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xù)延續(xù)小米神話——小米骨傳導耳機體驗評測
小米這個品牌,在各個領域的產品都非常有競爭力,耳機領域也是如此,尤其是小米推出了Buds 4 Pro之后,更是讓世人知道了小米的耳機也可以做得如此專業(yè),不過耳機領域,還有之前小米還未涉足的品類,那就是骨傳導耳機,這次小米終于補上了這塊拼圖,讓小米的耳機產品全面開花。
?
什么是骨傳導耳機?
大家都知道聲音是需要通過空氣傳播的,但是每個人聽到的聲音,除了大部分通過空氣傳播傳入我們的耳朵,再由鼓膜振動傳入聽覺神經,還有一部分是通過骨骼的振動,不通過鼓膜的振動傳遞給聽覺神經,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自己說話聽到的和錄音聽到的自己的聲音有所區(qū)別,因為自己會聽到一部分骨傳導的聲音。

知道了骨傳導的原理,那么骨傳導耳機的特點也十分明顯了,第一骨傳導耳機不會將耳塞塞入耳朵,避免耳道發(fā)悶發(fā)炎,可以支持更長時間的佩戴。第二是骨傳導耳機不像傳統(tǒng)耳機那樣容易損傷聽力,對耳朵健康更友好。第三是因為不堵塞耳道,可以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聽到外界的聲音,在外界使用時更加安全。尤其是進行跑步等戶外運動時,體驗更佳。
其實我之前已經體驗過好幾款骨傳導耳機了,現(xiàn)在戶外運動的時候離不開它,不過之前的那副千元的骨傳導耳機送給了表弟,所以自己再入手一副,剛好趕上小米的新品,看看它的表現(xiàn)。
?
?

相比起TWS無線藍牙耳機,骨傳導耳機的包裝更大一些,但還是繼承了小米的一貫風格。

包裝背面有耳機的一些特性亮點,包括真骨傳導技術、IP66防水、Type-c快充接口、高彈鈦絲骨架、快速充電、親膚硅膠材質、高通旗艦藍牙5.2芯片、cVc雙降噪麥克風等等。

打開包裝,最先看到的就是耳機的主體,跟黑色的襯托渾然一體,配件放在下方的收納倉中。

配件包括一副隔音耳塞、一條Type-C充電線、說明書。
?
再來看看耳機細節(jié):

小米的骨傳導耳機,體積非常小巧,重量也僅有28g,比起我之前其他品牌的千元骨傳導耳機還顯得小巧,佩戴肯定也更加舒適,Xiaomi的Logo若隱若現(xiàn)。

小米采用的是創(chuàng)新的跑道型骨傳導振子,這也是骨傳導耳機的核心部件,它可以實現(xiàn)360°封閉式定向音腔,有效防止漏音,立體聲層次感分明。
左耳這里是一顆多功能按鍵,起到接打電話、控制音樂的功能。


它其余的按鍵和接口主要都集中在右耳部分,稍加記憶就可以進行盲操,物理按鍵也不會有觸摸按鍵誤操作的情況。
Type-C接口有橡膠塞覆蓋,加上機身的設計使它支持IP66級別的防水等級,跑步汗水和雨水都不在話下。

右耳后側的指示燈可以起到工作狀態(tài)的提醒作用。

得益于米家生態(tài)系統(tǒng),MIUI設備還可享受彈窗連接功能,彈窗自動顯示剩余電量。小米骨傳導耳機還支持雙設備連接,同時連接手機or手表,不用頻繁重置斷連,對于健身人士而言,簡直不要太方便了。
?
實際佩戴體驗

得益于它28g的小巧機身,它的佩戴體驗甚至好于我之前的千元骨傳導耳機,佩戴舒適且牢固,不論是跑步還是跳躍都不受影響,也不會成為運動中的負擔,即使戴著眼鏡也不會有異物壓迫感。
音質方面,骨傳導耳機不同于TWS無線耳機或者頭戴式耳機,聽得清、不漏音更加重要,即使是在嘈雜的環(huán)境,小米骨傳導耳機的聲音依然聽得比較清楚,而在安靜環(huán)境,它也幾乎沒有漏音,不會泄露隱私干擾他人,細細聽了一下,骨傳導耳機的聲音多集中在中頻,但是這款耳機還是能不錯的還原音樂中的大部分聲音,甚至高頻的一些細節(jié)。更不用說剛好是處在中頻的人聲通話等應用了,再加上cvc降噪麥克,通話過程中不論是聽還是說都表現(xiàn)得不錯。

另外讓我感到欣喜的一點,得益于高通藍牙5.2芯片的加持,它居然還支持APTX Adaptive規(guī)范,不僅可以支持更高規(guī)格的聲音傳輸,同時在功耗、延遲等方面也表現(xiàn)得更好,對于需要低延遲的游戲玩家,它也能勝任了。而在續(xù)航方面,12小時的續(xù)航能力,即使出門遠行一整天,也足夠從早到晚的不間斷使用,這也是TWS藍牙耳機達不到的單次續(xù)航能力。

科技產品,真的就是新的比老的強,用完了小米骨傳導耳機,再看看我的千元老耳機,已經感覺到廉頗老矣,小米這款耳機在重量造型、藍牙連接、續(xù)航、聲音都多方面都超越了之前的產品,將骨傳導耳機帶到了一個更新的層次,售價也十分合理。對于有運動需求,需要戴耳機同時聽到外界聲音,還有佩戴耳塞不適的朋友,這款耳機十分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