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前半部可以一看的爛片
先說優(yōu)點
1.前半部分劇情不錯,氛圍塑造還行,演員演技在線。
2.床邊陌生的老婆是一個小小的驚悚亮點,經(jīng)過后期各種劇情的修復,這個“陌生的老婆”勉強合理。
但直到電影過了一半,直到男主去找女律師那部分,劇情就開始疲軟,節(jié)奏開始出現(xiàn)問題。
我看了一下,很多看過的人都提出了以下三個問題:
1.男主像個豬隊友,全程幾乎被女律師沈曼拖著走
這點確實沒有說錯,男主全程除了提供回憶和銀幕上沒有提到太多的錢以外,似乎并沒有起到太多作用。劇情幾乎是被沈曼強行拖著進行下去。
當然,這點可以用 “這一切都是沈曼自導自演的” 來解釋??傻搅松蚵岢鲆业侥咀拥臅r候,當男主明白女律師沈曼的目的是找到老婆的時候(因為女律師說找到木子是證明老婆為假的最快速方法),男主就應該做出反應,因為他們的目的已經(jīng)不一致了。
因為從后面的劇情可以看出,男主的目的并不是找出木子,而僅僅只是立案罷了(因為只有立了案確認為失蹤男主才能繼承全部財產(chǎn))。
這時男主的目的——證明現(xiàn)在的老婆為假,應該作為失蹤處理立案,繼承財產(chǎn)。
沈曼的目的——找回男主真正的老婆木子。
他們這時就應該產(chǎn)生沖突,因為找到木子就很可能意味著男主的陰謀敗露,在這種情況下,至少男主應該做出一定程度的反抗動作,例如轉移注意力,側面勸說不要去找木子等。
但男主沒有,而是任由沈曼發(fā)揮,完全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即便沈曼告訴他自己要找到木子,男主仍然不做反抗,跟在沈曼屁股后面任沈曼擺布,這就很令人迷惑。
這簡直太過安分,就算他需要依靠沈曼找到證據(jù),也應該要為可能被發(fā)現(xiàn)的謀殺做出一些抗爭和反應,可他就是沒有,沒有做任何事情。
他只是一直說著“幫幫我,大律師女士!”,然后劇情就一直被沈曼拖著進展下去。這會讓人覺得沒有發(fā)生太多事情,劇情非常平緩無聊,因為男主沒有做出任何進一步的動作,完全是躺在原地被拖著走。男主就好像一個上了發(fā)條的機器人,別人把他擺向那個方向,他就往那個方向走,完全沒有任何自己的欲望。
他們應有的沖突一直持續(xù)到最后獲得證據(jù),在去警局的車上才凸顯和爆發(fā)。這時的男主彷佛恢復了人性,終于開始反抗,可這是不是太晚了?(前面不反抗可能和男主的精神狀態(tài)不好有關,但無論如何,不反抗終究是使電影的劇情落入平緩和無聊)
綜上,我認為最令人詬病的2點在于:
1.在遇到律師之后,男主沒有思考,沒有做出任何努力來完成他的目標——證明回來的妻子是假的。
2.男主在沈曼的目標變更為找到木子之后,完全沒有任何察覺和一絲絲反抗。
就像某些網(wǎng)友的點評:“男主除了對律師說‘幫幫我’,‘請一定要幫幫我’之外,完全沒有任何作用”。
2.男主最后在監(jiān)獄里看到B超圖時,崩潰的大叫(大哭?)
最后的電影劇情揭示了一個為了金錢不擇手段的男主的真實面貌。他為了錢和地位接近木子,博取她的愛和金錢。但最后,如此冷酷墮落的男主看到了那張B超圖居然會有這種反應。
要知道,之前的男主在水下親手淹死木子的鏡頭,導演用的拍攝手法,好像是要告訴我們:“要是男主回頭看到那張B超,事情將會不一樣”。
所以,結合這個鏡頭和“崩潰大叫”,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比較可靠的判斷——男主最后看見那張B超圖,應該是后悔的。
因此,不少人大呼這個“后悔”毀了之前的塑造和人設。
這確實令人困惑,男主就如此簡單,完全沒有任何明確預兆的后悔了?
當然,對于這一段劇情,電影中并沒有明確提示人物究竟是什么心理,因此有很多其他的解讀,也不一定是錯的,這里就不在討論。
3.大導演沈曼設計的 “局”實在太過離譜
控制一堆人陪男主演戲,包括飆車,假死,把假老婆包裝得天衣無縫,還有看起來危險的槍戰(zhàn)和追逐。這簡直是一幫“心理煉金會”的成員,擁有超能力一般的存在。
他們能精準的通過暗示操控任何人的心理,這即便是在電影里也實在太過離譜,雖然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電影里為此打了很多補丁。但這部電影的背景畢竟沒有超能力,這樣的劇情實在太過離譜,令人沒有真實感,這又大大削弱了代入感,導致因此而產(chǎn)生的轉折也變得非常生硬。
當然,這也極有可能是電影手法和表達的問題,像《驚天魔盜團》也有類似離譜的設定,卻沒有上述的問題,就算有,問題也不大。
接下來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吐槽,就當個樂子看吧)
我覺得,電影里的某些劇情設計太過俗套生硬,比如那場燭光晚餐上的“誤會”,比如廢棄燈塔老是莫名其妙的出現(xiàn),比如莫名其妙出現(xiàn)的水下鐵籠。
但我覺得這部片最爛的地方,在于最后沈曼的成長回憶,電影中本就頗多的回憶、閃回本就嚴重影響了片子的節(jié)奏,而且讓人困惑,但最后這一下更是重量級!
它在電影的最后,本該是最令人刺激,最高潮的,節(jié)奏最緊湊,本該最令人急不可耐知道謎團的地方,它在哪里插入了一段慢節(jié)奏的,“閨蜜”沈曼的回憶!
它當然可以插回憶,畢竟它之前已經(jīng)插得夠多了,但這次卻是最令人迷惑的一次!這就相當于是在觀眾最關心的地方賣了一個關子,而且這個關子還偏偏長達至少十分鐘。
我舉個例子,這就相當于,你點了道菜,過了1個小時,2個小時,你都快餓扁了,廚師終于把菜端了上來。你都聞到香味了,準備打開蓋子大吃一頓的時候,廚師說:“別著急,先聽我講完一段故事再吃會更香!“。然后廚師講了10分鐘的故事,而且是聲情并茂,在配上了一段感人的音樂。故事或許真的感人至深,但你完全不會感興趣,就算只是十分鐘,因為你人已經(jīng)餓麻了。
這種別說是10分鐘,給他10秒鐘我都嫌多!
電影中諸如此類的賣關子的地方還有一些,比如最后那張B超圖。
那張圖出現(xiàn)了很多次了,當它開始引起觀眾強烈興趣的時候,導演卻仍拖著不解開謎底——它又在賣關子。直到那張令人感興趣的照片快要耗干了觀眾的耐心的時候,他才揭曉謎底(看到這里我真想一拳……),而且說實話,僅僅只是這種程度的”謎底“似乎有些令人失望。
都淪落到靠此這種手段來維持觀眾興趣的影片,嗯嗯……
最后,1顆星給演員的演技,1顆星給前面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