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印度沒想到,打響第一槍后鄰國士兵出動,手里握著青龍大刀

近日,在與邊境地區(qū)的印軍發(fā)生沖突的過程中,鄰國士兵被目擊到使用了類似“青龍刀”的武器,在打響第一槍之后鄰國士兵出動,結(jié)果手里握著青龍大刀,這一幕印度根本沒有想到,如果發(fā)生沖突,后果可想而知,就算印度打第一槍也拿不到優(yōu)勢,誰敢來直接開砍。

就算戰(zhàn)爭早在幾百年前就進入了熱兵器時代,高原上的雙方士兵卻依然還在使用冷兵器進行沖突,甚至還有一人多高的長柄“關(guān)刀”出現(xiàn),不免顯得有些滑稽,實際上,這是中國在保持克制的同時,希望最大程度的給印度留下一個教訓做出的選擇,由于不能升級沖突,任何熱武器的使用都被嚴格限制,但是使用冷兵器,就算造成的后果再嚴重,其性質(zhì)也只能被歸類為“斗毆”,“肢體沖突”。
實際上,早在6月份的第一輪中印沖突中,前線的鄰國士兵就已經(jīng)使用了各種各樣的土制冷兵器,并且據(jù)說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戰(zhàn)果,除了使用武警部隊支援的防護服與防暴盾外,前線收集了一批工兵鏟作為肉搏武器,還自行制作了大量的棍棒,甚至還有在鋼筋上纏焊上鐵釘,自制狼牙棒的行為,如此全副武裝之后再行動,直接打了印軍一個措手不及。

實際上,在熱兵器時代進行一場冷兵器沖突,幾乎是全世界的思維盲點,當熱武器不可用時,幾乎所有人都還在考慮飛踢或者推搡之類之類的肢體沖突手段,鄰國軍隊卻率先跳出了思維定勢,為一線士兵準備了非常不錯的個人裝備,姑且不論這些“關(guān)刀”的實際攻擊效果如何,光那根一人多高的刀柄能產(chǎn)生的威懾力,就足夠嚇退一些膽小的敵人。
考慮到前線已經(jīng)擁有了大批的防暴盾,在一段最新流傳的視頻中,鄰國士兵也開始運用“盾墻推進”的戰(zhàn)術(shù),在近身推搡時效果良好,而在同一段視頻中,處于后方的鄰國士兵也攜帶了前文提到的大關(guān)刀,如果將這兩種武器加以組合,絕對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前排可以使用盾墻掩護后排士兵,后排士兵則可以從盾牌之間的縫隙當中將長柄大刀探出去,對于無防護的人員而言,如果不能使用熱武器,這種手段幾乎是無解的。

不得不說,在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條件下復活古代的陣法相當滑稽,但是大批冷兵器出現(xiàn)在高原前線本身,就說明了這場沖突的性質(zhì),由于雙方都不打算擦槍走火,又打算給對方留下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使用威力足夠大的冷兵器和盔甲,就成為了增加攻防能力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