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辱、抗爭、逆轉!三十年,中國該贏微軟一次了
微軟面世之后,就一直仗著自己技術的獨有性,對我們實行了無數的霸王條款,可以說在長達三十年的時間里,中國市場的消費者一直忍受著屈辱在與微軟做抗爭,不過所幸的是,這種忍辱負重的日子已經到頭了,中國的消費者也不用再被微軟壓著走了。

一、微軟問世“橫著走”
微軟公司在世界上的名氣就如它的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一般,幾乎是無人不知。
畢竟微軟可是在1985年創(chuàng)立了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后沒多久,就壟斷了全部的電腦市場。即使的到現在出現了DOS、LINUX、UNIX等這么多操作系統(tǒng),卻依然無法替代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優(yōu)勢和地位。

不難發(fā)現,除了個別類似蘋果、華為這種有自己系統(tǒng)的品牌外,幾乎所有電腦在開機時,都顯示的是Windows系統(tǒng),這意味著什么呢?就是說幾乎每當一臺電腦被出售時,微軟就能毫不費力地從中獲得一筆利潤。
微軟也是仗著自己技術的優(yōu)勢,一直在業(yè)內“橫行霸道”,而中國市場作為和微軟起步發(fā)展時間幾乎相同,也是不出意外的被微軟實行了霸王條款。

Office辦公軟件想必大部分人都聽說過,正規(guī)的office辦公軟件是需要購買的,而微軟在初入我國市場的時候,就直接表明我們若是想使用微軟的windows系統(tǒng),就不能單買windows系統(tǒng),必須合著office辦公軟件一塊買。
這種強買強賣和合作,中國的消費者能接受嗎?
當時我們苦于沒有自己的技術,windows也確實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辦公,可是面對這份飽受屈辱且沒有絲毫誠意的合作,中國市場的消費者自然不會接受。所以我們最開始就拒絕了微軟的這份合作合同,但微軟卻顯得很咄咄逼人。

在中國市場拒絕了微軟后,微軟囂張的氣焰一直都沒衰減,反而更加蹬鼻子上臉,甚至還在媒體上發(fā)布了一篇3.5萬字的報告,大致是意思就是認為自己看不上中國市場,中國市場反而要依賴自己的技術。
這種時候中國的消費者該如何抉擇呢?畢竟光靠自己研究的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才能實現技術突破,而且在搞研究的這些年里,從社會層面來說就已經比他國落后了。
二、該硬氣一回了
2000年左右的時候,中國市場的仿制技術突然就興盛了起來,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windows的盜版技術。我國企業(yè)當時也是憑借著盜版的windows系統(tǒng),才敢與微軟針鋒相對的,可是接下來微軟使用的招數,徹底將我國打入了下風。
微軟表示如果用盜版windows系統(tǒng)以及盜版office。那么電腦將會每小時自動黑屏一次。這并不是危言聳聽。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消費者只好選擇妥協(xié),接受微軟的霸王條款合同。值得一提的是,直到現在,我國超過90%的電腦都是自帶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windows也是我國以及全世界的系統(tǒng)主流。

哪怕在此期間,我國也研發(fā)出了一些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但由于兼容性和使用舒適度不好,都漸漸被市場淘汰。很多人對此都有所感到灰心,畢竟諾大的中國市場竟然被微軟足足壓了30年之久,難道中國企業(yè)真的就沒有反敗為勝的機會了嗎?
只要自強不息,成功就終會來臨。我國在神州十三號成功發(fā)射后,終于從微軟手中扳回了一局,因為神州十三號的落地,宣告了“銀河麒麟V10 ”操作系統(tǒng)的成功,這是屬于中國自己的系統(tǒng)。

為什么說這款系統(tǒng)很成功呢?因為在銀河麒麟V10系統(tǒng)上市后,它直接在占領了我國政府市場的70%以上,不管是國防還是社會民生領域,都大規(guī)模采用了這款操作系統(tǒng)。截止到現在,銀河麒麟V10的總適配量已經達到了近50萬個。
不過這并不代表著中國企業(yè)的技術已經完全超越微軟了,我們的操作系統(tǒng)與微軟之間還是存在著很大差距,這個差距需要靠時間和機遇來填補,畢竟微軟發(fā)展了這么多年并且壟斷了計算機的全部市場,它本身的底蘊和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總結
銀河麒麟的問世,只是一個開始,我們能從原先的農業(yè)時代迅速過渡到如今的科技時代,并且一躍成為世界GDP第三且擁有著全世界最大消費市場的國家,足以證明我們是有“彎道超車”的實力的。
而且現在我國華為在5G領域已經打下了基礎,同時也早已開始往頂尖芯片研發(fā)方面加大投入,相信不出10年的時間,中國定能在科技領域大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