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游美洲兩萬里,然后遇見共產(chǎn)主義。切·格瓦拉(下)【歷史調(diào)研室36】

這是UP在視頻中提到的參考資料和引用:
①《拉美傳奇英雄格瓦拉》,埃內(nèi)斯托·格瓦拉·林奇(切·格瓦拉父親)(引用較多)
②《古巴革命戰(zhàn)爭回憶錄》,切·格瓦拉(引用較多)
③《切·格瓦拉傳》,喬恩·李·安德森(美國)(引用最多)
④《Fidel Castro: My Life : ASpoken AAutobiography》,F(xiàn)idel Castro、Ignacio Ramonet(引用較多)
⑤《古巴的土地改革及其歷史意義》,馮秀文(中國)
⑥《土地改革——古巴革命的矛頭和旗幟——戚·格瓦拉訪問記》,龐炳、邁庵
⑦《論游擊戰(zhàn)》,切·格瓦拉(引用較多)
⑧引用“南美洲烏拉圭國記者卡洛斯·瑪麗亞·古蒂埃雷斯”,對格瓦拉部隊觀摩后的感嘆
⑨《Fidel:The Untold Story》,Estela Bravo
⑩《切格瓦拉語錄》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引用較多)
(28分鐘處,古巴革命勝利,距結(jié)束還有42分鐘)
1.古巴革命勝利后對反動分子進(jìn)行公正宣判,約200~700人①,而反動政權(quán)殺害約2萬人②,數(shù)據(jù)來源分別為《Compa?ero:the life and death of Che Guevara》①和《Conflict,Order,and Peace in the Americas》②。
2.《Rally For Castro: One Million RRoa "Si"To Cuba Executions》Universal-International News
3.古巴憲法中特殊的一條:“參與反巴蒂斯塔戰(zhàn)爭達(dá)兩年或兩年以上時間,并且獲得司令官銜達(dá)一年時間的外國人可以被授予古巴國籍”(注:古巴革命戰(zhàn)爭持續(xù)五年多,切·格瓦拉很早就成為卡斯特羅指定的司令官,且是阿根廷人,而后“切”主動放棄了軍銜和古巴國籍)
4.引用美國雜志《時代》1960年8月8日對切·格瓦拉的稱贊,以及美國雜志《時代》1970年10月12日的節(jié)選:“你在想自己的不朽嗎?”“不,我在想革命是不朽的?!薄裢呃惶帥Q前,與士兵的一段對話
5.《20世紀(jì)六七十年代古巴對非洲的外交政策》,陳云龍
6.《格瓦拉及其領(lǐng)導(dǎo)的拉美游擊運(yùn)動失敗的國際因素》杜娟
7.《Farewell letter from Che to Fidel Castro》,Ernesto Che Guevara
(53分鐘處,“切”出發(fā)去了人生最后一站:玻利維亞,距視頻結(jié)束還有17分鐘 )
8.《切·格瓦拉:卡斯特羅的回憶》,菲德爾·卡斯特羅
9.《The Military-PEasant Pact》原載于《The Bolivia Reader》(百度譯:《軍事條約》原載于《玻利維亞讀者》)
10.《Historia del pacto militar campesino》,Cesar Soto(百度譯:《農(nóng)民軍事契約史》,塞薩爾·索托)
11.《玻利維亞史》,赫伯特·S.克萊恩
12.《玻利維亞日記》,切·格瓦拉
13.《格瓦拉傳》,約·拉弗列茨基
14.《切·格瓦拉之死》,弗洛伊蘭·岡薩雷斯、阿蒂斯·庫普爾
15.《切·格瓦拉:未公開的檔案》尤里·加夫里科夫
16.《告三大洲書》,切格瓦拉
這是UP在片尾寫的參考資料:
以上已包含,外加《卡斯特羅政府時期古美關(guān)系研究(1959-2008)》周璐瑤
和《古巴-美國關(guān)系50年四題》張凡
(如有遺漏請補(bǔ)充,應(yīng)該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