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科普系列2 | USB的命名規(guī)范

寫在前面的話
# Words in The Front #
我想寫這一集的原因,是因為從USB3.0開始,市面上的U盤等USB設備很難分辨各個“小版本”的差別了,所以我借此梳理一下各個世代的USB的命名規(guī)范,讓大家能夠選購適合自己的USB設備。

導入——USB的兼容規(guī)則
# Compatibility of USB #
USB標準和很多我們所熟知的PCIe接口一樣,是具有向下兼容,向上不兼容的特點的。例如,一個USB2.0的設備插在USB3.0的接口上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在速度上只能按照USB2.0的標準來跑;反之,一個USB3.0的設備插在USB2.0的接口上也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在速度上也是只能按照USB2.0的標準來跑。所以,要想發(fā)揮你的USB設備的最大潛能,嚴格意義來說,設備和接口的代數和版本數保持一致就可以了。

USB1.0的命名規(guī)范
# Naming Recommendation of USB 1.0 #
根據已知資料可知,USB1.0只有分為USB1.0和USB1.1兩個小版本,兩個版本之間在傳輸速度上基本一致,USB1.0是1.5Mbps和12Mbps,USB1.1只有12Mbps,辨識度上可以不用擔心,而且目前市面上消費級的USB1.0設備幾乎銷聲匿跡了。
USB2.0的命名規(guī)范
# Naming Recommendation of USB 2.0 #
從這一代開始,出現(xiàn)了大家熟知的命名規(guī)范了。USB2.0其實出現(xiàn)了三種速度層次:480Mbps、12Mbps、1.5Mbps,所以USB-IF協(xié)會在之后推出了對應的名稱——USB 2.0 High Speed(高速版)、USB 2.0 Full Speed(全速版)、USB 2.0 Low Speed(低速版)。目前采用比較多的是USB 2.0高速版,其它版本已經在市場的潮流中淘汰了,要分辨它們,就可以看對應產品的標稱速度來區(qū)分。

USB3.0的命名規(guī)范
# Naming Recommendation of USB 3.0 #
這一代是最讓人頭大的一代,因為USB-IF協(xié)會在推出這個標準的同時,也把命名規(guī)范進行一次大變動,不,實際上是兩次大變動!
在此之前,同級別版本的比較方式,我們可以從1.0;1.1,也就是小數點后的數字大小來大概判斷傳輸速度的差異。第一次頒布3.0標準,還算合理:3.0對應5Gbps、3.1對應10Gbps、3.2對應20Gbps。還不錯,不過第一次大變動直接大跌眼鏡:
3.0→3.1gen1
3.1→3.1gen2
3.2? 保持不變
這還不算最糟糕的,過了一段時間,USB-IF協(xié)會直接推翻了之前的命名規(guī)范:
3.1gen1→3.2gen1
3.1gen2→3.2gen2
3.2→3.2gen2×2
!?。。?!

而且這只是技術規(guī)范里的命名,在命名規(guī)范的文件當中,各個小版本的營銷名需要定為:
3.2gen1→SuperSpeed
3.1→SuperSpeed USB 10Gbps
3.2gen2×2→SuperSpeed USB 20Gbps
?。。。?!

雖然我作為了解一些USB知識的人是知道USB3.2和3.1的區(qū)別就只是通道數的區(qū)別——3.2有兩條,3.1只有一條,USB-IF應該是希望通過更改這個命名規(guī)范來讓大家看出來這個區(qū)別,但是這并不適合消費者的思維。在這點上我認為PCIe的命名規(guī)范就做得很好,只要速度比上一代高,版本號就+1,很人性化。
所以市面上的很多設備就會用這些看上去很“高”的數字一定程度上吸引消費者選購,我還沒接觸這些知識的時候就被狠狠的“宰”了一刀。我在這里把USB3.0這一世代的命名規(guī)范梳理一遍,希望大家能夠擦亮眼睛,別被數字騙了。

USB4——逐漸回歸人性化
# USB4——Return to Humanity #
USB4的命名規(guī)范終于不會像那么混亂了。USB4也有兩個速度選擇——20Gbps和40Gbps。在規(guī)范文件中也明確提出“為了避免消費者的混淆”,推薦的面向消費者的名字也變成——USB4 20Gbps以及USB4 40Gbps。這樣既能夠及進行比較,也能夠準確看到標稱速度。

小結
# Summary #
現(xiàn)在,你應該會對各代標準的命名規(guī)范有一定的了解,在產品的包裝上很多一線品牌比如閃迪、三星還是會按照3.0,3.1,3.2的命名規(guī)范的,但是在一些網購平臺的宣傳頁上就會使用新標準,與我們的認知形成差異,先入為主的認為比上一代更加高級。所以在看宣傳頁上要尤為小心。不過無論命名的規(guī)范是怎樣的,都是以速度為指標的,所以最可靠的辦法就是看它的傳輸速度(宣傳頁上一般分開寫成讀取速度,寫入速度)。

這一集我們一起梳理了各代USB標準的命名規(guī)范。目前在USB的軟件層面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了,那么下一集我會來講講USB的物理接口部分,讓大家開開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