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轉行新媒體,終于明白工作是沒有價值
年輕時有種想改變世界的激情,必須要讓世界看到我的野望,工作能否為我?guī)沓删透?、工資增長、正向反饋非常重要。
但現(xiàn)在我更享受過程,并不是不重視結果,而是我知道踏實地做每一步,結果自然是好。人對于意義的追求,是感到“痛苦”才開始追還是所做的事與回饋不成正比,或沒有達到預期,才開始反思“意義“?
意義在書中看似比較主觀、比較個人。自身認為沒意義,即使這份工作消失對整體運作不會有影響,還覺得自己做的事對社會來說沒有價值。我認為“一切會被自己去衡量是否值不值得”的事,都陷入經(jīng)濟層面的博奔。因為你會希望付出和收獲是一樣的,甚至想收獲更多。你認為自己的付出能獲得高效益的回報,才算有價值。

在市場主義熏陶下,投入必然有回報。我們管理自己的時間、精力、工作方法,內(nèi)卷自己,都為了最終獲益,取得金錢、地位、名聲、成就感,而這讓很多人身心俱疲。
因為大部分情況,我們做的一切努力,是為了公司,而非為了自己。如今的我不會因為一家公司多nb而選,而是ta符合我的價值觀才選擇,和我價值觀相符的才工作的開心長久。年輕時也向往進入大廠、4A,但現(xiàn)在我清楚一件事,這些能為履歷鍍金,但你一離開大平臺,你只是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