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天干天干,亚洲毛片在线,日韩gay小鲜肉啪啪18禁,女同Gay自慰喷水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圖吧垃圾佬的第一臺APOLLOLAKE:300包郵的天寶T-bao X7PLUS

2020-05-30 04:52 作者:失傳技術電磁所  | 我要投稿

很久以前自己在組圖吧NAS的時候就在想的問題:隨著視頻質量的提高,現在的NAS和游戲主機的配置肯定不夠解碼(雖然對主流兼容性強的H264還是綽綽有余,但是隨著4K和H265乃至10bit的普及,目前手上的老舊硬件就有心無力了,畢竟是垃圾佬嘛),所以想到要為電視購買相關的HTPC產品,主要用于解碼視頻和在線視頻觀看,根據過去的經驗來看使用X86-64即WIN陣營的設備往往更有性價比和操作空間(電視盒子雖然有性能但是ARM的感人性能和定制的電視系統(tǒng)是在是讓人想把這盒子當球踢),而且作為垃圾佬來說往往實現一些其他目的(比如自己開服建個人網站或者在局域網中給樹莓派當上位機)

其實撿垃圾更多的是可以接觸到古往今來更多設計風格的產品,這樣在以后的日子里面就可以針對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型,但是一旦撿垃圾成了習慣,就又不會在非必要的時候買全新產品了,甚至可以這么說,撿垃圾是不可能不撿的,二手真香

英特爾其實核顯單純就視頻解碼來說,一直做的還不錯。雖然I卡(指集顯)在補幀、錄屏、游戲串流之類的方面沒有什么操作空間,但是核顯一直對視頻解碼支持較好。現在用來打字的X200,這個年代的GM45核顯就已經用上了H264解碼器了,支持一定碼率視頻的硬解(實測碼率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是4K)。這可是十多年前的東西。后來再關注英特爾,就是在進入14nm的時候的ATOM了,相比它的前代,14nm的凌動SOC顯然功耗更低、更適合用作嵌入式產品,SDP(不是TDP)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W,而且性能來說,WINDOWS平板改了散熱就可以隨便大戰(zhàn)GTA5,確實厲害:Windows平板大戰(zhàn)gta5(z8300 2g)

遺憾的是,第一代14nm產品的集顯只能支持到H264硬解、H265組合軟硬解、10BIT純軟解的程度,對付現在的高清視頻還是略有遺憾。而且英特爾對于老ATOM平臺的限制太多,導致SOC應有的性能實際完全發(fā)揮不出來(限制功耗墻、限制接口,甚至砍內存通道帶寬、砍核顯、砍USB3.0、砍SATA通道*這個非常重要,導致一票平板只能上emmc,實際性能相當于機械、砍CPU/GPU頻率,反正為了強行區(qū)分檔次砍了不少東西),好在它的后代產品,已經脫離了這個ATOM的序列,所以很多限制措施被解禁了。雖然理論上就是繼承者,但是掛了奔騰和賽揚的名,然而和奔騰金和對應的賽揚來說,這個產品系列和它們沒有一點關系。

APOLLOLAKE是16年發(fā)布的平臺,理論上和對應的第二代14nm桌面級產品一樣用了GEN9核顯,這個核顯能實現對HEVC的全軟解(理論上10BIT還是組合解碼),而更新的GEMINILAKE則需要DDR4內存且實際并沒有什么提升(同樣是14nm,同樣的性能)感覺只是換個名加了價而已,所以并沒有產生要買的欲望

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采用B1步進的APOLLOLAKE平臺下的N4200、N3350/J3355/J3455存在BUG門,要注意避開。主要原因是LPC(低引腳數)、RTC(實時時鐘)和SD卡界面存在問題,連續(xù)多年使用后會信號衰減速度遠高于Intel的質量標準,簡單說就是不耐用,尤其是連續(xù)高溫使用的用戶。說白了就是隨時可能炸手上,千萬不要買就行了。

