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劉克寧 拍案造山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書小童 成都報道)劉克寧,當代著名畫家,筆名阿寧,江蘇徐州人,北京中國畫創(chuàng)作中心主任,揚州八怪書畫院名譽院長。長期堅持創(chuàng)作,作品如林,在中國美協(xié)大展中曾獲金、銀、銅及優(yōu)秀獎,2008年被評為最具有升值潛力的30位畫家之一。劉克寧在中國畫壇素以三絕著稱,第一絕新疆人物畫,建國以降,擅畫新疆人物畫有三人,第一人梁黃胄,第二人葉淺予,第三人劉克寧。而三人各有特點,黃胄以多取勝,葉淺予以速取勝,而劉克寧不光以精取勝,還以線條流暢和線條情感取勝。第二絕蘇東坡人物畫,劉克寧獨愛東坡先生,長期以蘇東坡為素材,畫有大量蘇東坡像,計有千余幅,先后辦過多次“問墨蘇東坡畫展”,今年日本東京美術館舉辦的國際藝術十人畫展中,劉克寧居首并獲大獎。第三絕長卷,可謂中國長卷第一人,主創(chuàng)210米大型歷史長卷《古運河回望圖》,40米《潞河盛漕圖》、212米《京門九衢圖》。

著名美術理論家孫克評價說:劉克寧在畫壇上是一位“學養(yǎng)兼?zhèn)?獨樹一幟”有擔當?shù)木竦漠嫾摇K嬑鞑咳宋镌谌珖袊嬚怪蝎@金獎,是繼黃胄先生以后的寫實新疆人物的優(yōu)秀畫家:他主持主繪了當今中國最長的歷史長卷,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肯定:他傾心著力表現(xiàn)歷史傳統(tǒng)文化,成為描繪問墨蘇東坡的第一人。劉克寧在畫壇以“劉大膽”著稱,創(chuàng)新是他的唯一特色,比如人物畫以皺入線,山水畫以線為皺,其獨到筆法令人嘆為觀止。


2021年至2022年,各地封城之際,劉克寧推出一批青城山山水畫,在2022年4月北京畫展,2022年7月山東泰山畫展以及山東畫報出版“劉克寧山水專輯”后嶄露頭角,引起畫壇躁動,議論紛紛。劉克寧在承接傳統(tǒng)山水技法基礎上再行革新,即有傳統(tǒng)筆墨又有現(xiàn)代意識的深刻植入,這批山水畫半工半寫,以書入畫,金石融墨,構圖高遠,章法大膽,凡閱人無不拍案叫絕。

昔岳武穆說“兵法之妙,存乎一心?!倍鴦⒖藢幍臅嬇c兵法有異曲同工之處,他新創(chuàng)的山水畫法匪夷所思,大膽留白,白不是留的,用實格切出,逼仄空間導以氣眼,林木簡寫,巉巖飛線,“筆法之巧,皆其妙也?!逼洚嫹ǔ胃吒?在滿幅雕塑感一般的飄逸之風后面,充溢著扎實的基本功和文學底蘊,實屬千年繪畫之革命。如朱耷之哭魚,如任伯年之清奇,如齊白石之洋紅,如李可染之高光,我們稱這種畫法叫現(xiàn)象級筆法。


劉克寧的新山水畫以書入畫,以皺入線,以點入染,以空入實。筆格突兀,小小一二切白,大起大落皆有章法,這種鮮活生動的畫法,在中國畫壇別鑄一格,靈氣逼人盎然紙外,如一匹黑馬異軍突起,仿佛濁世突然涌出的清流,蕩氣回腸,這種劉克寧式的水墨試驗實在可貴可喜,可賀可贊!

