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
地球表面的陸地自然帶可以分為森林、草原和荒漠三大類,一般來說水分是影響這三類自然帶差異的重要因素。森林自然帶多分布在濕潤地區(qū),草原自然帶多分布在半濕潤和半干旱地區(qū),荒漠自然帶多分布在干旱地區(qū)。從年降水量的角度來看,荒漠多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地區(qū),有些地區(qū)的年降水量甚至只有幾十毫米,更有甚者在南美洲西側(cè)的阿塔卡馬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足0.1毫米,曾經(jīng)連續(xù)91年滴雨未下,被稱為世界“干極”。

荒漠自然帶主要可以分為熱帶荒漠和溫帶荒漠兩大類,荒漠在世界上分布的范圍很廣,其中熱帶荒漠分布地區(qū)之所以降水稀少,主要是終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氣候干旱,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西亞、澳大利亞中西部、北美洲副熱帶西部地區(qū)等地;而溫帶荒漠分布地區(qū)之所以降水稀少,主要是由于深居內(nèi)陸,距海遙遠,海洋水汽難以進入,其中亞歐大陸的中部地區(qū)最為典型。

世界自然帶分布圖
從荒漠自然帶的角度來看,世界上最大的荒漠是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總面積約為906萬平方千米,是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的27倍多。撒哈拉沙漠的氣候條件十分惡劣,是世界上最不適宜生物生存的地方,不過,還有一種廣義的“荒漠”理解,那就是從降水稀少植被荒蕪的角度來看,凡是符合這一條件的地區(qū),都可以稱為荒漠。

這樣一來荒漠除了我們常見的沙漠、礫漠、泥漠和巖漠之外,還有冰漠,也就是由冰川覆蓋而成的荒漠,主要分布在格陵蘭島和南極大陸上。南極大陸幾乎都被冰川覆蓋,從而形成了平均厚度在2000米以上的大陸冰蓋,總面積達1398萬平方千米。雖然,南極大陸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固態(tài)水,但是由于常年受極地高壓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加上極地東風帶的風向由內(nèi)陸往海洋吹,使得控制南極大陸的極地氣候極為干旱,年降水量僅為30毫米左右,在靠近極地的地區(qū),年降水量甚至不足5毫米,可謂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區(qū)之一,絕對稱得上是由冰川形成的荒漠。如果從廣義的荒漠角度來看,南極大陸冰蓋就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荒漠。

南極冰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