這里其實可以看到N系列的U里面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除了N4200核顯高一點以外沒啥別的亮點。還有就是從上面的圖里面可以看到N3450和N3350在集顯和CPU頻率上各有長短,SOC集顯平臺嘛,熱設計功耗是有限的CPU吃多了GPU就得吃少點,相比CPU的性能其實咱這次買這個玩意更是奔著核顯去的。這個還有一個盲點就是3350是2C2T雙核雙線程的,頻率高不一點其實一點用都沒有,就像J1800超冒煙了也打不過限制頻率的J1900一樣,N3350我想即使不會算數的小白也應該知道多兩個核心比多兩個點的主頻有用吧。N4200相比N3450則明顯是英特爾矮子里拔大個的智商稅產品,賣的貴不說發(fā)熱也高,我是見過華碩的13寸筆記本有用這個的,寫英特爾四核,實際上一看U型號,GG,大個WINDOWS平板改的上網本,沒有任何現代主流筆記本平臺應有的性能。我尋思大廠這么出產品線也就華碩能干出來吧,華為都至少最低會給你正經筆記本平臺的低壓U(當然PC市場按現在的形勢華為的產品很可能曇花一現了,畢竟特老頭子這次是真的發(fā)功了,鬼知道未來會是什么樣,如果有機會我還會買點華為的東西的)。

可以看出,J系列其實就是N系列進一步解鎖了功耗墻和頻率的產品,實際上核心基本都是一樣的,分型的邏輯也差不多。相對于Z8700和Z8300來說,理論上都是差不多的意思——顯卡砍兩刀,頻率和電源策略砍砍,基本也就這樣了,就像當年的I3 I5 I7都是一批流水線下來的一樣,至少我記得P6000到I7 640M都是這樣的,I7 QM那不能算老45nm四核了當時的雙核四線都是32nm吊打AMD真四核APU。

這種筆記本當年能賣出千元的價格,甚至兩千。因為6+64嘛,其實現在想想也不算太低。而且還支持掛SATA硬盤,所以現在來看其實300還是值的。雖然沒有X200T的IBM本+平板的二合一使用體驗也沒有320塊錢MACBOOK的蘋果系統(tǒng),但是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主板設計集成度很高,相對來說比較抗震吧,尤其是集顯,這個GEN9集顯理論上更新WIN系統(tǒng)之后可以上英特爾的測試驅動,支持串流和錄屏,和近代的A卡N卡一樣。直播“掃雷”?英特爾圖形控制中心提供錄屏和推流功能_-泡泡網

N3450具體規(guī)格如下:

SDP從Z8300年代的2W翻倍到了4W,但是理論上如果電源管理得當,還是能相當好的控制發(fā)熱,所以我這邊有一種理論就是N系列應該是體質比J系列更好的U,因為它可以把同樣的核心規(guī)格控制在6W的TDP下,就像當年的P8800和T9600比一樣。

你是比我強了,但是也比我燙而且更費電了,這一切值得嗎?順帶說下,憑借6M的L2緩存,L9400也能勉強達到和P8400稍微差一點的水平,所以我建議各位P8400的機器如果是輕薄本焊死的不能換U那完全可以收藏了,我自己是給P8400的機器換上了P8600的主板(IBM X200,現在打字的就是,內存加滿上個固態(tài)還是主力機,鍵盤手感是真的舒服)

基本上看參數就是放開了各種IO控制器優(yōu)化了電源策略和內存等等等等參數的ATOM,其實理論上這玩意待機功耗應該還能控制在2W以下,而且優(yōu)化了核顯理論上CPU有更大的施展空間(Z8300之類的ATOM相比前代產品可是優(yōu)化了一倍多的核顯性能呢,因為上了14nm的U所以發(fā)熱低的部分全給核顯了),相比卑微的,最高支持2G LPDDR3都能大戰(zhàn)GTA5的Z8300,APOLLOLAKE直接出了神裝顯然性能不會太差,但是相比主流那就滑稽了。

甚至還上了2通道SATA3,理論上可以支持EMMC以外的SSD了,當然PCIE也是有的,2.0總共六個通道,可能留給網卡之類的之后就不剩啥了吧。2.0其實不慢,X1就有千兆的速度了,理論上都可以掛顯卡的。

