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5E飛行手冊節(jié)選翻譯 第十三部分 燈光 氧氣 環(huán)控 座艙蓋等

燈光設備[1-193]
外部燈光
外部燈光通過外部燈光控制面板與雜項控制面板控制,兩個面板都位于前座左側控制臺。
航行燈
航行燈包含右翼翼尖前緣的一盞綠燈、左翼翼尖前緣的一盞紅燈、左側垂尾頂端下方的一盞白燈。航行燈通過外部燈光面板上標為POSITION的旋鈕控制。防撞燈開啟時,航行燈自動進入最大亮度常亮,不受航行燈旋鈕控制。
OFF檔 燈光熄滅。
1檔到5檔 亮度逐漸變大。
BRT檔 燈光最大亮度。
FLASH檔 燈光最大亮度,同時閃爍。
防撞燈
共有三盞紅色防撞燈:兩翼前緣進氣道外側的位置各一盞,右垂尾頂端下方一盞。防撞燈由外部燈光面板上標為ANTI-COLLISION的撥桿開關控制。開關有ON和OFF兩檔。
編隊燈
飛機上安裝了6盞綠色的電致發(fā)光的編隊燈。2盞位于翼尖航行燈后方、2盞位于駕駛艙前面的機身兩側、2盞位于機翼后緣的機身兩側。編隊燈通過外部燈光面板上標為FORMATION的旋鈕控制。
OFF檔 燈光關閉。
1-5 亮度逐漸變大。
BRT 燈光最大亮度。
垂尾泛光燈[1-193]
機身左右兩側各安裝了1盞垂尾泛光燈,用以在夜間會合與編隊飛行時照亮垂尾。其通過外部燈光面板上的撥桿開關控制。
OFF檔 燈光關閉。
DIM檔 燈光以低亮度工作。
BRT檔 燈光最大亮度。
著陸與滑行燈
著陸燈與滑行燈在前起落架支柱上,其通過雜項控制面板上的撥桿開關控制。起落架手柄向上時燈光熄滅,不受開關控制。
OFF檔 燈光關閉
LDG LIGHT檔 起落架手柄向下時開啟著陸燈。
TAXI LIGHT檔 起落架手柄向下時開啟滑行燈。
內部燈光
除了多功能泛光燈與UFC顯示器燈光,所有內部燈光的控制都位于前后座右側控制臺的內部燈光控制面板。
UFC顯示器燈光
UFC的液晶顯示器(LCD)包含6個顯示行,亮度控制(BRT)可提供全范圍調整供夜間使用。LCD是反射式顯示器所以無需安裝背光。
儀表燈光
為前座前面板上的儀表與面板提供基礎照明,包括MPD、MPCD、UFC、斷路器面板、HUD?;A照明也會照亮機號銘牌、應急尾鉤、應急通風面板。STBY COMP開關位于ON檔時,儀表燈光將照亮前座備用羅盤。儀表燈光為后座前面板上的儀表與面板提供基礎照明,包括MPD、MPCD?;A照明也會照亮UFC、指令選擇器閥門面板、應急尾鉤面板、機號銘牌。儀表燈光通過內部燈光面板上標為INST PNL的旋鈕控制,在OFF位與BRT位間可調節(jié)亮度。
控制臺燈光
控制臺燈光通過前后座上標為CONSOLE的旋鈕控制,在OFF位與BRT位間可調節(jié)亮度。
泛光燈
