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發(fā)百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謂善御;
?

1. ?百發(fā)失一,不足謂善射
?百發(fā)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后學者也。
? ? ?射一百支箭,有一支失手未中,不可以稱為善于射箭;駕馬車行走千里,差半步未能走完,不可以稱為善于駕車;對事物的事理不能融會貫通,對仁義不能專一堅守,不可以說是善于學習。所謂學習,本來就需要專一。一會兒學得進,一會兒又學不進,那就是普通民眾。他們中間好的人少,不好的人多,桀、封盜跖就是這樣不好的人。完全學習并徹底掌握學習的內(nèi)容,然后才能成為學者。

? 2.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
? ? ? 君子所掌握的知識不完全、不純一就不足以稱為完美,所以需要用誦說來融會貫通它,用思考來理解它,用效法良師益友來掌握它,除去其中有害的部分來保持養(yǎng)護它。眼睛不應該看的東西就不去看,耳朵不應該聽的東西就不去聽,嘴巴不應該說的東西就不去說,內(nèi)心不該想的東西就不去想。到了特別愛好學習的地步,就像是眼睛喜歡看五色,耳朵喜歡聽五音,嘴巴喜歡嘗五味一樣,內(nèi)心思索如何有利于天下。這樣的話,權(quán)勢和利益不能使他屈服。世間民眾不能使他改變,天下之大也不能使他動搖?;钪沁@樣,死了也是這樣,這就叫作有德行操守。有德行操守然后可以堅定如一,可以堅定如一然后可以應變外物。能夠堅定如一也能應變外物,這就可以稱他為完全的人。天貴在它的光明,大地貴在它的廣闊,君子貴在其德行操守十全十美。

3.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君子學習,聽進耳朵里,銘記在心上,遍布于全身,表現(xiàn)在舉止間。即便是輕微的言語聲,和緩的行為舉止,一切都可以成為世人楷模。小人學習,從耳進入,從口說出。嘴巴和耳朵之間才有四寸,怎么能足夠用來美化七尺的身體呢?古人學習是為了自己,今人學習是為了向他人炫耀。君子學習,是為了美化自身;小人學習,是為了取悅他人來博取名利。所以別人沒有問自己就去回答叫作急躁,問一個問題而告訴兩個答案叫作啰唆。
? ? ? ? ? ?急躁,不對;啰唆,也不對。君子對待問題應該像回聲一樣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