為了驗證之前說的集顯支不支持串流錄屏之類的功能,我們還特意上官網看了下數據表

其實理論上這個玩意不少當年都做出來了帶攝像頭的嵌入式設備和WINDOWS平板,理論上視頻編碼器還是有的,具體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

行啊,都成精了,支持H265編碼4K30hz 我好了,問題是上哪找4K攝像頭給它呢?最近倒是有視頻網站放開了4K,不過H265可能還是不能直傳免壓制吧

老前輩Z8300可就慘了,別說編碼,H265解碼都是靠軟硬組合解碼的 H265 10bit基本純軟解

數據表實在沒啥可寫的還寫了H263,我尋思就連十年前的設備都支持硬解H264了寫H263也太卑微了吧

還有就是這個機器不支持WIN7,理論上最多可能上個WIN8.1,沒有意義。也就是說相比垃圾佬隨手可以裝XP的老設備,這樣的新機器如果系統(tǒng)出了問題基本不要指望雙系統(tǒng)了。過去我可以在筆記本上隨便裝個XP以解決大媽家上傳失敗的問題(FLASH的鍋),這種機器我就只能考慮上破解版FLASH了(一般對于FLASH需求量不高的場合,我寧可外包給XP也不愿意系統(tǒng)里面存在任何版本的FLASH了)

開箱

首先咱和賣家說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系統(tǒng)默認郵費太貴,我想要300包郵,賣家說行賣你270發(fā)順豐到付。結果就真就300塊錢入手了這個機器,當然作為回報,我答應了在測試點亮機器沒問題之后快速確認收貨。對于魚上撿漏來說,早收貨往往是互相尊重的表現,但是各位在提早收貨之前需要有確認自己有判斷機器有沒有問題符不符合之前預期的能力。

電腦充電器可還行

看起來就是一個普通的12V2A,這個接口一看就可以直接用QC3.0的頭子+激活線+接口轉接解決,這樣在插座上霸占的空間還能小一些。當然實際來看這個機器的電源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就是線真的長。一般的QC激活線沒有這么長的。

外觀展示

這個機器居然上面貼了蘋果標,讓我在想它能不能上黑蘋果,理論上如果蘋果機有用到APOLLOLAKE的沒準真的管用,英特爾集顯現在都是一樣的也不太可能像當年一樣蘋果機上一套N卡定制芯片組+集顯。

它比之前我們收來的320塊錢的蘋果筆記本要大一圈,看得出來應該得有至少13寸

其實蘋果系統(tǒng)對于我來說現在最大的優(yōu)點還是打印機和掃描儀驅動支持更好而且?guī)в蠯OTOERI日語輸入法,比IME可是高到不知道哪去了?!綧ac】「ことえり」とは?初心者のための環(huán)境設定と使い方 | スマホアプリやiPhone/Androidスマホなどの各種デバイスの使い方?最新情報を紹介するメディアです。

使用方法↑

相比同樣300塊錢的X200T,它就顯得更大了,當然,這種WINDOWS平板的后裔和正經的IBM的繼承者是沒法在質量上抗衡的,IBM的機器可以做到20年前的機器現在開機一點就亮而且這二十年里能有十多年沒怎么動過這個機器,普通的臺式機不說,筆記本能挺20年還能用的現在也不多

怎么還帶貼標的 看日期還挺新 17/18

過去我們500塊錢買WINDOWS平板的時候是2016,那會兒英特爾還在用ATOM Z8300開補貼搶占市場呢

背面其實什么都沒有,因為這機器雖然SOC寫的是奔騰或者賽揚,但是理論上還是凌動(ATOM)的后裔,過去在8寸的WINDOWS平板上都能被動散熱,更別提這么大的本子了,本機沒有任何進氣口和風冷設計,有點當年松下的TOUGHBOOK的設計理念那種感覺可以在工地使用。底部預留了2.5寸機械盤位,SATA3。賣家說需要7mm薄盤方可使用

就這個地方,貌似好像還有插SIM卡的地方,難道有內置無線上網卡的版本?