前燈為座裝有4盞泛光燈、后座裝有2盞,用以提供輔助照明。前座兩側控制臺上方各有1盞,前面板上方裝有2盞。后座兩側控制臺上方各有1盞。前后座泛光燈通過標為STORM FLOOD的泛光燈控制旋鈕控制,在OFF位與BRT位間可調節(jié)亮度。在前后座上,如果告警/注意/提示燈處于低亮度,將泛光燈控制旋鈕擰到全亮度將使告警/注意/提示燈恢復全亮度而不受WARNING CAUTION控制旋鈕控制。
多功能泛光燈
兩個駕駛艙都安裝有便攜多用途泛光燈{機內手電筒},一般存放在右側控制臺上方的支架中。燈上的鱷魚夾使機組可將燈固定在任意所需位置。前座的多用途燈是唯一靠JFS發(fā)電機供電的駕駛艙照明。
備用羅盤燈
前座備用羅盤的照明通過STBY COMP撥桿開關與INST PNL旋鈕控制。STBY COMP位于ON檔時,可通過INST PNL旋鈕控制全滅到全亮間的可變亮度。后座上雖然有STBY COMP開關,但并未安裝備用羅盤。
航圖燈[1-195]
前座座艙蓋邊框與后座右側控制臺上方各安裝了一盞航圖燈,用以照亮機組膝板上的航圖與其它文件。其通過可動關節(jié)安裝在駕駛艙內。通過前后座內的CHART LT旋鈕控制這兩盞燈,在OFF位與BRT位間可調節(jié)亮度。
顯示器燈開關
前后座都有標為DISPLAY的開關,用以控制MPD與MPCD的最大亮度。有DAY與NIGHT兩個檔位。
告警/注意燈光控制旋鈕
可在前后座內部燈光面板上對告警/注意/提示進行獨立的亮度控制,從高亮度(晝間模式)到低亮度范圍(夜間模式)并在低亮度范圍內進行亮度調整。此控制標為WARNING CAUTION,在OFF檔與BRT檔(bright)間可調,在最大順時針位置有一瞬態(tài)的RESET檔。當INST PNL旋鈕不處于OFF檔、STORM FLOOD旋鈕不處于最大BRT檔、WARNING CAUTION旋鈕擰到RESET檔后其在OFF與BRT間可以以夜間模式調整亮度。當主電源間斷,或INST PNL旋鈕擰回OFF檔,或STORM FLOOD旋鈕位于BRT檔時,低亮度夜間燈光恢復到高亮度的晝間燈光。主注意燈在夜間模式下也會變暗,但亮度不可調。
晝間模式下,飛行員還可通過此控制調整座艙蓋邊框上LOCK/SHOOT燈的亮度。在此模式下且環(huán)境亮度很高時,飛行員應留心LOCK/SHOOT燈可被設置得暗到看不見。此外,當飛行員選擇低亮度夜間模式時,LOCK/SHOOT燈關閉。
燈光測試按鈕
可使用標為LT TEST的燈光測試按鈕來測試告警/注意/提示燈。若處于低亮度夜間模式,燈光會按WARNING CAUTION旋鈕的設置測試。
OFF檔 燈光測試電路斷電。
TEST檔 將點亮可用的告警/注意/提示燈,包括后座的左/右發(fā)動機起火燈,不包括起飛配平燈。
提示
黃昏時,告警/提示燈設為低亮度時,火警燈可能難以看清。
液氧系統(tǒng)(LOX)
(1F-15E-561前的F-15E 86-0183至90-0232)
{早期15E的供氧方案,故略}
?
