冰,馮是象形馬行于冰上,注意看馬的四肢額外加了短橫是有行動限制之意(字見下圖左1,可參考羌字有的在頸部增添短橫是表示羌人俘虜被捆綁,限制其行動逃跑)。⑵字義用法?!对娊?jīng)·小雅·小旻》諷刺西周末年時政,有“不敢暴虎,不敢馮河”是描述兇險。馬善于奔行也會游泳,渡過一般河流不成問題。但是馬在冰上容易打滑,只能很小心地走,這是實力不容易應(yīng)對的兇險困難,才能跟“暴虎”是徒手搏斗老虎的兇險相對應(yīng)。⑶字義引申。馮一字多義,各種用法其實都跟其字形本義有關(guān)。馮字在先秦兩漢訓:①馬急行、依憑、乘、陵、登、大、盛等,都是從馬平時善于奔行的強大實力引申而出。②憤懣,是從實力不容易應(yīng)對兇險困難時的不濟憋屈之感引申而出?!斗窖浴贩Q:“馮,怒也。楚曰馮。”如《楚辭·天問》“康回馮怒,墜何故以東南傾”是指共工戰(zhàn)敗怒觸不周山,馮作實力不濟的憤懣理解要更合適?!竞印奎S河。河在先秦時期專指黃河。

金文馮字馬的四肢額外加了短橫是有行動限制之意

【遐】訓遠,我認為應(yīng)具體理解為額外增加行程。叚有假借增加之意,辶可指行走,遐指額外增加行程,這當是能訓遐為遠的原因。類似的,瑕指玉增加了雜色,暇指多余的時間。帛本《周易》遐作騢xiá本義是毛色赤白相雜的馬,也就是馬增加了雜色。按騢解讀原文會不通,應(yīng)視為騢通假遐,共通之處是額外增加?!具z】遺漏,指遺漏有價值的事物。遺從辶從貴,在金文訓遺漏、遺留、送,實際都是行為主體與有價值的事物分開?!九蟆客?。由震卦六二“億喪貝”可知《周易》區(qū)別朋與貝,朋不應(yīng)理解為貨幣財貨,解讀會荒誕無稽?!就觥繜o,沒有,消失。在商周“亡”不表示死亡,“死”才表示死亡。“朋亡”指同類消失。【得】獲得,能夠?!旧小勘玖x是常法,即通??尚械姆椒ǎ颂幭喈斢谟米鳌爱敗?,應(yīng)當可行之意,類似用法見于西周中期的?鼎銘文“弋尚(當)卑(俾)處氒(厥)邑?!薄居凇吭??!局小俊?,此處指黃河之中?!拘小啃羞M。

“包荒”指要克服的兇險困難是渡過廣漫肆流的大河流。巟訓大川,“包荒”猶如《周易》常見語“涉大川”(指徒步涉水過大河,說理指克服兇險困難做大事)。

“馮河”其實是“涉大川”的特指——馬渡過結(jié)冰的黃河。當時河流通稱是水、川,《周易》中通稱川,全書僅出現(xiàn)這么一次“河”。甲骨文卜辭雖常見“涉河”但那時已經(jīng)會用舟渡過黃河了,“涉河”可以看做是類似過河的泛稱,平時徒步涉水過黃河應(yīng)是不可能的,作者則是特意用“馮河”舉例說理。從先秦典籍可略窺當時黃河的寬廣漫流澎湃恣肆,如《詩經(jīng)·衛(wèi)風·河廣》“誰謂河廣”、《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和《孟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等。黃河是當時中國北方最大的河流,是最對應(yīng)“巟”的大水,對應(yīng)泰卦要克服的重大兇險困難。馬善奔會游但平時也難渡過廣漫肆流的黃河,但趁黃河結(jié)冰可以小心地渡過,即“馮河”。