隨手掏了個SSD硬盤上去發(fā)現能用

這個盤確實是7mm

嚴絲合縫 看來機械盤花大價錢買薄盤還是買對了,115塊錢的500G西數薄盤黑盤7200轉。西數黑盤薄盤可以在保證質量可靠的情況下提供一定的性能,雖然并不適合長期掛機做NAS(吵而且費電,自制NAS上開的SMB協(xié)議也用不到黑盤的性能,即使是裝了USB3.0 RAID硬盤盒性能也就那樣了)而且也比同價位的750G藍盤容量小了一半,所以要不是超薄本一般我不建議各位垃圾佬上薄盤。這個機器我并不打算在上面裝SSD,因為無論如何機器已經自帶了EMMC了,系統(tǒng)盤+儲存盤一般是這種機器的普遍配置,也是垃圾佬裝機的普遍選擇。畢竟是要插電視上連電視盒使用的,機械盤作為儲存盤其實很好用。

還有固態(tài)其實不是用來跑分的,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性能只要可以接受,穩(wěn)定性是第一位的

現在3DTLC普及的情況下也用不著太迷信MLC,很多時候有得用就比沒得用強。

PS:500G的黑盤理論上是單盤,所以才能有薄盤,750G 1T的非SMR硬盤基本都是雙盤,普遍無法做成7mm,所以它是性價比高,750G的2.5寸藍盤可靠性不錯而且性能也不差但是在超薄本上裝備不了,500G薄盤的話藍盤雖然便宜很多但是又怕性能不好所以最后還是上了黑盤

但是正常NAS上用藍盤2.5寸其實這種750G就已經很不錯了。1T這種非SMR雙盤有倒是有但是價格相對昂貴,畢竟聽著名就好聽。2T以上貌似全是SMR 2.5寸的

魚上看了一眼,現在魚上掛的1T藍盤基本都是新出的7mm薄盤了,緩存128M,知道的都應該明白什么意思,價格還比750G貴不是太多。所以建議各位買750G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參數可以閉著眼睛買現在還不會有SMR,過去那種老雙盤的1T藍盤已經看不到了。即使能碰到,價格恐怕也難讓人滿意。所以即使這機器只能塞下7mm薄盤我也會優(yōu)先考慮塞500G而不是這種1T的,即使也賣100塊錢也不要。這個盤其實更多還是作為HTPC自帶的一點本地儲存,做下載機或者給NAS緩存的時候用。

來看看機器的接口

左側有一個電源接口 帶指示燈 ?一個USB3.0 一個MINIHDMI,和樹莓派0一樣 一個TF卡槽,實測是3.0卡槽但是運行不太穩(wěn)定老掉卡。

右邊則是一個粗制濫造的8線有線網口(難得這種機器還會有,MACBOOK AIR是不是早沒了),據說碰一碰就掉線,我尋思有無線問題也不大,客廳里面雖然有有線位但是做HTPC得話無線帶寬和有線帶寬差不多的前提下有線意義也不大吧。不太明白,總之應該在靜止情況下有線連接會穩(wěn)定不會物理掉線

兩個距離很近的USB2.0(雖然近但是說實在的看這個機器的狀態(tài)也已經基本接近極限了,畢竟下沉式的屏軸網口也不能太靠后,前面又那么薄怎么放USB嘛)一個單孔耳機孔(不知道是不是四線制帶麥的)還有一個物理麥克風(我看彳?。?/p>

機器展開之后基本就是這個樣子,真的有點MACBOOK AIR的感覺 你看就連電源鍵的設計都是老MAC的位置

屏幕頂端還帶個攝像頭,頓時覺得這個機器還有點行

簡單插上電之后給電池充電了,充電功率3W左右,開機一看電量90%,這個充電速度是不敢恭維但是理論上非常有利于電池壽命,充的快不一定是好事,電池容量大能茍才是成功。

開機一次點亮,還好問題不大

簡單看下BIOS

發(fā)現AMI的BIOS,選項挺多

怎么還有南北橋的

支持虛擬化,跑個安卓模擬器看來問題不大

支持UEFI,這點和X200年代的老機器不一樣(不過那會兒的MACBOOK好像就沒這問題)