分子篩制氧系統(tǒng)(MSOGS)[1-196]
(F-15E 90-0233與1F-15E-561后的F-15E 86-0183至90-0232)
MSOGS為機組提供持續(xù)可用的呼吸氣體。MSOGS使用由ECS冷卻的發(fā)動機引氣,過濾掉氮氣與其它污染物,提供富氧呼吸氣體。MSOGS的主要氣源為高壓水分離器,次要氣源為除霧閥進氣線。氣源選擇閥與溫度傳感器會根據可用壓力與溫度自動選擇氣源。如果完全ECS故障/關停發(fā)生,沖壓空氣將冷卻來自次要氣源的發(fā)動機引氣。只要任一發(fā)動機引氣可用,次要氣源就會向MSOGS供應預處理的空氣。
MSOGS包含一臺氧氣濃縮機(分子篩),與一臺基礎的自充氣備用氧氣供應(BOS),每名機組都有一臺面板式的氧氣呼吸調節(jié)器,其與LOX調節(jié)器的功能相似{即根據需求與駕駛艙高度控制正常供氧壓力與流量}。呼吸氣體由MSOGS監(jiān)控器/控制器持續(xù)采樣,以確保輸出氣體的氧氣濃度在可接受的水平之上。MSOGS的電力由飛機必要匯流條供應。
MSOS濃縮機[1-197]
MSOGS濃縮機包含兩個安裝分子篩材料的基座。來自任一氣源的加壓空氣會通過電動閥門循環(huán)穿過基座。氮氣會被移除并排放到機外,富氧的呼吸氣體同時被供應給機組。濃縮機包含一只三路閥門,通常情況下允許富氧呼吸氣體流出,但在系統(tǒng)故障時會自動切換至BOS。
提示
MSOGS并不是專門為過濾掉所有可能進入ECS的污染物而設計的。液壓油霧這樣的污染物也可因機上其它系統(tǒng)故障進入ECS。
MSOGS監(jiān)控器/控制器控制BOS的填充、檢查控制閥的運行、執(zhí)行上電自檢與持續(xù)自檢。它還測量輸出氣體的氧氣濃度并在其低于可接受水平時激活注意信號。
備用氧氣系統(tǒng)[1-197]
完全充滿后,BOS可為每名機組提供至少8分鐘的富氧呼吸氣體。其在濃縮機故障、失去所有引氣源、斷電的情況下使用。只要MSOGS產生氣體的氧氣濃度大于93%且進氣壓力滿足濃縮機需求,BOS就會自動填充。如果在地面、發(fā)動機起動前使用氧氣系統(tǒng),填充好的BOS會供應呼吸氣體??蓤?zhí)行BOS檢查以監(jiān)控BOS壓力與系統(tǒng)運行。除BOS檢查時不能手動選擇BOS。只有氧氣調節(jié)器閥門讀數達到約28PSI或更高時,空的BOS才會開始填充。寒冷天氣下地面待機時,選擇除霧HOT檔可將MSOGS增壓到足夠開始填充BOS的壓力。
MSOGS自檢
上電自檢
飛機通電時MSOGS會自動執(zhí)行上電自檢。濃縮機將收到足夠壓力,前座調節(jié)器開啟。上電自檢持續(xù)約3分鐘。通過自檢后,前后座右側控制臺的OXY BIT綠燈都會亮起。在90-0233至91-0317上,此燈只能在前座按下OXY BIT按鈕/燈來重置。在91-0318及以后上,此燈只能在前座按下OXY BIT按鈕/燈兩次來重置。如果未通過上電自檢,OXYGEN注意與主注意燈將亮起??赏ㄟ^將前座調節(jié)器調至OFF(多于1秒),再調回ON來重啟上電自檢。
持續(xù)自檢