劉克寧說,“中國水墨,是東方文化最高級的代表,高在于它的提煉,在于它的單純,簡潔,控制落筆到宣紙,畫家這一套繪畫動作整個是氣功的感覺,一氣呵成,把整個氣運在腕上,最后落筆成型,用中國書法的精神,去寫,在宣紙接觸當中產(chǎn)生的線,點,皺,染,這些都記錄了畫家的情感,情感的流動,這是一種意境,把詩的意境加進去了。好的中國畫是有靈魂的,好的筆墨是有情感的,中國畫是活的,有內(nèi)在的想象力”。


劉克寧青城山這一組山水畫,高低凹凸大不同,調(diào)式靈秀可為仙。古人曰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青城山這批畫甫出,畫風清朗,咫尺之間,騰轉(zhuǎn)挪移,方寸拿揑,機巧萬變,山石林木收縮自如,切割的空白鑲嵌在山石林木房舍之間,讓人瞠目結舌,額顫汗汵,人人叫絕。關漢卿寫過“打碎你”,“如今刀子根底,我敢割得來粉合麻碎”。沈從文寫過“抓一把泥土,捏兩個泥人,將咱倆一起打破,再捏一個你,再捏一個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边@說的就是第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劉克寧巧妙將現(xiàn)實與創(chuàng)想融合一起,即是現(xiàn)實,又是虛幻,現(xiàn)實高于虛幻,虛幻高于現(xiàn)實?!膀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種大膽原創(chuàng)嘗試,是我們久久追尋又久久追尋不到的美學境界。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每個人都講創(chuàng)新,都渴望創(chuàng)新,可是創(chuàng)新多么奢侈,何其艱難。劉克寧貴在創(chuàng)新,這是他堅持創(chuàng)作最為難能可貴的原動力。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劉克寧的山水畫有俳意,自俳句成,五百年來有幾大俳句名聞遐邇,為世人推崇。一曰小林一茶“小蒼蠅,不要打,它在搓它的手,搓它的腳”,一曰正崗子規(guī)“你走我留,兩個秋”,一曰梵高“江戶黑水高青瓦,古樹梅花齊天平”,一曰龐德“濕瀌瀌枝條上黑色花朵,人群如幽靈一般顯現(xiàn)”,一曰泰戈爾“天上沒有痕跡,老鷹已經(jīng)飛過”。在詩歌里面,俳句是世上唯一具有神意的詩句,而看了劉克寧山水畫之后,我們要說,中國畫里面唯一有神意的是劉克寧。建國以來,中國山水畫可能會有三個人留在歷史上。一個是傅抱石,變畫為皺,鬼斧神工。一個是李華山,變實為虛,難中之難。一個是劉克寧,變皺為線,顛覆玉案。

在中國,最美的山水是巴山蜀水,最好的文人是司馬相如,最好的詩人是陳子昂,最好的將軍是巴曼子,可是至今西蜀巴川沒有畫派,豈非咄咄怪事?惜乎造化弄人,筆下江山,劉克寧畫出了他心中的蜀山,今日之蜀山從此登堂入室有了江湖地位。
丹青意造本無法,畫由心生。幾十年來,劉克寧潛心書畫創(chuàng)作,用書畫為民族文化添磚加瓦,用自己的學識和創(chuàng)造為傳承作貢獻,筆墨行云間,處處有風骨。

鑒于劉克寧在中國書畫藝術上的杰出成就和為國際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卓越貢獻,經(jīng)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發(fā)展中心、歐洲集郵協(xié)會、山水丹青國際藝術中心、藝術財經(jīng)雜志等國際權威機構組織推薦,聯(lián)合國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基金會授予劉克寧“國際和平藝術家”榮譽稱號。這不僅是對藝術家杰出成就的肯定和贊譽,也是對世界和平的深切呼喚!

“噫吁乎,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是呵,中國畫之難,也是難于上青天呀?!拔:醺咴铡?盼青山,青山不應,盼大河,大河不清。濁流滾滾,世風日下,催人為獸,逼良為娼。一幅青城山,一幅中巖寺,蕩滌塵埃,讓我們看到依稀曙光。中國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創(chuàng)作和繪畫上,我們要跟上劉克寧的步伐,嘗試,嘗試,再嘗試,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再創(chuàng)新,趟出一條中國畫的新路,鑄造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螢火雖小,可燭黑暗。秋風蕭瑟,疫情漫漫,看劉克寧的第四絕山水畫橫空出世,有感而發(fā),感慨不已,特匆匆草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