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究竟是什么?羅永浩要進入,劉慈欣卻表示臉書的選擇并不對
最近相信大家聽到的一個最“陌生”的詞匯,就是元宇宙了。一下在科技圈和資本圈刮起了大風,國內(nèi)一些大型企業(yè)比如騰訊和字節(jié)跳動紛紛進入,國外如臉書、英偉達等也紛紛布局。甚至就在11月5號,羅永浩認為元宇宙就是下一個投資風口,所以宣布接下來會創(chuàng)立一家元宇宙公司。
那么究竟什么是元宇宙,距離我們又有多遠呢?

首先這個詞匯的來源,就是全球最大的社交平臺臉書宣布將公司名稱修改,而改過之后的名字,正是元宇宙的英文單詞的前綴。臉書表示接下來元宇宙將會優(yōu)先。
那么應該如何理解呢?

其實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出現(xiàn)在1992年科幻作家史蒂文森的科幻小說《雪崩》中有寫道:“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边@么來理解,就說明元宇宙是一個虛擬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
它并非是真實的世界,也不是非真實的世界,而是介于真實世界和非真實世界中間的平行世界。也就是說,利用某種科學的途徑,讓人的自身意識進入到元宇宙,我們?nèi)祟愂钦鎸嵈嬖诘模蛇M入的區(qū)域是計算機模擬的虛擬世界。

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我們身處在宇宙之中,按照科學猜想,我們是三維世界的生物,而現(xiàn)實還存在更高維度的可能性。
劉慈欣在他的小說《三體》中提到了降維打擊的概念,高維度生命對于低維度,有著就絕對的控制和打擊能力。對于我們?nèi)S生物來說,更高維度的世界,就是一個元宇宙。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不代表它并不存在。

有宏觀世界,就有微觀世界相對應,所以劉慈欣曾經(jīng)還表示,人類未來有兩條路,一條向外,通往宇宙的星辰大海,另一條向內(nèi),通往虛擬現(xiàn)實,進入精神世界。并且劉慈欣認為人類的未來出路在于第一條路,而后一條路將會給人類自己帶來內(nèi)卷和毀滅。
從結果來看,扎克伯格的臉書,這一次的選擇卻剛好是后一條路,也劉慈欣認為的正確道路相矛盾。

所以到底哪一種才是人類真正的未來呢?
如果元宇宙是下一個風口,那么就意味著未來的發(fā)展重心,會轉移到芯片、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等等這些方面,甚至在更遠的未來,人類的肉體將沒有實際價值,所有的意識將構建出一個虛擬的世界。就好像電影《超體》和《源代碼》里面展現(xiàn)的那樣。

而如果劉慈欣的觀點才是下一個風口,那么未來人類必將走出地球、走出太陽系,進行星際穿越和宇宙穿梭。
究竟哪個才是對的,只能依靠時間來檢驗。而當下,不管是哪一個,人類距離真正實現(xiàn),都還有很遠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