“不遐遺”是渡河要點,不額外增加路程,不遺漏有價值的事物,畢竟冒險渡河不容易,不要節(jié)外生枝。“朋亡,得尚于中行”亡和得是一對反義,應(yīng)視這兩句是轉(zhuǎn)折關(guān)系,且已不屬于渡河要點。帛本《周易》作“弗忘,得尚于中行”體現(xiàn)得更明顯,但所講的道理不如。“弗忘”是不要忘記,“朋亡”是同類消失。涉冰渡河要專注自己腳下冰面,無暇他顧,同類幫不上什么忙,有同類是陪伴與風險具增,若有出險需要救助。因此有同類不見得是好事,沒有同類也不見得是壞事,能獨善己身即可行,所以是可以“朋亡”同類消失,即有同類但不需要,而不是“亡朋”沒有同類。后文“得尚于中行”是指能夠應(yīng)當可以在黃河中行進。

爻辭義理解讀是:要克服廣漫肆流的大河流,可施行如馬(平時難渡)趁黃河結(jié)冰小心渡過,不額外增加路程,不遺漏有價值的事物。可以同類消失,也能夠應(yīng)當可以在黃河中行進。

(借事物說理:平時難以克服的重大兇險困難,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小心克服,行動要短捷周密。人多則事繁雜,可以不需要同類也能可行。)

值得一提的是,帛本《周易》九二作“枹妄,用馮河,不騢遺。弗忘,得尚于中行。”跟傳世本《周易》差別很大,釋讀對比字義拙澀,句意迂曲難通,質(zhì)量遠不如傳世本。

4、九三爻辭“無平不陂,無往不復(fù)。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字詞注釋:【無】沒有。【陂pō】斜坡,有不平之意。帛本《周易》作波,兩字共通之處都是不平?!緩?fù)】回,返回?!酒D】艱難,艱險困難。帛本《周易》艱作根,楚簡本《周易》大畜卦九三“利艱貞”作“利堇jǐn貞”,堇是艱的繁體字艱的左半邊。堇為黏土與盤繞的樹根共通之處是都會難處理、難克服,可知當作艱訓艱難?!矩憽空_認識?!揪獭窟^失不好?!疚稹坎唬灰?,表意愿?!拘簟繎n慮?!酒洹看~,指“艱”?!炬凇空\心誠意?!居凇繉τ凇!臼场渴澄铮瑥暮笪摹案!笨芍讣漓牍┓畹氖澄铩!靖!扛S?。

“勿恤其孚,于食有?!笔怯嘘P(guān)祭祀祈福中的供奉食物與誠心誠意。典籍中有類似的內(nèi)容可證,如《左傳·莊公十年》有“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瘜υ唬骸⌒盼存冢窀ジR?。’”以及《小雅·楚茨》有“以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钡?。

爻辭義理解讀是:地形沒有只平不斜的,行走沒有只去不回的。對(事物發(fā)展難免會遇到)艱險困難有正確認識,就會沒有過失。不要憂慮艱難時的誠心誠意,對于祭祀供奉的食物(不論好壞,只要誠心誠意)都會有福佑。

(借事物說理:事物發(fā)展沒有只好不壞,不要憂慮艱難時的誠心誠意表現(xiàn)。所謂艱難見真情。)

5、六四爻辭“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span>

字詞注釋:【翩】扁薄?!棒骠妗敝负鼙獗 t姹拘稳蔌B翱翔天際,隨風飄忽的樣子。鳥飛翔時身形扁薄,能輕快靈活,故而翩從扁從羽?!蹲酉膫鳌纷黥骠?,《經(jīng)典釋文》作篇篇并介紹古文作偏偏,共通之處是都有扁薄之感。【不】沒有。【富】動詞,變富強?!距彙肯噜彽膶Ψ?,此處指同盟友邦的方國?!窘洹拷鋫渚?,此處指有敵意?!疽浴坑?,憑。