監(jiān)控器/控制器會對氧氣濃度進行持續(xù)監(jiān)控、對其它系統(tǒng)參數進行間歇監(jiān)控、確認BOS填充狀態(tài)??山邮艿淖钚⊙鯕鉂舛仍诤F矫鏋?4%,隨駕駛艙高度升高增至約94%。監(jiān)控器/控制器會檢查非重大與重大兩種故障。
重大故障包括:
a.輸出氣體含氧量低
b.濃縮機出氣壓力低
c.濃縮機出氣口、BOS、駕駛艙壓力傳感器故障
d.傳感器準確度故障
e.軟件故障
持續(xù)自檢時發(fā)生重大故障會使系統(tǒng)自動切換至BOS并點激活OXYGEN注意與主注意燈。
非重大故障會受到監(jiān)控,但無需機組做出反應。需要維護處理的非重大故障,如分子篩壽命將盡,會觸發(fā)MSOGS濃縮機與航電狀態(tài)面板上的自檢指示器{地勤的活}。OXYGEN注意與主注意燈不會因非重大故障亮起。
BOS檢查
BOS檢查使機組可檢查BOS壓力、注意電路、濃縮機三路閥門運行。在90-0233至91-0322上,按住前座OXY BIT按鈕可切換濃縮機三路閥門,使BOS向調節(jié)器供氣,同時在調節(jié)器閥門上可讀出BOS壓力。在91-0323及以上上,按下前座OXY BIT按鈕可切換濃縮機三路閥門,使BOS向調節(jié)器供氣,同時在調節(jié)器閥門上可讀出BOS壓力。在調節(jié)器閥門上確認BOS壓力后,在90-0233至91-0322上,松開前座OXY BIT按鈕或在91-0323及以上上,再次按下前座OXY BIT按鈕,可使閥門恢復正常運行。檢查過程中,OXYGEN注意與主注意燈將亮起。BOS檢查應在滑行前執(zhí)行。充滿時,壓力至多可達到450PSI。松開OXY BIT按鈕后,需要先呼吸幾次才能在調節(jié)器閥門上讀出濃縮機正常工作壓力(10-60PSI)。
呼吸調節(jié)器[1-198]
MSOGS調節(jié)器是一種按需稀釋,G力補償氧氣調節(jié)器,類似于標準的CRU-73/A。其做出了一定修改以提供隨G值變化的正壓呼吸(PBG)。PBG功能通過抗荷閥門的壓力信號啟動。
供應/模式控制桿
調節(jié)器面板右側的三檔位桿控制向機組供應的呼吸氣體的氣流。
OFF檔 斷電。不向機組供應呼吸氣體。
ON檔(僅前座) 給濃縮機供電。按需向機組供應呼吸氣體,按高度提供正壓呼吸。
PBG檔 與ON檔功能相同,加上隨G值變化的正壓呼吸。此檔位被機械鎖定,只有安裝了兼容的生命支持設備(Combat Edge抗荷服)才能使用。
注意
在ON與OFF檔間切換時,不要抬起調節(jié)器撥桿開關。否則將損壞調節(jié)器。
稀釋桿
調節(jié)器中部的兩檔位桿,調節(jié)MSOGS氣體與駕駛艙環(huán)境氣體的混合比。
100%檔 提供無稀釋的MSOGS呼吸氣體。
NORMAL檔 MSOGS氣體與駕駛艙空氣混合比隨高度而變化。
應急桿
位于調節(jié)器左下方的三檔位桿。
EMERGENCY檔 向面罩持續(xù)供應正壓,且與NORMAL檔具有同樣的調節(jié)器功能。
NORMAL檔 按需供應正常呼吸氣體氣流。
TEST MASK檔 彈簧回中的瞬態(tài)檔位,需手動保持以供應正壓,用以測試面罩密封性。
氣流指示器
位于調節(jié)器面板上。正常呼吸時交替顯示白色與黑色,有氣流時顯示白色,無氣流時顯示黑色。持續(xù)的黑色指示未供應空氣/MSOGS氣流,持續(xù)的白色指示系統(tǒng)發(fā)生泄露。
