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天佑兒童醫(yī)院:警惕!家長絕對不能忽視的孤獨癥共患??!
孤獨癥除了社會交往障礙、溝通交流障礙、刻板重復行為3大類核心癥狀外,患兒還常常伴有多動、注意障礙、情緒不穩(wěn)、自傷、沖動攻擊等癥狀,這些癥狀可能僅僅是患兒存在的非特異表現,也可能是其他的一些,不能單獨用孤獨癥解釋的癥狀或疾病,即我們稱之為孤獨癥的共患病,(與孤獨癥共存的疾病),它們與孤獨障礙核心癥狀一起對患兒預后,產生更加嚴重的影響,孤獨癥共患癥狀。

1、孤獨癥共患 · 情緒和情感障礙
孤獨癥所共患的情緒和情感障礙包括社交焦慮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驚恐障礙,抑郁癥和雙向(抑郁和狂躁)障礙等。其中,社交障礙最為常見,因為對于孤獨癥人士而言,導致壓力最大的事情就是人際互動。抑郁癥和雙向(抑郁和狂躁)障礙在年齡較小如幼兒園和小學階段也許不多見。但到了青少年時期或以后就很容易出現,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情緒起伏以及嗜睡和沒胃口等軀體化癥狀,有些患者會表現出攻擊行為、酒精或藥物的濫用等,個別甚至有自殺想法或自殺行為。

2018年,加拿大皇后大學的三名研究人員,在對ASD和抑郁癥相關的研究文獻進行分析總結發(fā)現,孤獨癥人士發(fā)生抑郁的概率是普通人的4倍。共患情緒障礙是孤獨癥青少年及成人的突出問題,注意預防和早期識別、早期干預顯得非常重要。
2、孤獨癥共患 · 多動癥
多動癥是孤獨癥常見的共患病。孤獨癥兒童常常給我們的印象是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孤獨癥被誤診為多動癥并不少見。事實上,孤獨癥譜系(ASD)與多動癥(ADHD)是不同的疾病,但卻常常并存。對于共患多動癥的孤獨癥患兒來說,他們會更難安坐,更加不受控制,也難以維持注意力來學習和接受培訓。一些兒童會因為學校過度的紀律和課程要求導致學習困難,教育訓練和認知學習的效果會受到較大的不利影響。

不及時發(fā)現共患病的危害

01.延誤對孩子的診斷
共患病可以掩蓋或者遮蔽孤獨癥本身的核心癥狀,使得診斷延誤。譬如,一些孤獨癥患兒尤其是高功能孤獨癥或者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可能以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攻擊行為、情緒問題(如焦慮、抑郁或恐懼等)或者怪異行為作為主訴就診。
02.影響干預效果
共患病本身的處理能影響孤獨癥教育和訓練效果。譬如,對孤獨癥患兒不穩(wěn)定或暴躁的情緒不加以處理就難以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相反,對伴隨的多動和注意力問題進行良好的控制后,患者在校的表現及學業(yè)成績可以得到提升。
03.影響預后判斷
共患病是否得到及時的識別和有效治療是影響孤獨癥患者預后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如果他們的一些并存的問題尤其是精神癥狀或情緒問題未得到早期發(fā)現和干預,勢必會影響到他們將來學習的方方面面,包括交友、學業(yè)、就業(yè)、家庭功能以及生活質量。
3、面對以上危害我們可以怎么做

1.識別這些疾病是孤獨癥的共患病,這樣就可以避免漏診或者誤診而導致患兒錯失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機會。
2.對共患病進行評估。共患病的評估能讓我們更加全面的了解患兒的需要,從而制定更加全面或完整的干預計劃。
3.無論是家長還是醫(yī)護工作者應對孤獨癥的共患病予以足夠的重視,力求做到早識別、早預防和早干預。
[部分圖文源網絡 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