這一段是就內(nèi)外方國間實力強弱的政治關(guān)系而言。小畜卦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是講己方要與彼此誠心誠意的同盟方國一同變富強。可知“翩翩不富以其鄰”是講己方與同盟友邦的方國都不富強,小畜卦已講到這情況只要彼此有“孚”誠心誠意就可以一同變富強了,沒必要“不戒以孚”。結(jié)合泰卦主題來看,“不戒以孚”是對可能帶來重大兇險困難的強大外部方國而言,要不敵意戒備,而是誠心誠意搞好關(guān)系。依據(jù)有三:⑴這觀念早有體現(xiàn),比如屯卦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殒拧E迂懖蛔?,十年乃字?!笔侵v弱國對強國不要如掠奪施暴的敵對關(guān)系,而要如聯(lián)姻的親善關(guān)系,要對強國有好處。⑵歷史經(jīng)驗則有周文王的爺爺古公亶父與強大的外族姜羌聯(lián)姻組成同盟,周人得以遷到姜羌勢力范圍的周原發(fā)展。⑶最最有力的依據(jù)是緊密連接下文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述及的歷史經(jīng)驗,詳見六五解讀。

爻辭義理解讀是:(實力)很扁薄,己方與同盟都還不夠富強。(對可能帶來重大兇險困難的強大外部方國)要不敵意戒備,而用誠心誠意相對。

6、六五爻辭“帝乙歸妹以祉,元吉?!?/span>

字詞注釋:【帝乙】商朝倒數(shù)第二位王?!練w】女子出嫁。歸的本義是歸屬于,將女子從女方歸屬于男方,即是出嫁?!久谩可倥耐ǚQ?!疽浴窟B詞,表目的,猶如用以、用來。【祉】訓福,福祉,幸福。止象形足表行動,從字形看有幸福到來之意。帛本《周易》作齒,當訓年齒,年齒即年齡。古人以齒排序年齡輩分,此處齒應(yīng)有長久之意,才能勉強與“祉”相近,與后文“元”相銜接?!驹砍跏?,起端。此處的初始指“帝乙歸妹”。

“帝乙歸妹”是周文王姬昌早年的政治大事。起初姬昌的父親即周人首領(lǐng)季厲為商朝征伐戎狄很有戰(zhàn)功,但被商王文丁軟禁致死,史稱“文丁殺季厲”。姬昌繼位約三年后曾討伐商朝,《竹書紀年》記載商王帝乙繼位“二年,周人伐商?!彪m沒記載結(jié)果,但可想而知周國打不過當時強大的商朝。帝乙應(yīng)是出于和解,賜婚姬昌與莘國結(jié)姻,這便是《詩經(jīng)》和《周易》泰卦都有記載的帝乙歸妹。姬昌接受賜婚,獲得與商朝和平共處機會從此韜光養(yǎng)晦,發(fā)展壯大周國,為后來周革商命打下深遠基礎(chǔ)。這段歷史經(jīng)驗是對六四“不戒以孚”的緊密印證,帝乙歸妹這樣的“不戒以孚”,是有重大威脅的強國愿意與弱國親善關(guān)系,對弱國來說是很好的。

爻辭義理解讀是:商王帝乙賜婚用以福祉到來,能從初始起吉善。

(六四和六五借事物說理:己方實力不足時,克服不了的兇險困難,當爭取化險為夷,化干戈為玉帛,將來再圖。)

7、上六爻辭“城復(fù)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span>

字詞注釋:【城】城墻。商周之時有實力的城邑才有城墻?!緩?fù)】傾覆、倒塌。復(fù)本義返回,城墻返回即城墻傾覆倒塌變回地上泥土。【隍】城墻下的護城壕溝。帛本《周易》作湟?!墩f文》:“城池也。有水曰湟,無水曰隍?!睉?zhàn)爭中城墻都傾覆了,想來外面的護城壕溝也早被攻城方填了,或者城墻傾覆會填塞壕溝,總之壕溝多半會無水,所以今本作隍更恰當?!疚鹩谩考蹫橛?,是事物初步的簡單集聚,狀態(tài)雜而未分。(詳見勿字及《周易》潛龍勿用的正確解讀)【師】軍隊,是西周最高的軍事編制,引申指戰(zhàn)爭?!咀浴勘玖x是鼻子,引申指己方?!疽亍烤右?,當時居民點的基本單位?!靖妗啃??!久棵??!玖摺亢尴?,指所作之事不理想、難成。

