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的起源系列(六點重要說明)

從這一期開始,將為大家介紹我國的56個民族,另外還會介紹一下“未定族稱人口”。
大家好,我是孩子的百科。
文章將會選擇各民族的人口、起源、分布、語言、文字、服飾、飲食、風俗、信仰、圖騰等作為切入點,數(shù)據來源為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2020年第七次中國人口普查年鑒。

需要提前說明的幾點:
第一點,各民族起源地的特點。
1,絕大多數(shù)民族的先民都可追溯到先秦時期,很早就生活在這片華夏大地上了。
2,有一些從我國以外的地區(qū)遷入我國的,分成兩類。
第一類,遷入前就已經形成民族共同體的,比如:朝鮮族和俄羅斯族;
第二類,遷入前還是部落或者部落聯(lián)盟,遷入后才逐漸形成民族的,比如:柯爾克孜族、撒拉族、烏孜別克族等。

第二點,各民族起源和古代部族之間關系的特點。
1,一個部族發(fā)展成一個民族的。比如古代的室韋發(fā)展成蒙古族、吐蕃發(fā)展成藏族、巴人發(fā)展成土家族。
2,一個部族分化成多個民族的。比如五溪蠻分化成苗族和瑤族等。
3,多個部族融合成一個民族的。比如烏孫人、塞種人、月氏人融合成哈薩克族,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亞人融合成如今的回族。

第三點,如何確定民族。
這56個民族,是由解放初的400多個民族名稱,經過長期、大量的科學調查和甄別,才最終認定下來的。
這400多個民族名稱有自稱,有他稱,有同一民族的不同漢語音譯,有以居住地的地理得名,有以生活生產方式得名,有漢人遷入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后以職業(yè)得名等等。
確認的依據主要有文獻史料、傳說、譜牒、語言和其他各種有關資料,通過歷史學、民族學、社會學、經濟學、語言學、文化學、宗教學等多學科的分析研究,才最終確認。

第四點,父母不同民族,孩子的民族由父母雙方協(xié)商確定,且孩子的民族只能是父母其中一方的民族,不能來自于其他任何人的民族。
這個可能不好理解,打個比方吧,孩子的爺爺是漢族、奶奶是滿族、爸爸是漢族、叔叔是滿族;
孩子的外公是苗族、外婆是藏族、媽媽是苗族、舅舅是藏族,那么這個孩子的民族只能從爸爸的漢族和媽媽的苗族中選擇一個確認,而不能從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姑媽、舅舅姨媽中確認。

第五點,民族融合分化的規(guī)律。(戰(zhàn)爭和災難造成融合,融合而不融入造成分化)
戰(zhàn)爭、災難等原因會造成人口遷徙,然后與當?shù)孛褡迦诤?;融合后的人往往被視為血統(tǒng)不純,無法融入當?shù)兀蜁铝⒊鰜?,隨著時間推移,從而形成具備兩種民族特點或者發(fā)展出新特點的民族。

第六點,民族之間的關系。
我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而且各民族之間一直都是相互融合的,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種民族融合的過程也在加劇,這也說明不管什么民族,都是中國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這個系列的各期視頻根據各民族的人口數(shù)量,按照從少到多的順序,下期先解釋一下56個民族之外的未定族人口吧。
這期視頻就到這里,我是孩子的百科,歡迎點贊、關注、評論,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