壓力計
壓力計指示供應給調節(jié)器的進氣壓力。上電后,正常壓力在10至60PSI,如壓力計表面上的綠色部分所示。呼吸時此壓力會波動。如果濃縮機未工作,或BOS為呼吸氣體來源,壓力計指示BOS氣體的壓力。此壓力取決于BOS的使用時長,并指示BOS的相對剩余氣量。充滿的BOS在表上顯示為約450PSI。BOS壓力低至20PSI時仍可通過BOS呼吸。
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ECS)[1-199]
ECS為駕駛艙、航電、風擋除霧、除冰、抗荷、座艙蓋密封、燃油加壓提供處理過的空氣與加壓。在正常運行時ECS使用來自雙發(fā)的發(fā)動機引氣。氣源旋鈕OFF或駕駛艙溫度開關OFF時,航電的冷卻氣流將自動切換至沖壓空氣。只要壓氣機進氣管道壓力下降,沖壓空氣冷卻就會自動供應航電系統(tǒng)。ECS示意圖參見折頁部分。
ECS通風口與百葉窗位于前后座前面板中部與沿著座艙蓋導軌的部分。
氣源旋鈕
氣源旋鈕位于右側控制臺空調控制面板,其用于為ECS系統(tǒng)選擇發(fā)動機引氣源。
BOTH檔 從雙發(fā)引氣。
L ENG檔 關斷右發(fā)引氣。
R ENG檔 關斷左發(fā)引氣。
OFF檔 關斷雙發(fā)引氣。
注意
將氣源旋鈕或駕駛艙溫度控制開關置于OFF檔會將航電從正常冷卻切換至沖壓空氣冷卻??赡軐е潞诫娺^熱受損。監(jiān)視MPD/MPCD上的ECS注意。
氣流選擇開關
可使用此開關在3檔駕駛艙氣流選項間調整。
MAX檔 最大氣流
NORM檔? 正常氣流
MIN檔 最小氣流
氣流選項由機組自行決定,氣流從MAX到MIN的調整不一定可感。
引氣注意
探測到發(fā)動機與主熱交換器間發(fā)生引氣泄露時,L和/或R BLEED AIR注意出現在MPD/MPCD上。
駕駛艙加壓
駕駛艙壓力調節(jié)器控制駕駛艙壓力,此過程自動。駕駛艙壓力表參見圖1-57。

駕駛艙氣壓高度計
前面板右側的氣壓高度計指示0-50000英尺內的駕駛艙氣壓高度。
駕駛艙溫度控制
駕駛艙溫度由空調控制面板上的駕駛艙溫度旋鈕與開關控制。
AUTO檔 駕駛艙自動維持在控制旋鈕選中的溫度。
MANUAL檔 駕駛艙溫度可由控制旋鈕手動更改,但不會自動保持。
OFF檔 a.關斷至駕駛艙、航電、風擋除霧的ECS空氣。
? ? ? ? ?? b.航電冷卻自動切換至沖壓空氣。
? ? ? ? ? c.座艙蓋密封、燃油增壓、雷達波導管、抗荷、風擋除冰繼續(xù)運行。
航電加壓與溫度[1-200]
航電系統(tǒng)的加壓與溫度控制是自動的。
ECS注意
ECS注意警告航電系統(tǒng)冷卻氣流過熱或流量不足。ECS正常運行時,ECS注意可能會在低速下出現,尤其是高功率設定下,或在怠速下高時出現。當ECS注意在地面單發(fā)運行時出現,選中的航電設備會自動關閉。
顯示器流量低注意
DISPLAY FLOW LOW注意指示駕駛艙顯示器所需冷卻氣流不足。前后座都有此注意燈,前座的DSPL FLO LO燈位于右側副面板;后座的DISPLAY FLOW LOW燈位于右MPD上方。