開機直接進WIN10,固態(tài)盤被無視了

順帶說下,這個機器的指示燈不多不少,電源有充電燈鍵盤有鍵盤燈和電源燈以及電池燈,理論上可是就差了個硬盤燈和休眠燈就和X200的基本標準指示燈一樣多了(當然藍牙無線之類的燈要是有那是更好,不過這種寨廠產品的燈說實在的能不閃瞎眼睛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開機進系統(tǒng),發(fā)現問題不大

本機居然還給了鍵盤膜,有點意外。鍵盤的布局是很緊湊的,有點像之前我們那回38包郵的NEC LAVIE藍牙平板鍵盤 說實在的鍵盤用起來并不順手,一是我可能用習慣了老THINKPAD的那種感覺吧別說這種,普通的巧克力鍵盤包括老蘋果的蝴蝶鍵盤我都看不上。唯一可能感覺還行的是吵死人的機械鍵盤和IBM自己出的有線鍵盤或者同等定位的羅技鍵盤。

這個筆記本的鍵盤并不適合用來碼字,和大部分普通超極本一樣,模仿MAC用大觸控板是好事,但是打字的時候經常打著打著光標沒了,所以要么我怎么說會用指點桿的人不會買帶觸控板的THINKPAD呢,累贅不說還礙事,就是買T42 T43沒得選的時候我都要么BIOS屏蔽要么直接給觸控板排線拔了

開機

這個機器首先來的時候還好沒有像之前一樣桌面上還帶著網課課件,但是我一看圖標就感覺不對(垃圾佬皺了皺眉發(fā)現需要大干一場才能解決問題)

果不其然開機別的沒怎么樣廣告先過來了,這個右下角的廣告一看就是FLASH的,這么大的字,果斷卸載

這機器有360,可以支持批量卸載非360自家軟件(……)

這樣能解決某些軟件卸載的時候來回和你繞的問題(修復還是卸載還是刪除設置完全卸載)

總之全卸了之后發(fā)現廣告沒有停

一看360自家軟件也這個德行,那就別客氣直接上控制面板

一通卸載之后終于沒事了,上圖這個安裝最新版按鈕屬實把我惡心到了,老子電腦就是中勒索病毒都不會用你的,CNM

對付勒索病毒其實還是養(yǎng)成好的數據保存習慣就好了,經常做冷儲存就行,上網買點320G 500G 750G 1T之類的老非SMR機械盤然后掛盒子上往里寫滿數據一放,能存很多年而且價格便宜(1T盤可能貴點吧,現在3.5寸盤也出現了SMR小心點 如果有錢想省心就4T以下 P300 但是東芝的盤那個噪音和功耗也得做好心理準備,并不是沒有SMR就沒事了)

然后簡單查了下驅動發(fā)現集顯可以升級,但是我看了下驅動日期還是謹慎的選擇了手動升級

這個機器原來是已經裝好全驅動的了,說實在的我這邊其實不應該跑這個驅動人生

WIN10的相機不在我的電腦里面,所以一開始我還以為這個機器攝像頭驅動沒裝

順帶說下,這個攝像頭鏡頭像素并不高,而且沒有指示燈。如果希望保護隱私建議是美紋膠帶粘上需要的時候揭開

然后是到了映射網絡驅動器的時候

映射完驅動器,常用軟件先裝一遍,然后看看硬件

這個屏幕 果然還是45左右色域看個亮的屏幕,這年頭其實筆記本上60以上色域的屏并不多。大部分廠家還是能省則省筆記本的設計理念就是出門看個亮,真要是需要家用建議外接顯示器,現在隨便200塊錢能買到90色域的屏(1600*900,華強北制造)

CPU跑分感覺很一般,但是相比老前輩P8800 J1900 Z8300之類的來說已經強很多了,尤其是Z8300,過去跑分經常連5倍都不到,現在也能跑8倍多不得不說英特爾解禁功耗墻還是有用的,都是老14nm沒有+多用電確實跑分更優(yōu)秀(但是同時也意味著4W SDP 6W TDP的SOC很難再塞進8寸的平板里面,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待機功耗

