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吃糖,吃肉,日常三種行為,哪種更容易產(chǎn)生濕氣

很多人都覺得,濕氣重就是脾虛了,但其實不光脾虛會導(dǎo)致濕氣重,其他臟腑虛了,也會產(chǎn)生濕氣,甚至是你平時喝水,吃糖,吃肉了,也一樣生濕,而且吃糖吃肉比喝水更容易生濕!

很多人都覺得水濕就是水,所以喝水多應(yīng)該更容易生濕?你要是這么想,就錯了!我們喝進(jìn)肚子的水會變成津液,這津液可不是水濕,那水濕是咋來的呢?就是身體里的水液代謝、輸布出問題之后,水聚在一塊了形成的,而脾主運化水液,所以在水液代謝中,脾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但你要是吃太多甜的了,那就會傷脾,而且這些甜的東西比較滋膩,黏黏糊糊的會影響脾工作,所以脾運化水液的時間就會變長,那要是本身你脾就虛,再總是吃很多甜食,比如奶茶,可樂雪碧,或者是蛋糕之類的,去加重脾的負(fù)擔(dān),那時間長了,脾就虛了,一虛水液運不出去就會停在身體里變成痰濕,所以不想濕氣重,就少吃點高甜的東西。
其次,再說吃肉。這里的肉說的是肥肉這種比較油膩的東西,你想想看,就只是甜食這種稍微有點滋膩的,脾運化都費勁,更別說直接就是油脂了,那肯定更難消化,所以肥肉這種高油高脂肪的東西吃多了,脾的負(fù)擔(dān)就更大,一大脾就虛,那它就不干活,那你身體里的痰濕肯定更多了,另外這痰濕在中醫(yī)就是脂肪,所以高油高糖的東西吃多了人就會胖,身體里痰濕也重。

最后再說一下喝水,正常情況下,你喝水適量了,那水就會變成津液去滋養(yǎng)你全身,但有的人他非要喝很多水,有時候還都是冰水,那一會損害脾陽,二會加重水液代謝,這水液代謝重了,身體就不愿意了,所以一部分水就運不出去,那就存在身體里變成了水濕。
所以總的來說,糖和肉這種高甜高油的東西會影響脾的運化,容易生濕,但喝水如果適量,不超過身體代謝能力,就不會產(chǎn)生濕氣。

那有的人說了,我甜的肉的都不咋吃,喝水也正常,那為啥身上還是有濕?
這可能就是因為你自身虛了,一個是脾虛,另外一個就是腎虛,因為腎主水,可以幫助水液代謝,排出水濕,所以要是這兩個臟腑虛了,那你身上就也容易生濕,脾虛的話平時主要會有消化不良,腹脹,犯懶等癥狀了,腎虛的話會有腰酸腿軟,尿頻尿急,夜尿變多等癥狀。

所以你要是濕氣重,想祛祛濕,就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是單純肥肉奶茶啥的吃多了,身體沒啥大毛病,那你少吃點,平時再用點健脾祛濕的中藥泡泡水就好,就比如茯苓,薏苡仁之類的;

但你要脾虛腎虛了,那就得健脾祛濕,補腎利水了,市面上中成藥有很多,像四君子丸,六君子丸還有參苓白術(shù)散,金匱腎氣丸之類的,不過它們側(cè)重點不一樣,所以這得根據(jù)你自己情況參考,如果不清楚自己情況,建議就近找專業(yè)醫(yī)生幫忙辯證。
那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nèi)容了,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