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際政治專業(yè)考研成功經(jīng)驗分享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專業(yè)考研成功經(jīng)驗分享
?
北大國關的擬錄取名單公示期終于過了,2021年考研也落下了帷幕,很高興自己能夠獲得進入北大國關的入場券,希望能分享自己的備考經(jīng)驗,在考研擇校以及備考準備等方面幫助到學弟學妹們。
?
一、考研擇校與定專業(yè)
?
我的本科就讀于某985,雖然也擁有著985名號,但其實自己一直不太滿足于自身的院校狀況,從大一便萌生了要到更高學府深造的想法,由于自己內心一直期望著逆襲,因此把北大定為了自己的目標。在了解到我的學院并沒有辦法保研到北大之后,我便早早定下了考研的flag。
?
考研其實就是一場信息戰(zhàn),因此也很慶幸自己能在大一就開始搜集考研信息。考研的科目一般來說總共四科,包括公共政治和公共外語(可選擇英語、日語、法語、俄語等,具體看院校規(guī)定)以及數(shù)學和專業(yè)課,此外,許多專業(yè)用另一門專業(yè)課代替了數(shù)學,對于數(shù)學不好的同學而言是極大利好。而我就是這種學生,這也加強了我考北大國關的決心和信心。
?
在北大的各種院系中選定國際關系學院,主要是因為自己從小便在這一方面有著較強的興趣,而且自己外語較好,對于國際關系的研究也有著較大的幫助,加以不考數(shù)學,也加大了我考上的可能性,在下定決心之后,我便早早開始準備了。
?
二、備考時間規(guī)劃
?
大一下—大二下。這段時間主要在打外語基礎,在分析了歷年北大國關的上岸分數(shù)之后,我發(fā)現(xiàn)專業(yè)課決定了是否上岸,而外語成績則很大程度影響是否具有復試資格。因此,我想先打下外語基礎,幫助自己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勢。這段時間內,自己其實沒怎么看專業(yè)課的內容,而且外語學習也比較劃水,也就背背單詞啥的。怎么說呢,大一至大二學年,其實還是建議用心體驗大學生活,考研不需要在這么早就開始沖刺。
?
大三上—大三下中旬。這段時間自己開始看起了專業(yè)課的參考書。北大不愧是中國最高學府,北大國關的參考書比其它學校多、范圍比其它學校廣,而且考題也很靈活,這就對考生的備考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由于開始時間較早,我總共花了近8個月的時間閱讀參考書,以下是我自己認為比較有用的書本:
?
潘維《比較政治學》、王聯(lián)《中東政治與社會》、王聯(lián)《世界民族主義論》、燕繼榮《政治學十五講》、楊光斌《政治學導論》、曹沛霖《比較政治制度》、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李少軍《國際政治概論》、陳岳《國際政治學概論》、閻學通《國際關系分析》、倪世雄《國際關系理論》、王逸舟《西方國際政治學》、約瑟夫·奈《理解國際沖突》。
大三下后半段—大四開學。這段時間主要在刷論文和真題。私以為,參考書僅僅是給自己打下最基本的理論基礎而已,導師論文和真題才是關乎自己能不能順利應對北大國關試題的關鍵因素。通過對真題的分析,我找到了北大國關出題的規(guī)律,比如王聯(lián)研究的民族問題、中東問題非常頻繁地出現(xiàn)在考題中,而經(jīng)濟全球化、中西政治制度對比等等也是北大國關常考點,因此我進一步精確了自己的備考重心。之后,我搭建了自己的知識體系,把各參考書紛繁復雜的知識點和論文真題繁多的出題導向整合成了自己能理解的樣式,對于后期備考有著很大幫助。同時,我在大三暑假開始了公共政治的復習,說實話,真的不難,公共政治可以說是四門科目里復習套路最為成熟的,大家不必過于擔心。
?
大四上學期,就是沖刺階段了。個人認為,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反而不是知識記不記得牢,而是心態(tài)能否調整好,在后期沖刺階段,真的會面臨壓力爆表的局面,這種時候大家一定要找到方法舒緩自己的內心,否則學習壓力會很大程度地拖垮學習效率。在沖刺階段,英語和政治雖然也不能落下,但是重心建議還是放在專業(yè)課上。大家如果專業(yè)課有困難的話,也不妨報一個專業(yè)課輔導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專業(yè)課一對一輔導課程,針對性強,上課時間可以靈活協(xié)商,課下還可以免費答疑解惑,對專業(yè)課應試備考這塊的幫助非常明顯。
?
三、備考建議
?
①勞逸結合。勞逸結合并不意味著咱們可以撒丫子玩,但是在復習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面臨學不下去的時候,屆時再強迫自己學習,效率并不會高。有段時間自己心態(tài)很差,于是有將近半個月沒學習,修整了一段時間之后,狀態(tài)會好很多。
?
②尋找研友。尋找研友主要是為了緩解考研過程中的壓力感和不確定感,當有人與自己一同備考時,雙方都可以在對方身上找到慰藉。然而,選擇研友需要謹慎,勿找到一個拖油瓶,還是希望大家可以擦亮眼睛。
?
③關心時政。北大國關的題目非常貼近時政,2021年的題目就與2020年發(fā)生的新冠疫情有著緊密聯(lián)系,比如名詞解釋的世界衛(wèi)生大會、非國家行為體,以及論述題的人權觀念辨析。我建議對時政的關注要一直持續(xù)到每年的十二月中旬,保證自己對國際動態(tài)的觀察和考試時的時政知識儲備。
?
考研是一場信息戰(zhàn),也是一場馬拉松,希望學弟學妹們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素履以往,一葦以航。
?
?
?
(本文來源新祥旭考研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允許,不可轉載?。?/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