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中年大叔電商創(chuàng)業(yè)記錄(第一天)


就把今天定為第一天吧,用來記錄一個80后中年大叔的電商再創(chuàng)業(yè)歷程。
中年負債再重新創(chuàng)業(yè),還是選擇電商,沒有任何的資源積累,只有以往的國內(nèi)外電商平臺的些許經(jīng)驗。經(jīng)驗已經(jīng)脫軌了幾年,重新開始也許很難,但也是在努力自救了,爭取早日上岸吧。
前些日子一直在整理思路,因為要做的東西很多,就想著要怎么樣把這些事情都串聯(lián)起來,以達到最佳的效率。
目前梳理如下:
一、國內(nèi)電商:
某淘和某多,平臺只有兩個,但類目較多,所以店鋪個數(shù)也會多些;
某東的成本較高,留待之后看有合適的品類再去開店。
二、跨境電商:
東南亞的利潤普遍較低,平臺做跨境店鋪的話流量也不好,做本土店鋪的話成本也比較高;
歐美的利潤高一些,但成本也高,所以暫時先從社交APP如TK,F(xiàn)B,INS等入手先看看情況。亞馬遜做FBA和TK成本也要高一些,最多有可能先注冊一家速賣通試試。
三、還是先從社交類app上面先看看流量和引流情況如何,再考慮跨境電商下一步的計劃,看是做獨立站還是其它平臺再增加。
目前就這么多吧,這些都有挺多的工作量了,賬號注冊,app和平臺熟悉,都夠做一陣子了。
準備開始后,突然間感覺元氣滿滿,似乎又回到二十幾歲年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