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HSS7決賽譜705個人寫譜思路
注:本篇專欄僅僅因為筆者覺得寫了不發(fā)很可惜才發(fā)出來的,參考價值極其有限,且不代表筆者正常狀態(tài)下的想法,不建議閱讀
譜面預(yù)覽:BV1254y1A7LQ
寫在前面:
這篇專欄是筆者在寫CFHSS7決賽曲譜面之后略微失控的狀態(tài)下寫出了,盡可能保留了自己寫譜時候的真實想法,但是本專欄的內(nèi)容并不代表筆者冷靜下來后的觀點。本專欄僅僅是為了記錄筆者第一次參加CFHSS決賽的經(jīng)歷,里面的內(nèi)容大體應(yīng)該沒有什么含金量。本來不準(zhǔn)備發(fā)出來的,但是因為辛辛苦苦寫了五千多字不發(fā)可惜了就發(fā)了??傊@次因為初賽寫了八股的原因決賽滿腦子想著創(chuàng),然后因為經(jīng)驗不足翻車了,而且決賽的限時給我的壓力挺大的,寫到后面也已經(jīng)失控了。下次繼續(xù)努力!

不管怎么樣總之是盡力了,盡力去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了,成品我是比較滿意的,在里面加入了許多細節(jié)方面的處理,可惜貌似一部分配置雷到了幾乎所有人,就沒人注意到了。特意和初賽相反,采用了略微激進的寫法。不過個人也覺得這曲子情緒起伏如此大,不適合寫八股的常規(guī)譜,不然會比較缺契合度,也是需要一些略顯夸張的配置來加強表現(xiàn)力的。也許是我抓錯了細節(jié),也許是我對曲子的理解不到位,一切的問題都來源于實力不足。
?
曲子理解:
我覺得這首曲子還挺適合決賽曲的,做譜難度比較高,思路比較多樣,但是這同時也造就了一個問題,就是不同選手的思路可能會出現(xiàn)較大差異。拿到這個曲子后我大概意識到在音軌選擇合理的情況下,主要考點就是對于樂曲結(jié)構(gòu)的理解以及配置對于歌曲的體現(xiàn)。采音上感覺應(yīng)該不會過于刁難選手,所以一些細微的不規(guī)整的音我用了比較規(guī)整的音寫過去了。反復(fù)琢磨曲子許多遍之后得出結(jié)論,這首曲子的情緒起伏非常大,因此不同段落的難度想去做一個很大,甚至較為夸張的區(qū)分。配置和結(jié)構(gòu)方面決定先采用感性的方式把自己對于曲子的理解不做保留的體現(xiàn)出來,然后進行回放,打譜,再進行邏輯上的改進。最終的成品我覺得比較是比較能體現(xiàn)我對于曲子的理解的,這張譜的接受程度不高也就說明我的理解確實和其他人的偏差較大,不過個人覺得這張譜的段落處理和部分配置選擇是比較出色的。
?
玩線想法:
這樣一首很有情緒變化的曲子自然讓我想到去尋找適合玩線的段落,找了許久感覺并沒有很適合的段落,情緒起伏的部分用配置和變速足以體現(xiàn)。唯一一個比較想玩線的地方是整個曲子的最后部分,但是礙于時間原因沒有辦法構(gòu)思出比較好的演出效果,于是只是用了一個加速就此作罷。其他選手的譜里個人認為714開頭的玩線比較有趣。其他的部分在看了其他選手的譜面,了解了實際玩線的效果后,感覺還是不玩比較好
?
配置想法:(每張圖片后的文字是對于這張圖片的解釋)

開幕的note,不知道為什么寫歪了,沒有對稱,我自己都沒檢查出來,最后是在截至之后一個小時發(fā)現(xiàn)的,就有點尷尬了
開始本來在斟酌開頭要不要半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個音居然不在正拍上,那就沒得選了,原速寫

開頭右邊有非常細微的音,反復(fù)斟酌之后還是采上了,并且和接下來的鋼琴做了分離,區(qū)分了強度。接下來的鋼琴采用從左往右寫出漸強加上滑奏的感覺

四分重音加上十六分鋼琴,再加上大體的旋律走向,很難讓人不想到類fol配置,這里考慮到旋律走向的問題,把fol版配置修改了一下,考慮到實際的手感以及擋手問題,最后四分note采取了這樣的擺法,也沒有選擇用點鎖突出后屏的重音

