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三國牌與其他桌游的關(guān)聯(lián)解讀
各位三國演弈愛好者大家好,我是鄰家默小七。在之前的專欄里我曾簡單的向大家介紹過《象棋三國牌》的游戲配件以及其他細(xì)則問答,看似只是普通的安利,實際上它的所有規(guī)則也都附帶著做了介紹了。內(nèi)容回顧請點下面的專欄:

象棋三國牌雖然看似是由三國演弈棋改編而來,但是這款游戲無論是玩法上還是游戲機制上都和三國演弈棋相差甚遠(yuǎn)。反倒是與同公司的卡牌游戲《江湖令之倚天屠龍》有頗多相似之處,并且一部分卡牌的技能與謀略也有點像出自卡牌游戲《胡了三國》??偨Y(jié)起來就是“七分像江湖令,兩分像胡了三國,一分像三國演弈棋。”接下來我就來說說這款游戲到底哪里與同公司其他三款桌游有聯(lián)系……

首先,就是將牌的定義,將牌代表玩家的生命點數(shù),將牌被打光了,該玩家也就失敗出局了。這一點就與卡牌桌游《江湖令之倚天屠龍》(以下簡稱《江湖令》)的失敗條件一致。

其次,就是游戲流程,游戲前每名玩家抓4張將牌與1張軍牌,以及在摸牌時可摸2張將牌或1張軍牌,這就和江湖令的游戲流程相吻合,大家可以看上圖,這就是《江湖令》說明冊關(guān)于游戲的說明。
第三,《象棋三國牌》規(guī)則說明書還規(guī)定,在3人以上的對局中,可采用軍閥混戰(zhàn)的模式,每消滅一方則將牌與軍牌上限均加1,且將牌最多不超過6張(同《胡了三國》),軍牌最多不超過4張(同《江湖令》),也與其他桌游有相似之處。
第四,那就是救援盟友時,需要先棄一張將牌與一張軍牌,這個玩法也與《江湖令》不謀而合。如下圖,

第五,那就是軍牌。象棋三國牌的軍牌代表的是軍力狀況以及進攻點數(shù),有幾張軍牌就能行動幾次,沒有軍牌就不能行動,這就有點像《胡了三國》的體力卡以及《江湖令》的內(nèi)力牌。


但是,不僅如此,軍牌還附帶有給相應(yīng)特定兵種的將領(lǐng)加成攻防值的效果,即它在作為體力卡的同時,也可以用來輔助攻擊。這就有點像《江湖令》的倚天劍屠龍刀以及武功牌以及胡了三國線上版私有卡甄妃和小喬。如下圖所示,




第六,那就是馬(騎兵)牌的結(jié)盟謀略,以及規(guī)則說明書所說的“三人局,一人先自立為帝,另兩方自動結(jié)盟”“盟友之間不能互相攻擊”“對自立方的將軍”等規(guī)則,才是真正的與三國棋有一些關(guān)聯(lián)。

除了以上的規(guī)則部分,還有人物技能與謀略……
馬牌的技能——突襲:進攻中遇對方將牌為“兵”時,如戰(zhàn)敗則與對方同歸于盡。在《江湖令》中也有類似的技能。

士牌的技能1——反擊:遭對方攻擊后無論勝負(fù)均可選擇立即攻擊對方一次。在《江湖令》里面也有一樣的技能,并且與《胡了三國》里面的誘敵有些類似。


士牌的技能2——討戰(zhàn):棄此牌指定一玩家的1張將牌,然后用另一張牌立刻發(fā)動攻擊。這種技能在《江湖令》《胡了三國》里面均有,只是定義有些不同。


魏蜀吳炮牌技能——箭雨:決戰(zhàn)中遇到對方將牌為“馬”,則無視對方軍牌攻防加成。
漢炮牌技能——萬箭齊發(fā):決戰(zhàn)中無視對方軍牌的攻防加成。
漢車牌技能——長驅(qū)直入:進攻中無視對方軍牌防守,即對方軍牌防值不能加成。
以上這些,在江湖令里面也有類似的人物技能。

魏蜀吳車牌技能——橫掃千軍:進攻時戰(zhàn)勝對方則消滅對方一張參戰(zhàn)軍牌。這個有點像《胡了三國》里面的威震戰(zhàn)技……

還有就是相的一些謀略,在《江湖令》《胡了三國》里面都能找到類似的謀略。
比如郭嘉的謀略內(nèi)訌——棄一張將牌抽任一玩家2張將牌,若2張勢力不同則棄掉。在胡了三國里,也有同名策略,并且方法也幾乎近似!并且也是郭嘉的策略!

