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未必是保守的,但惡一定是激進的: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的十大區(qū)別
善未必是保守的,但惡一定是激進的: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的十大區(qū)別
2022-01-08 08:38:07欄目:轉(zhuǎn)載

1
?
0
?
0
善未必是保守的,但惡一定是激進的: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的十大區(qū)別
然而IBPT?
2022-01-08 08:31
作者先知書店

善未必是保守的,但惡一定是激進的: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的十大區(qū)別
策劃:先知書店
文:白格爾、屏營
在如何改造社會這一問題上,一直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潮:第一種,認為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社會是多元化的存在,因此,對任何改天換地,要在人間建造一個整齊劃一的“理想國”的激進變革,始終保持警惕和反對,在思想譜系中,這是保守主義;
第二種,迷信人類的理性能力,尤其是那些“卡里斯馬”式的人物,認為可以在他們的帶領下,按照一定的計劃和步驟,消滅舊世界,建造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在思想譜系中,這是激進主義。而后者,正是歷史上無數(shù)災難的始作俑者。為此,先知書店提煉了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的十大主要區(qū)別,供參考。
1、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保守主義源自超驗的信仰與自由的靈魂,認為人生命的意義,是通過創(chuàng)造,去榮耀心靈深處的信仰。
激進主義源自對理性的過度崇拜,人存在的意義,是讓宇宙萬物屈從于“改造者”的意志,將現(xiàn)實世界打造成一個“美麗新世界”。
2、如何看待人性?
保守主義認為人類的問題,在本質(zhì)上都是人性的問題。人既沒有天生的美德,也沒有天生的罪惡,善和惡的可能性都潛藏在人性之中。
在激進主義看來,人性就像一張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紙,必須用強制的手段來改造。不是像“禮教殺人”一樣不惜任何代價的使人向善,就是像“納粹”一樣通過惡來消滅“惡”,不需要有任何憐憫之心。
3、人類因何進步?
保守主義認為無論是自然還是社會,都依賴演化產(chǎn)生的,社會的一切變化只能是漸進的、零星的,一旦違背自然的法則,改天動地,自然就會向人類報復,文明的發(fā)展就會停滯,甚至是倒退。
在激進主義看來,歷史是線性發(fā)展的,新必勝舊,人定勝天。任何新事物均是舊事物向更高級、更完滿的發(fā)展。
4、社會秩序是如何產(chǎn)生發(fā)展的?
保守主義認為人類的社會秩序是由民間自由自愿形成的,人類的理性具有局限性,人類不可能憑空設計出一種新秩序。
激進主義人為的消滅了民間自治、自發(fā)的傳統(tǒng)。因此,建立在國家機器上赤裸裸的暴力,就成了維持秩序的唯一手段。
5、是向前看還是向后看?
保守主義認為,現(xiàn)在的人,無論多么高明,其實都是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傳統(tǒng)是人類最重要的智慧來源,解決問題更多的只能依靠經(jīng)驗和模仿,而不是創(chuàng)新。
激進主義認為,不需要根據(jù)實際狀況來看待,根據(jù)頭腦中抽象的尺度與理論,就可以解決問題,只有全新的理論,才可以解決全新的問題。
6、社會的改革之道是什么?
保守主義認為持審慎的態(tài)度,比不分青紅皂白地贊成或反對要好。真正的保守只能在合理的變革中實現(xiàn),徹底摧毀舊秩序,只會回歸到比舊制度更為落后的制度。
激進主義認為,為了實現(xiàn)某種更為“崇高”的價值,可以摧毀一切阻攔它的舊制度,只有全盤激進的消滅傳統(tǒng)與社會組織,才能建設一個完美的世界。
7、政府的目的是什么?
保守主義認為政府的權力必須受到限制,要在制度上做最壞的打算,因為人性總是追求更大的權力,制度化的分散權力,才是人類自由最可靠的保障。
在激進主義看來,集中的權力可以使抱著良善的意圖的政治家,做出更大的貢獻,不需要有任何制度上的防范。
8、權威還是威權?
保守主義認為權威是必要的,但必須得到多數(shù)人的認可和自愿的服從,通過國家的權威與民間的權威相互制衡,才能保護個人的自由和權利免遭他人侵犯。
激進主義認為社會不應當存在阻礙政府的權威,即使有也應成為政治權威的附庸,政府的權威無需建立在公民的自由、自愿之上。
9、市場經(jīng)濟還是計劃經(jīng)濟?
保守主義認為,市場自由(流通、兌換、競爭)是其他一切自由的保障,真正的平等只可能是自然權利上的平等。
激進主義認為政府應該全面介入經(jīng)濟,政府相信管控者的知識與能力,優(yōu)于市場自發(fā)自動的配置、調(diào)節(jié),管控要強制為每一個人,制造“最終結果”上的平等。
10、國與家是什么關系?
保守主義認為家庭是社會的基礎,是習俗與觀念最重要的傳承之所,正是在家庭內(nèi)部,個人才能受到最好的訓練和塑造,成為文明的人。
激進主義認為國家才是培養(yǎng)美德最偉大的課堂,家庭成員與國家的政治關系,要凌駕于家庭內(nèi)部的親緣關系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