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車企們要搞“雙胞胎”車型?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
以營利為本的企業(yè)家們也懂得這一道理,
我們?nèi)粘=佑|到的產(chǎn)品中,
小到日化用品,大到家具家電,
很難找到同一品牌且定位幾乎相同的產(chǎn)品。
不過,汽車卻是個例外。
一些合資車企們似乎很喜歡推出“雙胞胎”車型。
“既生瑜,何生亮”?
在這個追求個性的年代,
為什么車企還熱衷于推出定位相同的車型?

車企肯定是以營利為主要目的,
而提高利潤的兩大手段:降低成本與提高單價,
其中提高單價需要提高品牌價值、產(chǎn)品品質(zhì)、科技含量等,
同時還要提高自己在市場的占有率以獲得定價的話語權(quán)。

相比來看,降低成本會更容易實現(xiàn),
研發(fā)、生產(chǎn)、渠道、營銷等多方面的成本,
都有一定的壓縮空間,
一般“雙胞胎”車型往往有著相同的“三大件”,
只是外觀設(shè)計、內(nèi)飾細節(jié)以及配置上的不同,
要知道一輛車大部分的研發(fā)成本,
都砸在了發(fā)動機、變速箱以及底盤這“三大件”上。


中國有著廣袤遼闊的領(lǐng)土,
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
東西橫跨了5個時區(qū),
單一車型很難滿足不同地方消費者的需求,
所以一南一北兩個合資廠商,
會根據(jù)重點輻射的地區(qū)不同而打造不同車型,
以便可以盡可能的獲得最大市場覆蓋率。


擁有熱銷車型很容易讓合資車企產(chǎn)生惰性,
若推出雙車戰(zhàn)略,分別給兩家合資車企生產(chǎn),
能大大促進兩家合資企業(yè)的競爭,
同時,也有利于外資品牌進行業(yè)績對標(biāo),
更好的管理兩家合資車企的經(jīng)營狀況。


我們的汽車工業(yè)起步相比歐美等發(fā)達國家要晚很多,
1994年中央頒布了《汽車工業(yè)產(chǎn)業(yè)政策》,
其中規(guī)定了“國家鼓勵汽車工業(yè)企業(yè)利用外資發(fā)展我國的汽車工業(yè)”,
同時也允許普通消費者購買私家車。
這一政策引得了眾多外資車企到國內(nèi)投資建廠。
未來避免成為合資廠商的“工廠”,
這項政策還推出了兩項規(guī)定來保護本土汽車工業(yè):
1、外國車企在華只能有兩家合資車企;
2、外資所占股比不得超過50%。
也正是因為規(guī)定外國車企在華只能有兩家合資車企,
不然很可能還會出現(xiàn)“三胞胎”、“四胞胎”。

一汽-大眾與上汽大眾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合資品牌,
也是最先開始搞雙車戰(zhàn)略的合資車企。

↑↑↑2019款邁騰

↑↑↑2019款帕薩特
其中邁騰與帕薩特之爭是雙方掐的最狠的一組車型。
1999年,上海大眾(2015年更名為上汽大眾)引進了代號為B5的Passat,
2005年,代號為B6的第六代Passat被一汽-大眾爭得了生產(chǎn)權(quán)。
而這時上海大眾的帕薩特正是迎來換代時機,
沒有新車更新上汽大眾一度非常尷尬。
同時,由于“帕薩特”已然被上海大眾注冊,
一汽-大眾雖引進更為“原汁原味”的第六代Passat,
但卻不能以此冠名,而且另起名為“邁騰”。
而后,在一汽-大眾的第二代邁騰,
即第七代Passat加長版問世后,
上海大眾則是直接引入了他們參與設(shè)計的北美版Passat。
盡管二者競爭激烈,但從市場反饋上看,
如同仇人般的兄弟倆卻包攬了合資中型車銷量冠亞軍的位置。

除此之外,
還有像寶來與朗逸
T-ROC探歌與途岳
探岳與途觀L
……

一汽豐田(以下簡稱“一豐”)和廣汽豐田(以下簡稱“廣豐”),
一開始,這兩家車型更多是平分各個級別的熱銷車型,
一豐有卡羅拉、普拉多、RAV4榮放等,
廣豐有漢蘭達、凱美瑞等熱銷車型。
眼看大眾品牌的“雙胞胎”車型賣得火熱,
在2014年,豐田也開啟了雙車戰(zhàn)略。

↑↑↑2019款卡羅拉

↑↑↑2019款雷凌
先拿就是卡羅拉與雷凌這兩款熱銷緊湊型家轎“開刀”。
一豐卡羅拉是基于歐版設(shè)計,
而廣豐的雷凌則是基于美版設(shè)計。
兩款車型除了外形與配置差異外,其他基本相同。
當(dāng)時人們都認為豐田有些想不開,
推出定位高度重合的兩款車型。
但幾年時間過去了,
卡羅拉與雷凌的在實際銷量表現(xiàn)上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雖然雷凌因為車型知名度的原因沒能登上過銷量排行榜,
但對于豐田來說,相當(dāng)于又蠶食了一塊細分市場。

隨后,豐田又推出了兩款小型車,分別是:
一豐的威馳FS(威馳兩廂版)與YARiS L 致炫,
一豐的威馳與廣豐的YARiS L 致享。
除此之外,在小型SUV中還有奕澤和C-HR。

大眾品牌算是雙車戰(zhàn)略的引領(lǐng)者,
而后的豐田、本田等品牌也都有效仿,
并且也都獲得了不錯成績。
除了同品牌雙車戰(zhàn)略外,
還有像同為通用汽車旗下的雪佛蘭品牌與別克品牌,
也有不少同平臺打造的車型。

像雪佛蘭科沃茲與別克英朗;
雪佛蘭創(chuàng)酷與別克昂科拉;
雪佛蘭探界者與別克昂科威;
……
如今,中國品牌也在廠商做雙車戰(zhàn)略,
例如哈弗品牌與同為長城旗下的WEY品牌

↑↑↑2019款哈弗H6

↑↑↑2019 WEY VV5
旗下的哈弗H6與VV5就是同一平臺生產(chǎn)的車型,
均搭載了2.0T發(fā)動機(調(diào)校略有差異)和7速雙離合變速箱,
但VV5的設(shè)計、用料和配置都高檔了不少。


車企們之所以反其道而行,究其原因還是希望能物盡其用,通過不同定位來俘獲不同消費者。大眾開了“雙胞胎”車型戰(zhàn)略的頭,之后大眾品牌又開啟了模塊化的造車理念,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能大幅降低造車成本,如今各大車企除了推出雙車戰(zhàn)略外,也都在使用模塊化、平臺化的造車理念,而最終受益的,除了汽車廠商外,還有我們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