跑分功耗

我看這機器整機功耗也就這樣了,相比老前輩P8800用25W TDP就能吊錘現在14nm++奔騰金的能耗比,ATOM顯然更厲害一些。整機功耗能控制在10W以下意味著不需要太大的電池續(xù)航也不會太短。

想給系統(tǒng)盤跑個分,順帶看看壽命。

結果SSD LIFE沒發(fā)現SSD就很靈性,emmc沒跑了。好在emmc 5.0也可堪一用,別說這個了,EMMC4.5我不也用了。所以還是那句話,閃存不是用來跑分的,是用來用的。全無轉動部件的機器不管它是SSD還是EMMC或者什么玩意,都有它的價值。當然了你要說數據儲存安全還得是機械(不含SMR),數據寫上就輕易不會被抹掉了,即使是壞道硬盤過去垃圾佬也能茍,當然現在閃存和機械盤都便宜了也沒必要用(所以SMR其實對于垃圾佬是好事,讓市場上更多人交智商稅的同時把過去高大上的1T 750G 500G的硬盤價格都壓下來了,過去圖吧垃圾佬100塊錢大戰(zhàn)LOL得用邁拓垃圾硬盤,現在也上得起西數而且100塊錢也能大戰(zhàn)GTA5了)

順帶給出一下CPU天梯圖作為對比 N4200是APOLLOLAKE的扛把子,性能遠在Z8700以上,但是注意一點就是J1900的性能其實和Z8700也差不多,之前100塊錢收了個板子也支持USB3.0,現在正在我家做NAS使用。相比P8800,其實這個U并沒有強太多,甚至可以說相比I3 390M I5 560M 都有很大的差距。這里其實還要注意的就是L9400和L9300在天梯圖上性能都照P8400差一大塊,但是多謝了6M緩存和ThinkPad的電源策略,這個X200T的L9400實際體驗也很接近P8400了。(這機器的U緩存還是2M,卑微的賽揚凌動核心,其實相對來說除了省電和更好的核顯,這種機器的性能完全沒有讓人掏錢買的理由,為了單純CPU跑分好看一點放棄WIN7 XP和THINKPAD的做工?那同樣花300塊錢我可能會去買另一臺P8600的MACBOOK)

X201T裝備了I7 640LM或者620LM的不貴,500以下能拿下,但是性能的提升一定是伴隨著功耗和發(fā)熱的提升的,老I系第一代的機器我們都知道,不裝獨顯集顯就會在U旁邊發(fā)光發(fā)熱讓U熱到縮肛,所以一般一代I系U的機器不建議買集顯的,當時的設計就是即使拔掉獨顯提升性能也要有獨顯,但是很遺憾的是X系列的輕薄本也好平板也好沒有獨顯。

網絡來說這個機器配置的網卡是AC 3165,英特爾的早期AC網卡,支持802.11AC和5Ghz,具體參數如下:


這個玩意其實相比咱現在用的老迅馳INTEL 5300來說已經很快了,5G下的實際網速能達到400M+,這是5300AGN沒有的(5300AGN必須在3X3 MIMO的前提下才能支持到450M的理論網速,實際上普通雙天線路由器或者雙頻四天線路由器是沒用的,只能跑到300M,所以如果老機器上裝備了5100其實也不用急著換5300,路由還沒達到3天線的境界)

相比老WINDOWS平板普遍用的是藍牙和無線都會互相干擾,一開2.4G鼠標藍牙都沒信號的螃蟹網卡,這玩意已經能讓垃圾佬淚流滿面了。同樣是300塊錢,體驗真的不一樣。

順帶測了下TF卡槽

發(fā)現這速度妥妥的3.0卡槽 雖然不是標準SD卡槽有點可惜,而且真的在日常使用經常掉卡,但是難得都是3.0卡槽。過去WINDOWS平板的時候不全是所有的機器都能有3.0卡槽的

看了下芯片組,發(fā)現好像都是集成在SOC上了

6+64G,在那個三星帶節(jié)奏下閃存普遍漲價的年代來說也要花不少錢吧。那個年代固態(tài)128G就得300多,促使誕生了一大堆買白片黑片各種垃圾拆機片的固態(tài)硬盤組裝廠,讓不少小白享受到了國產SSD過保炸,數據火葬場的快感(無貶低海康意味)