這邊下面的雙押貌似有個偽雙,仔細斟酌了很久決定不用點鎖采出,左上的紫色鎖鏈采了背景音,考慮到之后段落的配置,為了避免觀感較空而采上的,實際效果個人不是非常滿意


類似于psy的段落?采用了比較意識流的采法,重點突出新音軌進場的感覺,做了一些加強

比起前段,這一段的音樂逐漸穩(wěn)定下來,所以和意識流做對比使用了非常規(guī)整的寫法,規(guī)整的較為夸張到上下屏的配置在同一x軸出現(xiàn),右手三顆保持不變,其他地方混入較為重要的音軌。原來寫的時候覺得這里的思路非常不錯,現(xiàn)在覺得可以改進,特別是左下角的部分有一些地方采的東西混的比較模糊,不夠清晰

這是雷到許多人的一個地方,下面講一下我的思路。首先是線速的選擇,我比較贊同kima對于歌曲的理解,就是說ABABC這樣的段落,A半速,BC保持原速。在我看來特別是這里的A和B段,情緒起伏極大,不僅需要配置做出徹底的區(qū)別,線速的區(qū)分也是必要的,所以個人覺得這里變速是最契合的。選擇這里半速是因為這里的整體氛圍其實沒有太輕快的感覺,音雖然較輕但并沒有跳躍感很強,整個的氛圍都是莊嚴(yán)的,區(qū)別在于B段做了更為夸張的情緒渲染,所以整體的思路是A段半速凸顯旋律,寫的非常簡單,B段原速,拉高難度,寫一些夸張的配置,體現(xiàn)情緒的升高。C段使用原速,配置和難度保持和A段一致,同時體現(xiàn)與A和B的區(qū)別。
這個鎖鏈?zhǔn)窃趺磥淼哪?,個人認為半速寫,特別是寫這種地方,音高擺位是極其重要的,優(yōu)秀的音高擺位可以在潛移默化里讓玩家的游玩體驗變得更好,所以這里其實就是四分分一條鎖鏈,重點抓住音高走勢,間距保持一致讓擺位更加工整,直接舍掉鼓突出旋律
?
不過這里最終的效果確實差強人意,過分注重音高導(dǎo)致游玩體驗非常糟糕,沒有那種演奏感,如果說半速寫A段一定會在寫譜中遇到類似的問題的話那可能原速寫也是非常好的選擇,不過還是得要做到非常明顯的配置區(qū)分段落

B段,努力下了較大的位移,想增加一些重擊的感覺

B和C的銜接處有兩個16分鋼琴重音,和前一組16分做出區(qū)別,走勢向著邊上去,增大手的移動,不過感覺可以有更好的處理

半速銜接到第二組ABAB,這里音高略微向下,note采用了逐漸靠攏的寫法體現(xiàn)緊張感。第二段A的鼓組比第一段A要強,為了做出區(qū)分,所以選擇了用點鎖混入四分鼓,以及把鎖鏈拆成八分一個,同時依然保持不變的音高擺位

這個地方擺的有失水準(zhǔn),主要是為了下一屏讓位置,然后不小心這里碰到了點鎖,就很糟糕

這里和前一個B段做出對比,進行了采音的變化以及配置的加強,手感方面有待斟酌

這邊四分沒有音,但是又要混鼓,就尬住了,確實是我比較不知道怎么處理的一個地方



后面一段重點體現(xiàn)旋律走向,選擇了以鎖鏈為主干的寫法,加入了很多個人比較喜歡的雙鎖鏈寫法。后面考慮到手感問題改成了紫鎖,不過這一段確實雙鎖含量略微有點高,主要是音的類型接近,不想換配置來寫。所有的直鎖鏈也是按照音高來寫的

休息段,依然是音高,為了觀感稍有妥協(xié)。休息段刻意寫的非常簡單,為了突出和前后段落的對比

又是雷人配置,而且4-23里也寫過這個,直接報身份證了屬于。寫這個東西的想法就是覺得,前面有三個很重的搓碟音,于是用這種密鎖來寫,鎖鏈的方向和搓碟音的起伏保持一致,后面的雙鎖連本來是只寫了一個,反復(fù)斟酌之后覺得這邊的音確實超級重,曲子就這樣沒辦法,就寫雙鎖了。這里寫這么夸張的配置是為了和前面做出明顯區(qū)分,用一個難度不高但是比較有張力的配置讓玩家知道一段情緒極高的高潮要來了,同時因為接下來兩屏比較空,所以選擇在這個地方加密度,個人覺得這個東西確實有些嚇人,雷到人比較正常,但是契合度是有的


