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腎結石’診治、預防

太溪穴與腎結石診治
再過來是太溪。這是腳的內踝裸,太溪在內踝高骨與腳后大筋的中間。我們有太溪脈,手摸上去有個動脈在里面,脈會跳,這就是太溪穴。太溪脈可以用來診斷,如果病人昏過去了,但太溪脈還有,就可以救回來。前面介紹的沖陽脈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原穴,一摸有沖陽脈,就是胃氣還在。太溪脈有摸到就是腎氣還在。若太溪脈沒有了,就完了。瞳孔放大,太溪脈又沒了,這個人就沒有救了。涌泉是井,然谷是榮,太溪就是俞穴,屬土。臨床上,我們還有一個很特殊的診斷法,這是內踝裸的骨頭。從太溪這個地方畫一個,我這樣子畫,我畫個腎在這邊。你的大拇指一壓太溪脈上面,在上面這一寸、二寸的地方去壓。當你找到壓痛點,就表示有腎結石。比如說這是腎臟,結石可能在這,也可能在這,但它可能痛在這或痛在這,這是相對的。你知道我的意思,痛點是不一樣的。所以你在這個區(qū)域都可以壓。壓到痛點時,就在痛點上下針。
你一壓,病人大叫一聲,就是我們所謂的阿是穴。
阿是穴真正的精神,并不是“啊啊?。∈鞘鞘?”,而在這下針的意思。這是大陸看書學的針灸,因為老師傅都被斗掉了。當腎結石的時候,你在這里壓,壓到病人痛的地方,這才是阿是穴。腎結石 在排的時候會很痛,痛到大汗淋漓會哭的啊。找到阿是穴以后,針一下,那個痛馬上就去掉了,病人會告訴你“我感覺有東西在里面動,痛都沒有了”。
一般來說,西醫(yī)說的也對,當腎結石在排尿的時候是很痛的,但西醫(yī)是打嗎啡止痛。但打嗎啡石頭不會動啊,石頭還是排不出來。我們用針一下去,痛就去掉了。在預防腎結石方面,你們要注意飲水的問題,還有鈣片不要吃。所以西藥廠很好玩,說我們人需要鈣質,卻把鈣質跟鈣片搞混在一起,消費者搞不清楚啦。我們需要鈣,但不要鈣片。鈣跟鈣片是兩回事哦!兩個是不等同的。你不要貪個方便,吃了半天,骨頭還是爛,照樣一點用都沒有,最后還得到腎結石?,F(xiàn)在所有的研究都指出,鈣片對骨頭沒有幫助,沒有任何證據(jù)顯示有任何幫助。
但我們很多湯,如魚骨頭熬湯等等,都有天然的鈣在里面,那真的是對身體好的東西,要從自然的食物中去取得鈣質。所以不要吃鈣片,那是給你敵人吃的,沒事送他鈣片,吃到他腎結石發(fā)作。害人很簡單,我們不要吃,喝骨頭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