這個機器的功耗墻是CPU 6W TDP L1 9W 28s L2 15W,看得出來其實只要給上電即使是小綿羊也能變成重騎兵。這也難怪當年圖吧有人用奔騰M上臺式機超頻拉到2.5都不算事了。筆記本也好嵌入式也好其實都是比較畸形的應用場合,能把CPU的功耗限制住也算英特爾的本事。雖然我對低壓U一直持否定態(tài)度認為筆記本上低壓U就是在浪費模具不如上標壓U限制功耗做低功耗標壓U,但是這種嵌入式的場合下不得不說英特爾的SOC還是不錯的。

這個固態(tài)盤我并不打算留著給這個機器用,我還打算給筆記本做蘋果系統(tǒng)呢

看看顯卡驅動

其實我之前也說了,買這個本的最大目的其實不是缺筆記本,甚至現在我還覺得我本有點多。自從用上X200之后現在又恢復了過去觸屏時期的使用習慣,看見筆記本屏幕上有UI我就想上手直接觸控,對于一般的筆記本來說輸入如果不順暢我會非常不爽的。

買這個本就是買集顯送本,主要就是圖英特爾的GEN9集顯帶視頻解碼器去的,順帶如果可能有限利用下視頻編碼器,搞個錄屏之類的,當然這是后話英特爾現在還沒在官方正式版驅動上放錄屏和推流的功能

這會兒截屏的時候我這個機器的新顯卡驅動還沒下好呢,有空裝上試試要是管用就另發(fā)一個文章

再說說這個續(xù)航。這個機器的電池用的是設計容量96Wh的電池,可以說非常NB了,要知道X200T的擴容12芯電池也就是65Wh那樣,松下的TOUGHBOOK CF-T8號稱8小時超長續(xù)航電池也就60Wh,至于普通的X200 9芯擴容電池也就是這個水平

老THINKPAD可以下電源管理軟件直接把電池充電閾值定在想要的范圍,這里家用固定位使用我為了保護電池壽命同時預防停電等特殊情況把閾值設定在了容量的85-90%,保證續(xù)航,同時避免電池長期滿電存放,有效延長壽命。

其實電池最好的保養(yǎng)還是慢充電少循環(huán)還有就是半電存放。大容量的電池,才配得上更大功率的充電,但是無論如何電池的化學機理決定了快速充電和容量無關,提高容量只能提高續(xù)航,但是把電池的電從沒有充到滿為了保護電池壽命都是時間長些更好的。這個本子的電池損耗才4%有點意外,這么多年了。要知道當年買Windows平板的時候不少人電池到手就損耗7%,而且普遍是這個數。排除是電池容量信息沒設對,這批電池沒準已經庫存了多長時間了。

在默認亮度下待機與其續(xù)航是5個半小時

低亮度輕度使用環(huán)境下預期續(xù)航達到了6小時

總之一切看起來還不錯,用了一個多小時既看漫畫又聽新聞聯(lián)播還刷了會動態(tài)電池用了不到10%,然后插上電源之后預期充滿還需要半個多小時,我個人覺得是沒毛病的。保護電池嘛,大容量、低功耗、慢充慢放。

至于英特爾顯卡驅動這邊,檢查更新居然說是最新版

看來要開GEN9顯卡錄屏還得自己去找BETA版驅動來安裝了

最后終于到了最重要的4K解碼測試環(huán)節(jié)了,這次其實我買這個機器的動機就是這個4K HEVC(H265)10BIT的片源,理論上用我手頭的所有設備是無法解碼的(Z8300之前不說了,不支持10BIT,華為P9是支持H265硬解的實測4K問題不大但是也僅限于8BIT),所以才買了這么臺搭載了GEN9集顯的機器里面可能是最便宜有性價比的產品來當HTPC。順帶說下,賣家說這機器如果賣不出去他也想改HTPC,看來都是想一塊去了。一開始我想過用工控板但是發(fā)現還是價格有點貴。后來發(fā)現不如這樣的上網本更便宜,很多人并不認為它有啥價值所以很便宜的就出掉了。即使這次賣我這個賣家懂行,也并沒有要出太高的價格。