旋律感很強的一個高潮,用了比較頂?shù)呐渲脕眢w現(xiàn)旋律,依舊是音高擺位,雙押體現(xiàn)重音,整體的擺位呈塊狀,因為想體現(xiàn)一個分組的感覺,因為想寫這個配置所以note擺的比較開,整體的擺位可能就稍顯擁擠。整體手法設(shè)計是避免三縱的寫法,但是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這段貌似雷到了不少人

全譜最雷人的一個配置,但是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配置,完蛋了.jpg
這個配置其實反復(fù)斟酌了很久,改了很多版,最終確定下來的這個是我反復(fù)打了許多次之后覺得手感與表現(xiàn)力都極為符合預(yù)期的一個配置
來說一下怎么寫出來的,這里著重想突出的是十六分二連,兩個音都很重,第二個尤其重,本來打算是雙押click接flick,但是覺得flick的手感和這里的音契合度不是很好,這里更多是一個砸的感覺,并且有一個明顯的音高跳躍,于是我就構(gòu)思了一個跨度較大的砸琴動作,突出第二下的砸,就用了雙押來寫,前面為了強制一個位移就用了hold來鎖手一下,然后正好接上一個跨度較大的移動。這個配置我是很喜歡,但是心里想這個東西應(yīng)該打起來擋干凈了,結(jié)果打了幾遍居然發(fā)現(xiàn)不擋,反復(fù)確認后就留著了,然后上面那一組為了不遮擋本來是位移寫的小了一些,后來發(fā)現(xiàn)沒問題,就根據(jù)音強弱的變化把位移加大了。這個配置看起來比較夸張,但我甚至覺得實際打起來的強度還略有欠缺,不知道還能再怎么夸張了。另外也是考慮到往后下面有一個高音,那個音肯定不能省,但是不知道擺哪里比較好,有點尷尬,反復(fù)斟酌之后就寫成了現(xiàn)在這樣。打譜檢查的時候這段是我關(guān)注的最細的一段,但是真的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手感上的大問題,就保留成現(xiàn)在這樣了。


這里的分屏轉(zhuǎn)圈個人覺得寫的比上一組分組配置要好許多,依然是一樣的思路,音高擺位加上雙押重音,同時加上了鎖鏈做一個加強,位移擺的比較靠邊也是做一個加強,個人覺得這段寫的是比較出彩的,唯一就是第二張圖左邊上面那顆note略有遮擋嫌疑,不過問題不是很大(感覺這個比之前那個逆天配置要擋,和看著完全不一樣)

接下來一段情緒稍弱,配置強度略微降低,但依然重點在突出旋律,這里為了手序的考慮把左上角的hold加長了,打起來沒什么問題

依然是音高,下面這條用了紫鎖是想和前面的點鎖采的音做出區(qū)分


接下來的休息段依然是寫的非常簡答,音高擺位,抓了靠近屏幕中間較為有特色的音,屏幕邊緣的音舍掉了,三組音不同,用了不同的配置來體現(xiàn)。個人比較不能接受這里把背景的16分全采出來,感覺這樣的話譜面密度會破壞掉休息段的氛圍

到副歌的過渡段很快就來了,這里是hold采了反拍的那個音,這里因為音樂一直是漸強,變速的時機可以有多種選擇,我的選擇純粹是為了便于接下來配置的體現(xiàn)。這里中間的點鎖比較雷人,用點鎖寫出來一個是為了區(qū)分出這個在這一段里都比較與眾不同的三個音,另一個是考慮到后面為了手感必須寫紫鎖,于是就這樣處理了

到副歌的過渡段,依舊采用了比較簡單的寫法

副歌段情緒較高,難度按照結(jié)構(gòu)來說需要做到全曲最強,但是副歌比起前面的一些段落實際是比較規(guī)整的,所以采用了難度較大,但是比較有跡可循的擺位,同時所有地方有刻意的去加難度。采音方面則是主要采旋律和鼓,旋律強的地方擺位盡量按照旋律的走向來,鼓強的地方則是用一些flick和二縱來凸顯。