壓力差異開關會監(jiān)控駕駛艙壓力與顯示器冷卻管線壓力的差值。如果此壓力差值下降到比所需值還低,駕駛艙顯示器冷卻氣流會被認為不足且注意會被點亮。注意燈在恢復所需壓力差值前會保持點亮。
應急通風控制[1-201]
應急通風手柄位于右側子面板,逆時針旋轉45°時電動釋放駕駛艙壓力。拉出手柄會關斷至駕駛艙的ECS空氣,將所有ECS冷卻氣流導向航電并允許沖壓空氣進入駕駛艙。
進入駕駛艙的沖壓空氣流量由手柄拉出的長度控制。在全行程時手柄會被鎖定。推回手柄并順時針旋轉將恢復正常ECS運行。
抗荷系統(tǒng)
抗荷系統(tǒng)自動運行,其向抗荷服供應冷卻的引氣。流入抗荷服的氣流與體感G值成比例。閥門內的手動充氣按鈕使機組可給抗荷服充氣以檢查系統(tǒng)。系統(tǒng)包含一個自動泄壓閥。
風擋除霧
駕駛艙空調運行時供應風擋除霧空氣。除霧空氣溫度可以由飛行員通過除霧提示燈開關調節(jié)。如果應急通風手柄逆時針旋轉45°并拉出,將自動選擇風擋除霧熱空氣。
除霧開關
飛行員可使用除霧開關在一定范圍內選擇除霧空氣溫度。開關被電磁鐵保持在HOT或COLD檔,斷電時自動返回NORM檔。
NORM檔 以正常溫度供應除霧空氣。
HOT檔 除霧空氣溫度比正常更高。
COLD檔 除霧空氣溫度由駕駛艙溫度控制旋鈕控制,溫度可在比正常更高與更低間調整。
此開關由飛行員自行調至舒服的檔位。如果其正處于COLD當但預料風擋可能起霧的話,切至HOT檔。
風擋除冰開關
ECS面板上的風擋除冰開關控制從主熱交換器至風擋除冰外部噴口的熱氣流。
ON檔 開啟風擋除冰系統(tǒng)。
OFF檔 關閉風擋除冰系統(tǒng)
注意
在未結冰情況下使用風擋除冰系統(tǒng)可能會損傷風擋。
風擋過熱注意燈
WINDSHLD HOT注意燈在風擋除冰氣流溫度超限時亮起。其并不檢測風擋本身的溫度且可能不會警告即將發(fā)生的風擋損傷。
登機梯
登機梯位置指示器位于左側艙壁,登機梯收起時顯示UP,放下時顯示DOWN??墒辗诺牡菣C梯可通過按下兩個釋放按鈕中的任一放下,一個位于頂部踢入階梯的內部,另一個位于可收放階梯艙蓋上。按下釋放按鈕會使登機梯自由落體至放下位置。參見圖2-2。

座艙蓋系統(tǒng)[1-202]
駕駛艙區(qū)域由一蛤殼式座艙蓋與一防沖擊風擋封閉。彈射座椅插圖參見折頁部分。座艙蓋系統(tǒng)的主要部件是一個液壓作動器、一套鎖定機構、煙火作動拋蓋器;其中液壓作動器為座艙蓋運作提供的液壓動力,煙火作動拋蓋器用以緊急彈射。座艙蓋邊框與下緣的閂會與駕駛艙“窗臺”上的固定裝置嚙合,把座艙蓋鎖在機身上。座艙蓋邊框邊緣的充氣密封圈會在座艙蓋鎖定后維持駕駛艙壓力。
通常座艙蓋系統(tǒng)
內部座艙蓋控制手柄安裝在前后座駕駛艙右側窗臺下方,供通常座艙蓋操作。外部座艙蓋控制手柄安裝在機身左側座艙蓋下方,供在機外操作座艙蓋。外部手柄復制內部手柄的操作。環(huán)境溫度低于0℉時,僅靠液壓壓力可能無法關緊座艙蓋。在這種情況下,嘗試使用液壓關閉座艙蓋后,飛行員可能需要協(xié)助座艙蓋關緊。座艙蓋降到窗臺上,控制手柄位于DOWN位后,抓住座艙蓋前拱的兩個扶手,向前用力推。座艙蓋前進到底10秒后,可將控制手柄移至LOCKED位。機上無通用液壓壓力時,蓄壓器可為座艙蓋運行提供2.5到3個循環(huán)的液壓壓力。環(huán)境壓力不在30℉至110℉范圍內時,蓄壓器可能無法關緊座艙蓋。