H/W硬解沒問題。有空插上HDMI就可以了,話說我家還沒4K電視呢

這個機器的屏幕其實各位看照片應該就能知道,是普分屏大顆粒。像素只有1366*768,說實在的我覺得我這個X200這代的1280*800的機器都可以一戰(zhàn)。但是這并不影響它有4K解碼能力和輸出能力的現狀

很多人覺得啊現在4K有什么用自己家的電視都1080P其實并不是沒用,相比1080P本身來說,4K的片源肯定是更有細節(jié)和表現力的,即使同樣是在1080P的屏幕上。畢竟4K片源畫質高不僅僅是單純的分辨率提升,碼率,編碼,色深,各種技術參數上都普遍會優(yōu)于普清或者高清片源的,畢竟4K理論上叫超高清嘛,后面的這些參數都跟著呢,所以不要說自己屏幕1080P就覺得4K沒用了,正好相反,4K的屏幕看1080P會難受,1080P的屏幕看4K不會。何況,現在4K的電視收二手也好全新也好也有便宜可以接受的,只是看你愿不愿意折騰把自己家原來的電視換掉罷了。

這個機器上個無線鍵鼠套裝裝好硬盤開好遠程桌面連接基本就可以當下載機和HTPC用了,雖然WIN10用起來很別扭但也沒辦法,裝不了WIN7。300塊錢還要什么自行車,能成功解碼視頻就值。這樣的設備雖然大廠出的產品會是智商稅但是寨廠的卻意外的好用,果然還是大號WINDOWS平板的感覺。

最近某站已經在ACFUN的畫質升級用戶全員白嫖1080P+ 60FPS(實際最高支持2K)的背景下悶聲開放了4K和120FPS的畫質了,普通用戶即可上傳,而且免二壓碼率達到了20M。當然對于我來說我不能享受到的就相當于沒有,讓我給網站充錢做夢去吧,長這么大我連Q幣都沒充過。對于垃圾佬來說,花錢能看到東西才是真的,花錢買不到東西都是扯。但是既然難得它開放了4K碼率我想ACFUN沒準過兩年也能跟進所以我應該考慮一下設備升級,反正既然在那連原來免費的1080P+都不能白嫖那至少在上傳的時候多占用些空間心理也能平衡不少,反正家里上傳帶寬夠用,不然總覺得好像有點浪費了。鑒于這種免二壓的碼率可能對于一般的手機拍攝720P以下的視頻都不需要專門,那么對于我來說就是應該找4K H265編碼的設備了,這樣無論碼率多少現在的視頻網站是一定要對視頻進行轉碼的?,F在來看支持4K+H265編碼的手機最便宜的是華為P10,魚上瞄了下發(fā)現P10 PRO有440到手的神價,支持4K錄像和H265編碼。想想也行,從P9到P9PLUS到P10,一點點慢慢升級,反正錢有的是慢慢來嘛,我不管現在怎么樣,只要我自己這邊能穩(wěn)定的用500以下的預算不停的收過去的頂級旗艦,肯定是比買現在的千元機香得多的。 垃圾佬,年年換新機年年500預算,等等再等等最后300塊錢也能吃上雞。


圖吧垃圾佬的第一臺APOLLOLAKE:300包郵的天寶T-bao X7PLUS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大悟县| 新民市| 隆化县| 崇仁县| 绥中县| 吴桥县| 泸水县| 谢通门县| 涟源市| 土默特右旗| 巫溪县| 澄江县| 红桥区| 新营市| 溆浦县| 格尔木市| 孟州市| 宁远县| 宜兴市| 神木县| 谷城县| 临漳县| 邵阳县| 新宾| 全南县| 盈江县| 商都县| 英德市| 吐鲁番市| 蚌埠市| 沙坪坝区| 潞城市| 泰安市| 壤塘县| 南宫市| 丰原市| 横峰县| 信宜市| 当涂县| 屏南县|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