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認知理解,先從物品及用途開始
目標
1.增進學生對日常生活的理解
2.擴展學生的語言
3.改善孩子的記憶力和推理能力
?

?
程序:把東西給學生看,要求學生說出用途;或者把用途告訴孩子,要求孩子說出來。
?
提示:可以身體,手勢,語言,等輔助進行。逐步減少提醒,直到孩子能夠獨立完成。
?
入門標準:能說出事物的名稱和動作的名稱
?
掌握標準:在沒有得到提示的情況下,學生十次有九次能夠獨立完成。并在另一個人哪里也能做到
?

?
第一階段:非語言的(實際動作)
1.給孩子看一樣東西,“你用他來做什么?”孩子用適當的動作表達出來
2.給孩子做一個動作“你用什么這么做”,讓孩子在桌面上選出相應的物品
?
?
第二階段:把幾件物品放在桌子上
1.用圖片辨別性刺激
老師給學生看一個動作卡片“做這樣的要用到什么?”孩子在桌面的卡片中找出相應的物品。
2.語言辨別性刺激
老師問“喝水要用什么呢?”孩子在桌面選擇相應的物品。
?

?
第三階段:給孩子看一個物品,
孩子做出相應的反應
1.非語言反應,用相應的動作表示出來
2.語言反應:孩子用恰當的語言說出物品的用途。
?
?
第四階段:把物品圖片放在桌子上
1.圖片辨別性刺激
老師拿出下一張圖片,問“這是要用到什么”孩子在桌面上選出相應的圖片。或者問“這張圖片應該和桌子上的那張放在一起?”孩子講相應的放在一起。
2.語言辨別性刺激
老師問,“你洗臉要用到什么?”孩子在桌面上找到相應的圖片。
?
?
第五階段:老師給學生看一樣圖片。問“這個用來做什么?”
1.非語言的動作反應。孩子做出相應的動作
2.非語言表達的多樣化,如指出相應的圖片
3.語言表達。孩子說出物品的用途
?

?
第六階段
只提問,不給孩子看兩樣相關聯(lián)的物品或卡片之一,老師提問,“你喝水要用到什么?”孩子用語言回答。
?
第七階段
只提問。不給孩子看任何物品與卡片問“刷牙要用到什么”孩子用語言回答。
?
第八階段
身體各部位的功能
?
第九階段
房間的用途

注明:文章以科普為目的,部分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