前起落架艙內安裝有手動泵,以在飛機位通液壓且蓄壓器壓力用完時操作座艙蓋。將外部座艙蓋控制手柄或任一內部座艙蓋控制手柄根據需要移至UP或DN位,隨后用前起落架艙內的手動泵充壓,即可在不使用蓄壓器壓力時操作座艙蓋。在地面上下機,但蓄壓器壓力用完時,可將內部座艙蓋控制手柄置于UP位,然后向上推座艙蓋來打開它。作動器內充的氮氣會協(xié)助手動開啟座艙蓋。座艙蓋關緊后,將內部與外部座艙蓋控制手柄從DN移至LOCKED可機械鎖緊座艙蓋。
內部座艙蓋控制手柄
內部座艙蓋控制手柄有LOCKED、UP、DN、HOLD4個檔位。前后座手柄互聯,移動其中一個另一個會跟著移動。
LOCKED位 造成液壓封鎖,所以在將手柄移至LOCKED檔前座艙蓋須緊貼風擋。將手柄移至LOCKED檔機械鎖定座艙蓋。
UP位 將座艙蓋升至最大打開位置。如果從LOCKED位移至UP位,座艙蓋在升起前會先解鎖,隨后向后移動1.5英寸。
DN位 將座艙蓋完全降下,隨后前移緊貼風擋。
HOLD位 創(chuàng)造液壓鎖定并將座艙蓋停在開啟與關閉間的任意一點。此檔位可用于將座艙蓋打開多一會兒。
外部座艙蓋控制手柄
{用不著的功能}
座艙蓋解鎖告警燈[1-203]
前后座前面板右上方的 CANOPY UNLOCKED告警燈在座艙蓋解鎖或座艙蓋作動引爆藥連接索斷開時亮起。
座艙蓋作動起爆器引爆指示器
座艙蓋作動起爆器引爆指示器位于前座座位后面的艙壁上。指示器是一灰色的圓柱狀容器,包含一根橙色螺旋彈簧。彈簧在起爆器引爆后彈出。彈射座椅插圖參見折頁部分。
應急座艙蓋系統(tǒng)
若要拋離座艙蓋,可使用一在通常座艙蓋系統(tǒng)外獨立運行的煙火作動拋蓋器。拋蓋器位于前座座位后方,其設計用以安全彈射在關閉與鎖定狀態(tài)下的座艙蓋。當彈射控制手柄,或任一內部或外部座艙蓋拋離手柄拉出時,拋蓋器機械解鎖并拋離座艙蓋。在拋蓋器旁不當放置或松動的物品可能意外觸發(fā)拋蓋器,并造成座艙蓋損失。
內部座艙蓋拋離手柄
黃黑條紋的座艙蓋拋離手柄位于前后座駕駛艙左側窗臺下方,前面板后面。按下手柄內側的解鎖按鈕再向后拉出手柄會啟動座艙蓋拋離系統(tǒng)。手柄拉出后會鎖定在啟動位置,直到更換手柄與起爆器。
外部座艙蓋拋離手柄
{用不上}
彈射座椅系統(tǒng)[1-204]
{ctrl+eee,所以偷個懶}
指令選擇器閥門[1-205]
后座上裝有指令選擇器閥門,用以選擇由后座啟動的所需彈射序列,或在單人飛行時提供單人彈射。向后拉出到底隨后旋轉到所需位置來調整其位置。
正常(垂直) 從后座啟動時只彈射后座,從前座啟動時先彈后座再彈前座。
從后開始(水平) 從任一座位啟動時都先彈后座再彈前座。
單人(45°逆時針) 立即彈射前座。前座機組彈射后彈射后座。
彈射控制手柄
前后座座椅的前部上方各安裝有一彈射控制手柄。此控制互聯,所以拉出任一手柄都會啟動彈射。
彈射控制保險桿[1-206]
彈射控制保險桿位于彈射控制手柄的左后方。此保險桿向前旋轉至上方時兩個彈射控制手柄都被機械鎖定,黃黑色的棋盤狀銘牌面向機組露出,其上寫有EJECTION CONTROLS LOCKED。保險桿向后旋轉至下方時露出白黑色的棋盤狀銘牌,其上寫有EJECTION CONTROLS ARMED。
掛載拋離系統(tǒng)[2-209]
