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醒了?美軍高官跑到新德里挑撥離間,招來叫罵聲

文/刺客
印度不但是被西方所認可的所謂“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同時更是美國所謂“印太戰(zhàn)略”的一個關鍵節(jié)點。所以,即便印度在烏克蘭問題上讓美國不省心,但出于牽制中國的需要,美國對待印度的態(tài)度,顯然要比對待其他盟友或者伙伴更“寬容”。
印度至今仍不愿意終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美國雖說一百萬個不樂意,但還是得放下身段拉攏印度制衡中國。據(jù)環(huán)球網(wǎng)9日報道,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弗林日前在訪問新德里期間,渲染中國在中印邊境軍事基礎設施建設“令人擔憂”,并聲稱中方在邊境附近集結和加強軍事部署是“破壞穩(wěn)定”。
根據(jù)印媒的報道,佛林發(fā)表上述煽動性言論,指的就是印度所謂的“拉達克”地區(qū)。顯然,作為美軍高官的弗林,跑到印度不干正事,專門就中印邊境問題指手畫腳。他就是存心要制造中印兩國之間的矛盾,最好就是能夠挑起這兩個人口大國之間新的一場軍事對抗。
對美國來說,印度這個新晉準盟友近段時間以來是越來越不“聽話”。即便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英國等國的領導人或者高官,走馬燈似地訪問新德里,輪番對印度進行拉攏和施壓,也無法迫使這個國家新德里公開反對俄羅斯。甚至,在美國呼吁國際盟友和伙伴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之際,印度卻大量進口俄羅斯石油和煤炭,成為了支撐著俄羅斯對抗西方制裁的一大支柱。。
更讓美國感到沮喪的是,自中印邊境重新恢復平靜之后,新德里的對華政策已經(jīng)發(fā)生很大的轉變。至少,印度近期雖說仍參與四方聯(lián)盟框架內的各項活動,但在參與針對中國的軍事挑釁活動方面,印度變得遠不如以往那么積極。
所以說,弗林這時候到訪印度,并就中印邊境問題對新德里進行“說教”,這只能進一步暴露出美國對華政策的焦躁和無奈心理。否則的話,美國的高官們就用不著見縫插針利用每一個場合,不管合不合適都要將中國議題搬出來渲染一番。
其實,中印關系如何發(fā)展,是美國的弗林們所無法決定的。而弗林在這種場合公開挑撥中印關系,并不是想幫助印度做點什么,而是試圖將印度推向其反華最前線當炮灰。印度如果沒有辨明是非的能力,一直被美國人牽著鼻子走,最終將會落入到與日澳等附庸那樣,永無出頭之日。
對于美國在中印邊境問題上的挑撥企圖,印度人早就看清美國的險惡用心。印度外長蘇杰生日前在一次論壇中就已經(jīng)明確表態(tài):“印度有能力管理中印關系,中國也不需要世界其他地區(qū)的先例來決定如何與印度的接觸。印度不需要在一場沖突中進行交易,以換取在下一場沖突中獲得幫助”。
新德里高層對華政策回歸理性,帶動國內輿論也朝著正確的路線走。所以,弗林在新德里發(fā)表針對中印關系的煽動性言論,得到的不是印度網(wǎng)民的積極響應,而是招來一片的叫罵聲。據(jù)環(huán)球網(wǎng)9日報道,一些印度網(wǎng)民在推特上直言弗林此舉“就是在拱火,只要對他們有利,他們就是散布恐懼的大師”。還有人提醒印度政府:“小心美國人正在中印之間制造烏克蘭-俄羅斯那樣的局面”。
顯然,印度對于美國在中印關系問題上所提供的“支持”,已經(jīng)不再感興趣。因為在過去幾年間,印度人早已經(jīng)領教過美國政府的自私和貪婪。曾經(jīng)遭到過美國套路的印度,吃了太多的啞巴虧。他們不大可能再相信美國的甜言蜜語,更不愿意像烏克蘭那樣淪為大國對抗的炮灰。
所以,不管弗林在印度使用什么手段,但想要借此制造中印新一輪邊境對抗,恐怕已經(jīng)不可能。畢竟,印度既然可以為了捍衛(wèi)自身利益拒絕跟風反對俄羅斯,就不大可能會以犧牲自身安全為代價沖到反華最前線。中印邊境問題就是兩國之間的問題,任何第三方的介入,只會增加問題的復雜性和危險性。顯而易見,印度人似乎已經(jīng)意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