“城復(fù)于隍”是城墻傾覆在護城壕溝,這是攻打?qū)嵙姶蟮某浅氐木跋螅瑢?yīng)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事情。

“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的理解類似《師卦》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拔鹩脦煛笔且獜V泛集聚各個軍隊。后文“貞吝”是對“自邑告命”說的,是說只靠自身力量攻城會恨惜戰(zhàn)果不理想、難成。所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使攻克城池也會元氣大傷。

爻辭義理解讀是:(攻打?qū)嵙姶蟮某牵┫胍菈A覆在護城壕溝,要廣泛集聚(內(nèi)外同盟)各個軍隊。只在己方居邑宣告(參戰(zhàn))命令,正確認識是會恨惜難成、戰(zhàn)果不理想。

(借事物說理:要克服重大兇險困難,需要集聚力量時應(yīng)廣泛集聚內(nèi)外各個力量,不然只靠自身會不理想。)

泰卦的卦爻辭解讀完畢。從泰字字形、字義、用法,以及泰卦卦象和卦爻辭解讀研究可見,它們意義高度一致。所以,泰的完整含義應(yīng)具體理解為: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通達。此外,傳世本《周易》的泰卦內(nèi)容質(zhì)量在西漢帛本之上,更保留先秦的文字用法,用字準確,語句通暢,道理明晰。

二、泰卦蘊含的哲理邏輯

我們通觀泰卦全卦,就能看出些其中蘊藏的邏輯哲理了。泰卦是講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智慧告誡,全卦可以劃分成七部分。

第一部分是卦辭總述能克服重大兇險困難,將會吉善、通達。

第二部分是1爻,講想要獲得好處,就要克服好處伴隨的兇險困難。

第三部分是2爻,講平時難以克服的重大兇險困難,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小心克服。

第四部分是3爻,講事物發(fā)展沒有只好不壞,不要憂慮艱難時的誠心誠意表現(xiàn)。

第五部分是4、5爻,講己方實力不足時,克服不了的兇險困難,當爭取化險為夷,將來再圖。

第六部分是6爻,講要集聚力量克服重大兇險困難時,應(yīng)廣泛集聚內(nèi)外各種力量,單靠自身會不理想。

可見泰卦對如何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認識非凡超群,不畏其難,對各種情況都想方設(shè)法地積極應(yīng)對,至今仍然值得作為行為指導(dǎo)參考。其中包含著帝乙歸妹這樣的商周歷史經(jīng)驗教訓,是《周易》作為治國哲典充滿實用哲學智慧的高度體現(xiàn)。這是中國早期哲學的真正精彩,后世學者捧孔子《易傳》為哲理而歪說《周易》為卜筮之書,是沒有搞明白《周易》本義,暴殄天物,舍本逐次。

以上就是我關(guān)于泰卦本義的完整解讀研究,泰卦字詞和各象的理解難度比較大,本義實際精彩非凡。至于感悟啟發(fā)大家可以見仁見智有很多。如果覺得內(nèi)容不錯,還請三連加分享,這可以讓更多對周易感興趣的人看到,也歡迎在留言區(qū)討論分享你的理解感悟,謝謝!

11泰卦本義詳解 | 克服重大兇險困難的智慧告誡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古丈县| 临颍县| 临城县| 克拉玛依市| 黄龙县| 万荣县| 克山县| 怀仁县| 武强县| 虎林市| 明水县| 大石桥市| 辽中县| 左云县| 山东| 青海省| 乐平市| 青田县| 师宗县| 确山县| 托克逊县| 石嘴山市| 宁强县| 玉林市| 尼勒克县| 广德县| 九江市| 赫章县| 凯里市| 扎囊县| 怀集县| 福贡县| 神池县| 吴旗县| 钟山县| 比如县| 嘉定区| 凤翔县| 龙南县| 津市市| 东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