有兩種方式從飛機上拋離掛載:應急拋離與選擇拋離。應急拋離通過應急拋離按鈕使用。選擇拋離通過選擇拋離旋鈕/按鈕(僅A/A、A/G、COMBAT檔)與MPD/MPCD使用。
警告
應急拋離任何掛載或選擇拋離(A/G或COMBAT)對地掛載,可能會以比正常武器釋放的預設最小釋放間隔(MRI)更小的MRI釋放掛載,可能導致掛載之間或掛載與機身間的碰撞。
無論主軍械保險位置如何,按下應急拋離按鈕或選擇拋離按鈕(僅A/A、A/G、COMBAT檔),所有保險解除螺線管都會在拋離前斷電,所有拋離掛載的保險都會開啟。
拋離與釋放保險開關
起落架控制手柄
起落架控制手柄向上時,選擇拋離控制斷電,除非主軍械控制保險位于OVERRIDE檔。此項控制在應急拋離控制電路中無功能。
軍械保險開關
軍械保險開關位于左側控制臺,抗荷閥門外側。軍械保險開關的OVERRIDE檔會繞過起落架控制手柄的連鎖保險。飛機須上電才能維持OVERRIDE檔。此項控制在應急拋離控制電路中無功能。
SAFE檔 使用正常電路。
OVERRIDE檔 螺線管將開關保持在此位置直到斷電、起落架手柄向上、或此開關撥回SAFE檔。
應急拋離按鈕
應急拋離按鈕位于前面板中央,MPCD左側。按下此按鈕時將同時拋離所有重掛架(掛點2、5、8)、所有重掛載(CFT掛點1至6)、所有中距彈。雖然按鈕會被彈簧回復到正常位置,但安裝了一種裝置確保按鈕不會卡在拋離位置。按鈕在正常位置時其護罩內側只露出黑色,按鈕卡在拋離位置時其護罩內側露出黃色。
注意
飛機通電后應急拋離按鈕隨時可用。
選擇拋離旋鈕/按鈕
按下選擇拋離旋鈕/按鈕后,將根據旋鈕位置拋離掛載,描述如下:
OFF檔 將選擇拋離開關斷電。
COMBAT檔 按第一次選擇拋離按鈕啟動戰(zhàn)斗拋離程序一,再按一次啟動戰(zhàn)斗拋離程序二。
A/A檔 選擇對空武器選擇彈射。
A/G檔 選擇對地武器選擇彈射。
ALTN REC檔 用于核武器釋放,參見-25-1.
MAN RET檔 此非拋離檔位,參見-34-1-1。
MAN FF檔 此非拋離檔位,參見-34-1-1。
飛機維護圖表[1-210]
飛機維護圖表如圖1-60。

可編程軍械控制系統(tǒng)(PACS)
PACS描述與操作參見-34-1-1。
戰(zhàn)術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TEWS)
TEWS與CMD數據的描述參見-34-1-1-1。
干涉消除系統(tǒng)(IBS)
IBS防止或減少TEWS與機上其它使用射頻收發(fā)的系統(tǒng)的電磁干涉。
雷達系統(tǒng)
雷達系統(tǒng)描述與操作參見-34-1-1。
LANTIRN導航吊艙
LANTIRN導航吊艙描述與操作參見-34-1-1。
LANTIRN瞄準吊艙
LANTIRN瞄準吊艙描述與操作參見-34-1-1。
武器系統(tǒng)
下列武器系統(tǒng)的詳細描述與操作參見-34-1-1:
a.飛機武器使用能力
b.AAI系統(tǒng)
c.掛載拋離系統(tǒng)—戰(zhàn)斗拋離編程
d.武器投放
e.懸掛設備
f.戰(zhàn)斗武器
g.訓練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