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Psychiatry:運動和社交有助于治療抑郁癥,還能預防抑郁癥!
本文由brainnews腦科學世界團隊原創(chuàng)編譯,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授權。
抑郁癥(depression)是一種神經(jīng)官能癥,它是由于用腦過度,精神緊張,體力勞累所引起的一種機體功能失調(diào)所引起的疾病。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抑郁癥將成為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全球超過3.5億人正在飽受該疾病的困擾。據(jù)我國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中國抑郁癥終生患病率為6.8%。因此,越來越迫切地需要有效預防抑郁癥,而運動一直在預防各種疾病和治療中發(fā)揮其重要地作用。
2022年4月14日,英國劍橋大學醫(yī)學理事會流行病學研究中心James Woodcock研究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JAMA Psychiatry 期刊發(fā)表了題為:“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Depress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論文。該研究首次表明,運動與抑郁癥風險之間存在劑量反應關系,揭示運動不僅可以治療抑郁癥,還可以預防抑郁癥。
該研究涉及191130名參與者,大約64%的參與者為女性。科研人員分析了15項運動與抑郁癥的相關性,對其中4項研究的結果進行了薈萃分析后發(fā)現(xiàn),在低水平身體活動之間觀察到的風險差異最大。這表明,與從不運動相比,少量的運動量就可以實現(xiàn)較大的益處。研究發(fā)現(xiàn),每周2.5小時快走比完全不運動的人患抑郁癥的風險降低了25%。此外,還發(fā)現(xiàn)運動量不需要太多,就可以顯著降低患抑郁癥的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身體活動對抑郁癥患者產(chǎn)生多種影響,如影響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減少炎癥,對大腦神經(jīng)結構產(chǎn)生有益影響等。不過,具體的機制還沒有不清楚,還需要進一步探究。研究人員指出,生活中的每一項身體活動都很重要,不僅對身體健康有益,也會對心理健康產(chǎn)生影響,降低抑郁癥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增加身體活動,達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推薦量,近12%抑郁癥可以通過一定量的鍛煉得到預防。對于抑郁癥患者來講,更應進行身體活動,這將有助于緩解病情,降低加重的風險。研究人員建議,在治療抑郁癥時,除了要進行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外,也應將身體活動干預納入治療中。
由于這項研究是相關性研究,只是顯示了活動與抑郁癥發(fā)生和發(fā)展風險降低相關,并沒有表明因果關系。而且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身體活動量依賴參與者回憶,沒有定量的數(shù)據(jù),可能也會對研究結果產(chǎn)生影響。
此外,最近研究表明:社交有利于防止抑郁。研究人員在一項名為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的隊列研究中觀察了超過10萬人。研究人員觀察了106種可變的行為,比如睡眠模式、飲食、鍛煉、媒體攝入、環(huán)境和社交。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哈佛醫(y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Jordon Smoller表示:“毫無疑問,這些因素中最顯著的就是與他人談心的頻率以及拜訪家人和朋友的頻率,所有這些都突顯了社會關系和社會凝聚力對防范抑郁癥的重要保護作用?!币虼?,社交可以防止抑郁,即使是那些由于遺傳或早年創(chuàng)傷而易患抑郁癥的人也是如此。研究還發(fā)現(xiàn)睡眠模式,也和抑郁癥有關,研究人運用了一種叫做孟德爾隨機的復雜統(tǒng)計方法,發(fā)現(xiàn)看電視和白天睡覺可能會導致抑郁癥。
參考文獻
[1] Matthew Pearce, et al.,(2022).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Depress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Psychiatry,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22.0609.
[2] Exercise is powerful medicine for depression. Retrieved Apr 22 ,2022,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2-04-powerful-medicine-depression.html
編譯作者:Dr. Hu(brainnews創(chuàng)作團隊)
校審:Simon(brainnews編輯部)