例如這一屏的配置是根據(jù)旋律的走向?qū)懗龅?/p>

這個樓梯與音樂的契合度并沒有很到位,主要想法是這一屏按旋律分成兩組,但是又需要比起上一段再有一點加強,于是就寫了樓梯

這里24分聽感較為明顯,同時音樂略微有所放緩,所以采用了跨度較大的擺位,以及不及前段的密度

這里的鎖鏈按道理來說應(yīng)該寫click,但是為了難度以及譜面整體考慮就寫成了一條段落過渡的鎖鏈


整首曲子給我印象最深的音,一個就是前面逆天配置的那個重音,還有一個就是這里,這里的設(shè)計也是想突出重音,感覺上有點結(jié)合了前面那個逆天配置以及之前的分屏轉(zhuǎn)圈的思路。這里的兩段之間做了加強。其實第一段不想寫點鎖的,但是因為配置的原因,第二段不好再加強,為了寫出區(qū)別只能寫了點鎖


兩段之間的地方有個很重的鼓(?
這里是24分接16分,為了突出強度寫了二縱,而后的第二段則是旋律音,比起第一段強度略降,因為音的原因所以選擇了個人認為比較契合的窄交互




后面這一段連續(xù)的十六分,給我感覺是比較自由的,于是刻意避免了全寫交互,用了紫鎖,點鎖,交互,去做一個漸進的處理。鎖鏈依舊是按照音高擺位,果然原速會比半速觀感好很多
第二張圖的上行屏我覺得旋律明顯是有斷開的,所以那邊沒有采上

過渡到結(jié)尾段的地方,這里思考了比較久的是最底下這個鎖鏈,因為不知道這個音具體應(yīng)該怎么抓,所以苦惱了很久,感覺找不到契合度比較好的配置,最后就寫了雙紫鎖,算是突出這里的強度,但是也沒有寫點鎖,因為覺得這一段的強度不適合寫二縱

后面這個結(jié)尾段明顯和開頭呼應(yīng),所以配置直接抄了過來,想著需要讓玩家意識到這里明顯的一個復(fù)現(xiàn),于是沒有去關(guān)注這里和開頭有哪些細微的差別,直接用了一樣的配置




這里和開頭一樣,但是每兩屏后面又多加了兩屏不同的段落,所以采用和開頭相同的段落寫在相同的位置,插入的段落則插在中間自由發(fā)揮,這樣的思路。
和開頭相同的段落里,上行屏的鎖鏈采的是聽感略微明顯的背景音,同時通過鎖鏈的走向體現(xiàn)出長音旋律的起伏。插入的段落則是按照個人的體感在較強的地方加入了一些二縱。第四張圖的上行屏是音高擺位,體現(xiàn)一個漸降感


這邊的提琴貌似是實錄,我是開著32格線然后對著音頻文件采的,希望采的還算準(zhǔn)確,不過個人覺得這種誤差沒什么大問題。這里寫click的原因在于想突出這里獨奏的一個演奏感,因為這里的音很重要,所以想用反饋比較強的配置來寫,音押來打感覺并沒有什么問題。擺位依舊是按照音高,漸漸升高的感覺,最后的高音hold特意往很邊上寫,不過好像這個音也不在格線上,我也不知道具體應(yīng)該在哪里,就不細究了。個人覺得這段的反饋感非常重要,所以紫鎖,玩線并不合適,但同時需要保證難度不高,所以寫點鎖和flick也有點過頭。于是我選擇了寫click

這個呼吸聲有點尷尬,甚至好像也不在格線上,采不采都有點卡在那里,感覺采上就采上吧,畢竟后面這一段我把所有的音都抓出來了,漏一個也不好

這邊直接寫了fol,考慮到旋律走向比起之前那段斜鎖鏈的fol變種段落比起來更為契合原版,是每兩組重復(fù),所以直接寫了個左右對稱的fol,感覺契合度挺好的,因為很多人也都這么寫。四分note的擺放也是考慮了遮擋問題
(我截圖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這個鎖鏈也寫歪掉了,怎么會這樣,生氣)

最后這里著重凸顯了一下低音,就全部靠左,結(jié)尾那個音就用一個簡單的加速寫了
?
?
?
然后感覺上下行屏真的對配置有挺大的影響的,有一些配置因為上下屏的問題而放棄,有一些也是因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