而在江湖令里,也有類似謀略,不過是改成了一或兩名玩家。

荀彧的謀略離間——出示此牌,指定任一玩家攻擊另一玩家。在《江湖令》與《胡了三國》也能找到類似策略。如下圖所示,


諸葛亮的謀略——禳命:棄此牌或一張軍牌,為自己或任一玩家抓2張將牌。在另兩款游戲里,也有類似為自己或別人補充手牌的技能或策略。



陸遜的謀略——混亂:棄一張將牌使某一玩家的軍牌凍結(jié),不能參與攻守。這個雖然在胡了三國有同名策略,但是定義卻不太一樣。

陸遜的另一個謀略——觀火:受到攻擊時,出示此牌將攻擊轉(zhuǎn)移給任一玩家。與荀彧的離間謀略不同,這個是被動防御,使其他玩家互相攻擊,而離間是主動讓其他玩家互相攻擊。其實如果把“觀火”與“離間”結(jié)合起來,就是胡了三國荀彧的策略“借兵”了。當(dāng)然,在江湖令里也有類似的技能,不過是武功牌……

魏蜀吳三方的相共有的識破謀略:棄1張將牌阻止對方謀略。在其他兩款游戲里也都有一模一樣的技能,只不過代價和定義不太一樣。


魏蜀吳三方的相共有的情報謀略:棄1張將牌查看一玩家將牌。這技能有點尷尬,雖然胡了三國沒有這種技能(也幸虧沒有,要不然想胡牌就更難了,本來資深老玩家就可以通過算牌記牌推測出誰有什么牌),但是江湖令卻有內(nèi)容幾乎一樣的但名字不同的謀略。只不過江湖令的“打探”有使用限制,但是,象棋三國牌里面的“情報”謀略不同,只要將牌夠多,可以無限制使用!可怕啊!

至于魏蜀吳三方共有的勸降以及策反謀略,雖然內(nèi)容略有不同但也是如出一轍。并且這種謀略在胡了三國與江湖令也有類似策略,比如胡了三國線上版私有卡李恢的策略“游說”與下圖的江湖令趙敏的“偷天”謀略。


接下來就是君主的謀略,除了曹操孫權(quán)劉備共有的廢立技能,這三張還分別有一張獨特的技能。
孫權(quán)的“選才”:自立后,棄一張將牌為自己或任一玩家抓一張將牌。其實就是變相的“換將”以及有點像胡了三國的“尋訪”,以及江湖令的“轉(zhuǎn)世”與崆峒派門派獨有謀略“回天”,如下圖,可以說這些都是幾乎差不多的。




劉備的“激勵”:自立后,棄一張將牌恢復(fù)已使用軍牌的再次使用。
這個就有點狠了!恢復(fù)戰(zhàn)斗力!當(dāng)然,其他兩款游戲里也有類似技能……



曹操的“募兵”:自立后,棄一張將牌為自己或任一玩家抓一張軍牌。這個是額外增加行動力的技能,雖然在胡了三國里沒有,但是江湖令里面的“采氣”以及丐幫的門派謀略“俠隱”就是類似的技能。


劉協(xié)的“勤王”:棄此牌讓場上玩家每人給自己一張魏(或蜀、吳)將牌,給出的抓一張牌,不給則棄一張將牌。這個與胡了三國劉協(xié)的征召策略一模一樣,只不過這個還得把劉協(xié)這張牌棄掉,損失太大了,只能用一次。并且在江湖令里也有類似的技能,不過不是人物技能,而是江湖令牌“召喚”。
劉協(xié)的“大赦”:棄此牌令場上所有玩家各抓1張將牌。這……不就是胡了三國的“大舉”么?不過同樣也是需要棄牌,只能用一次,相比胡了三國的大舉策略,代價太高了。


接著就是本游戲里面的4張飛矢牌,決戰(zhàn)時(即無論攻防),漢牌克魏蜀吳、魏牌克蜀吳漢、蜀牌克吳漢魏、吳牌克漢魏蜀。其實說白了就是胡了三國的伏兵,以及江湖令的暗器。只不過胡了三國的伏兵除了疑兵全部通吃,江湖令的暗器只針對同屬性武俠。且這三個都是一次性的,用完就丟,不管有沒有起效。如下圖,



以上,就是本人總結(jié)的《象棋三國牌》與《江湖令之倚天屠龍》《胡了三國》《三國演弈棋》全部關(guān)聯(lián)之處。
我這其實也算另辟蹊徑了,在對比這幾款游戲的同時,捎帶著介紹了《象棋三國牌》的部分玩法以及捎帶著把其他三款桌游給大家安利了一下。可能總結(jié)的有不足和遺漏之處,請大家諒解。
其實在《象棋三國牌》說明書關(guān)于勝利條件那一欄提到了“本游戲自由度很高,玩家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想出各種有趣的玩法?!?/strong>因此,就在今天早晨,我突然想到了一種新玩法,那就是用玩《胡了三國》的方式玩《象棋三國牌》,下一篇專欄我就會給大家介紹下這種玩法。
關(guān)于《象棋三國牌》的其他更多內(nèi)容,大家可以關(guān)注弈之易的官方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